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鴻門宴》中太傅劉玄在鴻門宴遺址瞻仰漢高祖劉邦時對學生說道:“高祖興師入鹹陽,紅日世無雙。”其中的“紅日”在中國人頭腦中能產生美好的聯想,因而其意義具有積極的價值評價。“紅”字尤其為中國人所喜愛。中文裏形容興旺發達就有“紅紅火火”的說法。無論是服飾還是其他裝飾,紅色都代表喜慶。然而,在英文裏“red”卻是“血腥”的代名詞。考慮到詞語內涵意義的不對等性,字幕譯者將上麵這句話譯成“He mobilized his forces to Xianyan,which was unparalleled in the world”。譯文中絲毫沒有“紅日”(red sun)的影子,但同樣達到了交際的效果。
又如,《鴻門宴》中有一句台詞道:“眼見劉項皆是虎狼之輩。”其中的“虎”和“狼”與英文中的“Tiger”和“wolf”的價值評價也是不同的,因此譯者將之譯為:Liu and Xiang were quite ambitious(劉項均誌向高遠)。英文中的“ambitious”並非如“虎狼之輩”帶有負麵的價值判斷,因而表現為情感意義的損失。但若翻譯成“There were tiger and wolf”,譯文就很難讓譯文讀者理解,從而造成交際失敗。
四、結 語
忠實是譯者的最高理想追求,也是譯者的本能。而語言和文化的差異又是翻譯存在的基本前提。信息在不同語言內傳播不可避免地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信息量的減損,不同語言間信息因語言和文化差異在轉換中出現信息的不等值則更為常見。但是眾多字幕翻譯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翻譯中在此處出現的信息減損必定會在彼處得以補償。翻譯中得失是辯證的。成功的字幕譯者應該是平衡翻譯得失的高手。
[參考文獻]
[1] 陳旭剛.中國電影大片的海外市場推廣及其策略[J].現代傳播,2011(03).
[2] 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58.
[3] Nedergaard-Larson Birgit.Culture-bound Problems in Subtitling[J].Perspective,1993(02).
[4] 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43.
[5] Katharina Reiss.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57.
[作者簡介] 劉彤(1972— ),女,江西興國人,碩士,贛南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