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如何打造“老字號”(2 / 3)

拒絕3000萬,充滿個性化的加盟

“萊雙揚解饞坊”沒用任何炒作,僅僅憑借獨特的口味和獨特的文化定位就完成了一個商業模式的自然落地和自然生長,聲名不脛而走。加盟招商的廣告一出,北京要求加盟的竟有600多人,加盟費一共是3000萬元人民幣,當時石岩的團隊可以說是相擁而泣,15萬元投資,半年之間在市場中就可以生出3000萬元來,這實在是一個商業奇跡!

此時,石岩和劉瓊麵臨著重大的戰略選擇,由於公司的管理事務主要由石岩負責,所以這事主要由他來定奪。現在擺在石岩麵前的選擇有兩個:一是把3000萬元收回來,另外一個就是把“萊雙揚”這樣一個終端盈利模式做成品牌。但是,石岩在這個時候特別冷靜,他對自己的團隊下了一個死命令:北京隻開50家,不要3000萬,因為石岩知道,如果要實現一個大企業的夢想,就不能計較一時的得失。這個命令一出,石岩團隊中有一半的人辭職走了,為什麼?因為3000萬的第一桶金幾乎可以讓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能發筆橫財,甚至有人連自己的獎金分成都設計好了,最高的高達幾十萬。

一般人都認為,有更多的人加盟應該是一個天大的喜訊,為什麼還拒絕呢?誰不希望加盟商的資金注入越多越好,銷售隊伍搞得越大越好呢?大家隻聽說過因為資金不足而進不了門檻的事情,從未聽說過因為投入高而不做的買賣。但是,石岩麵對這種高投入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對加盟商鄭重地提出了一條加盟規定:每位加盟商投資不能超過4萬元,營業麵積要控製在12平方米之內。並且,他對那些因為縮小投入並做成功的給予獎勵。

對此石岩的具體想法是,因為他回過頭來看他以前做過的“藍貓”和“他加她”兩個品牌,盡管項目啟動階段非常火爆,但是中間總是由於跟大股東在整個戰略上存在問題而分手。而現在,他是擁有“萊雙揚”78%股份的董事長,他不願意看到自己控股的這個企業再半路夭折。一個食品類的連鎖品牌若想要做大、做強、做久,最重要的前提就是生存,而不是圈錢。如果600家加盟店同時開的話,開多快就會死多快。如果要讓品牌走得遠,隻有依靠終端商業模式的自然落地和健康成長。這次石岩想得很清楚:“萊雙揚”要做百年老店!

拿出打造“老字號”姿態

“萊雙揚解饞坊”在北京最初隻做了50家專賣店,而這50家都存活了下來。為什麼呢?因為“萊雙揚解饞坊”隻有6到8平方米,費用很低。道理很簡單,你在最火爆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冷落的時候。任何生意都有高峰期和低穀期,石岩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希望他的加盟商在生意淡季也能夠保證生存,完全是一種長遠的考慮,而不是開始就搞得很大,沒幾個月就難以為繼。中國有好多食品連鎖企業都是曇花一現,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生存之道。一些營銷策劃人都隻是注重概念的創新、概念的包裝、甚至是離譜的、誇大的廣告宣傳,而不注重產品的生存發展,市場做來做去越來越窄,最終把自己也做死掉了。因此石岩才會這樣做,他要讓自然存活與生長成為連鎖經營的第一要求。隻有讓所有的加盟商都能生存下來,並讓每一個加盟店都能賺到錢,在此前提下,才能進一步拓展市場營銷規模,建立健康的產品營銷體係。石岩要求每一個加盟商首先要懂得生存之道,申請加盟首先要有足夠的生存理由,比如周邊寫字樓的配送、夜總會和桑拿的配送、酒吧的配送等。每個加盟商必須做到“坐商”和“行商”的統一,“賣”和“送”的結合。

在石岩的經營過程中,如果個別加盟店不賺錢他還會幫助他們重新選址並投入資金進行裝修,親自將加盟商扶持到賺錢的位置上,讓每個加盟店都賺錢並存活,消除加盟商的後顧之憂。在“萊雙揚”於北京開的50多家加盟店中,沒有一家投訴,沒有一家退加盟費。

石岩的“人性化”加盟理念在支撐著“萊雙揚”的整個經營體係。

有一段時間,國家有關部門調查食用硝超標的事情,讓北京所有的食品店全部停業,統一整頓。“萊雙揚”當然也停業了,整整停了14天,而這14天對加盟商來說損失是相當大的。這個時候,石岩沒有坐視不管,而是一次性拿出40萬元賠償給所有的加盟商,讓他們渡過難關。按理說食品店停業屬於政府行為,與品牌商沒有任何關係。但是石岩不這樣認為,他把合作夥伴當成合作的聯盟兄弟,真正地從實處尊重他們和關懷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服務他們,最終實現了一種共贏的局麵。

有時候,做生意和做朋友的道理是一樣的。你向來對朋友不負責任,那麼你的朋友就沒有必要對你負責任。石岩經常說:“很多連鎖企業老板想把加盟商的錢拿了就走人,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可是這不是做企業的長遠打算。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首先要合理切分利益,不要把自己的屋簷搭在別人的窗戶前。利益切分合理,社會才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