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舞蹈影片的知名電影人泰利·狄眉的影片筆者有幸觀賞,分別為Counter Phrases和Ma Mère LOye,泰利·狄眉拍攝的這兩部舞蹈錄影正是舞蹈界最為知名的狄基絲·瑪嘉的舞蹈作品,前一部中文譯名為《反階段》,知名影評人邁克曾經對泰利·狄眉後來拍攝的舞蹈電影《階段》做過比較中肯的評價,筆者認為該評價也可以作為《反階段》的評價:“靈逸之氣透著雋永的芬芳,基本的肢體動作是徹底赤裸的出發,簡單的走位劃下的既是道理也是哲理”。影片中舞者的舞蹈穿梭在山林、池塘、廣場,其舞姿渾然天成,舞者跳舞的舞台又是那麼清新自然。拍攝舞蹈錄影的很多電影人主要是出於對舞蹈的熱愛,他們試圖通過電影藝術形式來表現舞蹈蘊涵的藝術魅力,此種階段,舞蹈與電影還是兩個不同的藝術形式,並沒有因為舞蹈錄影形式的出現而融合為一體,關鍵因素,電影導演並沒有按照電影藝術的拍攝手法和營銷手段去拍攝以舞蹈為主題的電影,舞蹈依然是舞者的舞蹈,舞者通過舞蹈表現自己對舞蹈的體會,電影導演隻是通過攝影機記錄舞者的舞姿。針對舞蹈電影的闡釋,也有不同的看法。影評人邁克對舞蹈電影則定義為:“開宗明義跳跳跳,不理三七二十一,不講婆婆媽媽的故事。更多時候,舞蹈電影其實是錄像,與其把它們和第七藝術拉在一起,不如痛痛快快讓它們和同聲同氣的音樂錄影帶掛鉤,隻是有時舞蹈電影卻是紀錄片……”這種看法,筆者認為有失偏頗,舞蹈電影並不是紀錄片,紀錄片有自己的規則和範疇,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而舞蹈電影多數並不是真實的,很多舞蹈電影都有明確的主題,都有戲劇的矛盾衝突等,舞蹈電影都是按照導演的意圖來表現舞者的舞姿和對人生的追求。
21世紀最偉大的舞蹈電影,應當是《舞台人生》,該部舞蹈電影被邁克譽為舞蹈電影中的花中狀元,這裏邊有邁克對蕭菲·紀蓮的偏愛,該部舞蹈電影不僅奠定了舞蹈電影在電影界的地位,也讓一些舞蹈癡迷者驚奇地發現,其實舞蹈不僅僅在舞台上、練功房裏,還可以有更為廣闊的天地。它對傳統舞蹈電影格局進行了重新的界定和闡釋,舞蹈電影在場麵、主題、拍攝技巧方麵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嚐試。讓舞者通過舞蹈表現出對人生的追求,在沉寂的社會中,通過舞蹈發現新的天地。
三、舞蹈電影的發展現狀
舞蹈電影作為世界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世界電影總體發展趨勢的影響。舞蹈電影誕生在20世紀中期,與世界電影發展的脈絡相輔相成,尤其是80年代以後,舞蹈電影以好萊塢、寶萊塢、歐洲電影、東亞電影為多元的發展格局儼然形成。從外延因素考慮,推動世界電影進步的主要力量來自於技術革新和世界市場的融合和擴大,舞蹈電影中的舞蹈帶有明顯的過渡和民族的舞蹈藝術特征,雖然舞蹈已經沒有國界,但是曆史傳統中的舞蹈藝術特征依然給舞蹈烙上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標簽,就是同一個國家不同民族,舞蹈藝術特征也存在差異,歐洲的踢踏舞、日韓的街舞、南美的拉丁舞、中國雲南的孔雀舞等,這些不同國家、民族的舞蹈通過舞蹈電影進入了全球化傳播渠道,不同國家的電影都不同程度上嚐試拍攝舞蹈電影,把舞蹈電影作為國家文化輸出的一部分,進軍世界電影市場。由於全球化是人類不斷跨越空間、製度、文化等社會障礙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充分溝通和達成更多共識與共同行動的過程,需要一個載體在不影響到政治和社會的前提下,去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聯係,跨越空間、製度和文化,電影正是全球化下最為重要的一個載體,正因如此,世界電影才不斷發展和壯大,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