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如何打造“老字號”(1 / 3)

近幾年,隨著我國的發展,各行各業的連鎖加盟店如雨後春筍般在中華大地上崛起,而品牌餐飲連鎖加盟也成為了引人注目的營銷觀念與方式。在北京,就有這麼一家以經營鴨脖子為主要業務的品牌餐飲店——萊雙揚解饞坊,這個店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連鎖模式的落地,成長為一個巨型餐飲企業。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禽流感最嚴重的時候,“萊雙揚解饞坊”依然門庭若市。

“萊雙揚解饞坊”堪稱中國餐飲市場上的一個營銷神話,並且經過經營者的巧妙經營和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讓人們看到我國餐飲連鎖業崛起的希望。然而又有誰想到,這個店當初的投資僅有15萬元,而它的經營者是一個下崗女工和一個策劃人。

一本小說引發的靈感

“萊雙揚”鴨脖子的品牌創意源於一部小說——武漢女作家池莉寫的《生活秀》。小說的主人公“萊雙揚”下崗之後在漢口吉慶街的夜市上開了一家餐館。她漂亮、能幹,賣著獨一份的鴨脖子,傾倒了無數食客。這是一部以城市下崗女工創業為題材的優秀文學作品。很快,《生活秀》被改編成了同名電影,由著名影星陶虹主演,並獲得了第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影片獎,而武漢小吃“鴨脖子”則借電影《生活秀》在全國的放映成了食客們競相追逐的對象,各地經營武漢菜的餐館紛紛打起了“鴨脖子”的主意。

但是,打鴨脖子主意的人雖多,打“萊雙揚”主意的卻隻有一個人——那就是萊雙揚的原型劉瓊。當時《生活秀》已經上映,很多媒體采訪池莉,而池莉則表示小說的成功要歸功於它的原型,一個在漢口街頭擺地攤賣鴨脖子的下崗女工,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當媒體記者找到劉瓊的時候,劉瓊並不知道自己的親身經曆已經被寫成了小說、搬上了大銀幕。但她在記者的指引下買來小說看的時候,看了三天,哭了三天。她覺得小說裏的雙揚就是自己:下崗、離婚、弟弟吸毒死了,自己帶著一個孩子,以賣鴨脖子為生。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女性卻是人們見過的最聰明的下崗女工之一。她沒有沉浸在小說的悲痛裏,而是迅速到工商局注冊了萊雙揚商標。現在很多企業和企業家對自己的商標保護都沒有一個下崗女工這樣敏銳。

這一舉動被一個名叫石岩的策劃師知道了,石岩意識到“萊雙揚”的品牌背後蘊藏著巨大的商機。石岩作為一個優秀的策劃人,在第一次見到劉瓊的時候就結合市場做出了這樣的敏銳判斷。石岩明白,商場借勢,是策劃大師們慣用的招法,分辨高低的是關於借勢的“度”的掌握;經營產品時,產品好是一方麵,但是企業要想做大就要有更多的附加值,沒有文化力量的推動是不可能的。光是產品本身的價值太單純了,有了文化上的價值,就會完全不一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商家都意識到影視等文化作品和文化現象對產品營銷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如美國的每部大片幾乎都能帶動相關的玩具、海報等產品的熱銷,電影背後蘊含的商機也不容小視。

石岩接著意識到,陶虹獲得金雞獎最佳女演員之後,《生活秀》將成為武漢“鴨脖子”最好的廣告,《生活秀》拍得越好,票房越火,對鴨脖子的廣告效應就越大。“鴨脖子”最終將會成為一種時尚食品。

此外,石岩的很多文娛明星朋友,如那英、滿文軍回來都告訴過他,許多文藝界的人在武漢演出時,都要到吉慶街買許多鴨脖子帶回來,而且越吃越上癮。“萊雙揚”品牌既有小說和電影的廣告鋪墊,又有完整的商標注冊,還有無比好吃的鴨脖子,一個有血有肉的鮮活品牌其實已經成熟。

店小生意大

石岩果斷決定與劉瓊合作,共同打造“萊雙揚”品牌。

石岩拿出100萬元人民幣注冊了“萊雙揚食品公司”,但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石岩在萊雙揚鴨脖子係列商標後麵加了一個商號的注冊——“解饞坊”,這個堪稱畫龍點睛之筆。因為,單單的一個“鴨脖子”隻是一個時尚、一個階段,但是“解饞坊”代表的卻是一個平台、一個渠道。有了“解饞坊”這三個字,“鴨脖子”就可以撐開一係列的產品網絡,以鴨脖子帶動其他產品的銷售(鴨脖子、鴨頭、鴨胗、鴨翅,而鴨脖子最具品牌特色)。此外,“解饞坊”不僅可以賣鴨脖子,還可以賣任何時候、任何地方老百姓都要吃的那個特色休閑食品,它很難充饑,但是解饞。

“萊雙揚解饞坊”的啟動僅僅用了15萬元人民幣。

石岩在北京鼓樓大街租了一個8平方米的小店,同時在南京桂花鴨的北京分廠建了基地。開業僅三個月的時間,“萊雙揚解饞坊”就成了北京鼓樓大街最火爆的一家門店。進入當年六月份,“萊雙揚解饞坊”平均每天銷售2萬元,銷量最高的一天賣了41000多元錢。

“萊雙揚解饞坊”一度讓鼓樓大街出現排隊爭品香辣鹵鴨脖的奇觀,一時間鴨脖子炙手可熱,以至於在“萊雙揚解饞坊”開業不到30天的時間裏,鼓樓大街上就冒出了20餘家追風而生的鴨脖子專營店。

但是,“萊雙揚”商標從誕生之日起就承載著傳奇般的厚重文化內涵。“萊雙揚解饞坊”的鹵鴨脖是一個被物化的電影傳奇。口味可以模仿,但是文化卻不能複製。所以,盡管20餘家鴨脖子專營店針對“萊雙揚解饞坊”的品牌強勢輪番發動了促銷戰、價格戰,但是一個夏季過後,沒有一家店能夠撼動萊雙揚的霸主地位,20餘家鴨脖子店紛紛折戟沉沙、銷聲匿跡。借用“用友軟件”董事長王文京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就是:“我的手上沒有沾競爭對手的一滴血,都是他們自己犯了錯誤,自己打倒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