從目的論看電影《花木蘭》的字幕翻譯策略
影視翻譯
作者:柳景榮
[摘 要] 電影是傳播文化信息的一種有效的手段,並逐漸地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人們帶來許多的歡笑和感動。特別是隨著外國電影大量湧入到我國的電影市場中,電影字幕翻譯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同時也受到社會人士的關注。電影字幕翻譯應綜合關照多個方麵,不僅要實現電影本身的價值功能,還要滿足觀眾的審美要求。本文通過對迪斯尼電影《花木蘭》進行分析,並在目的論翻譯原則的基礎上,對影片中的字幕進行分析,從而歸納出應用在這部影片中的字幕翻譯策略。
[關鍵詞] 電影《花木蘭》;目的論;翻譯策略
電影是新時期信息傳播的一種有效方式,並日益加劇影響著廣大觀眾的生活。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許多外國優秀電影引進了我國市場,並為觀眾學習外語和增長知識創設了積極的環境。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字幕翻譯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並逐漸形成了多種字幕翻譯的流派,電影字幕翻譯承載了溝通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並受到翻譯界的關注。動畫電影《花木蘭》在1998年由美國的迪斯尼公司出資,共花費了一億美元,通過兩年的努力,並傾注了七百多名藝術家的心血和心智共同完成,成為一部受世界觀眾喜愛的動畫電影。這部影片取材於我國文學上的人物形象,在《木蘭辭》中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受到海內外關注,並且花木蘭這一形象一直不斷被搬上了銀幕。本文以動畫電影《花木蘭》為例,並站在目的論的視角對影片中的字幕翻譯策略進行深入的分析。
一、電影《花木蘭》簡介
動畫電影《花木蘭》是迪斯尼拍攝電影中的第九部以女性作為視角,並站在文化的角度進行創作,這也是中國第一個民間故事走向了國際的舞台。電影《花木蘭》中塑造的木蘭是一個具有獨立思想和主見的現代女性,她十分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並具有無懼無畏的勇氣去展現自我。這部影片隨著一段歌聲緩緩拉開了序幕,並在這段歌聲中讓所有觀眾深深了解到了木蘭心中的真實想法,雖然她心中懷著對父母的孝順之情,一心想要為家族爭得榮譽,但同時她也不願意做一個身心受到鉗製的女子,正是在她那活潑性格的感染下,影片為觀眾展現了一個具有現代女性的形象。從這段歌聲中可以讓觀眾了解到木蘭選擇替父從軍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為家族爭得榮譽從而消解磨難,其次是木蘭要勇敢去追尋自己的夢想,並想勇敢地通過自己去實現自我價值,這是木蘭真性情的追逐。迪斯尼動畫電影中刻畫的木蘭不僅是一個忠孝俱有的女性,同時她也對理想和價值一直懷著永不放棄的心理去勇於追趕。在美國文化的感染下,《花木蘭》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新時代的女性,並從女性的心理和視角來展現一係列的場景,事實上這也表明了美國文化中對女性主義的認可,張揚人人平等的思想,並給人們指導,性別並不會改變社會的秩序,女性同樣可以去踐行自己的理想,並實現自我價值。隨著電影《花木蘭》在各國放映,為女性主義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二、翻譯目的論與字幕翻譯的目的
翻譯目的論是進行字幕翻譯中的一個重要的指導理論,賴斯是這一理論的創始人,威密爾提出的目的論是整個翻譯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還明確指出,任何的翻譯都是人類的一種有目的性的行為表現。一般情況下可以把“目的”認為是翻譯文本要實現交際的目的。在目的論的指導下,電影的字幕翻譯都是在行為的目的作用下而決定的,簡言之,目的決定了手段,電影字幕翻譯的目的決定了翻譯過程中所采用的翻譯手段和策略。所以翻譯者在進行電影的字幕翻譯過程中時,要拋開傳統的翻譯方法,打開思緒,並靈活地選擇有效的翻譯方法,從而讓目的語觀眾能獲得愉悅的視聽享受,讓觀眾在輕鬆的語境環境中感受外國電影的巧妙享受時,還能進一步了解異國的民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