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請者在點菜時,一是告訴做東者,自己沒有特殊要求,請對方隨便點,這實際上正是對方歡迎的做法,或者是認真點上一個不太貴的而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再請其他人點。別人點的菜,無論如何都不要挑三揀四。
一頓標準的中餐大菜,不管它是什麼樣的風味,上菜的次序都是相同的。通常,首先上桌的是冷盤,接下來是熱炒,隨後上的是主菜,然後上點心和湯,最後上的是果盤。如果上鹹點心的話,講究上鹹湯;如果上甜點心的話,就要上甜湯。不管是不是吃大菜,了解中餐標準的上菜次序,不僅有助於在點菜時巧作搭配,而且還可以避免因為不懂而出洋相、鬧笑話。
在宴請之前,主人需要事先對菜單進行再三斟酌。在準備菜單的時候,主人要著重考慮哪些菜可以選用、哪些菜不能用。
優先考慮的菜肴有以下四類。
第一類,是有中餐特色的菜肴。在宴請外賓的時候,這一條更要高度重視。比方說,中餐裏的龍須麵、煮元宵、炸春卷、蒸餃子、獅子頭、宮爆雞丁等,並不是佳肴美味,但因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推崇。
第二類,是有本地特色的菜肴。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湖南的毛家紅燒肉,上海的紅燒獅子頭,北京的涮羊肉,在那裏宴請外地客人時,上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鮮更受好評。
第三類,是本餐館的特色菜。很多餐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說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第四類,是主人的拿手菜。在舉辦家宴時,主人一定要當眾露上一手,多做幾個自己的拿手菜。其實,所謂的拿手菜不一定十全十美。隻要主人動手為來客燒菜,單憑這一條,就會讓對方感覺到你的尊重和友好。
在安排菜單時,還必須考慮來賓的飲食禁忌,特別是對主賓的飲食禁忌要高度重視。這些飲食方麵的禁忌主要有以下四方麵。
1.宗教的飲食禁忌,一點也不能疏忽大意。例如,穆斯林不吃豬肉,並且不喝酒。國內的佛教徒不吃葷腥食品。它不僅指的是不吃肉食,而且還包括蔥、蒜、韭菜、芥末等氣味刺鼻的食物。
2.出於健康的原因,對於某些食品,也有所禁忌。比如,心髒病、腦血管動脈硬化、高血壓和中風後遺症的人,不適合吃狗肉;肝炎病人忌吃羊肉和甲魚;胃腸炎、胃潰瘍等消化係統疾病的人也不合適吃甲魚;高血壓、高膽固醇患者,要少喝雞湯等。
3.不同的地區,人們的飲食偏好往往不同。對於這一點,在安排菜單時,也要兼顧。比如,湖南人普遍喜歡吃辛辣食物,少吃甜食。英美國家的人通常不吃寵物、稀有動物、動物內髒、動物的頭部和腳爪。
4.有些職業,出於某種原因,在餐飲方麵往往也有各自不同的特殊禁忌。例如,國家公務員在執行公務時不準吃請,在公務宴請時不準大吃大喝,不準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用餐,不準喝烈性酒。再如,駕駛員在工作期間,不得飲酒。要是忽略了這一點,還有可能使對方犯錯誤。
在隆重而正式的宴會上,主人選定的菜單也可以在精心書寫後,每人一份,讓用餐者不但餐前心中有數,而且餐後也可以留作紀念。
◎宴請中桌次與座位的禮儀
在宴請中,桌次與座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按習慣,桌次的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較多時,要擺桌次牌。宴會可用圓桌、方桌或長桌。一桌以上的宴會,桌子之間的距離要適中,各個座位之間的距離要相等。團體宴請中,宴桌排列一般以最前麵的或居中的桌子為主桌。
餐桌的具體擺放還應與宴會廳的地形條件而定。各類宴會餐桌擺放與座位安排都要整齊統一,椅背達到縱橫成行,台布折紋要向著一個方向,給人以整體美感。
禮賓次序是安排座位的主要依據。我國習慣按客人本身的職務排列,以便談話,如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兩桌以上的宴會,其他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一般與主人主桌上的位置相同,也可以麵對主桌的位置為主位。
在具體安排座位時,還應考慮其他因素,如雙方關係緊張的應盡量避免安排在一起,身份大體相同,或同一專業的可安排在一起。
一般家庭舉行宴請,因正房為坐北向南,故方桌北麵即向門一麵為客人的位置。現在則以迎門一方的左為上,右為下,是為首次兩席。兩旁仍按左為上,右為下依次安位。主人則背門而坐。
恰當的用餐桌次和座位的安排會顯示你的地位,表達你的尊敬,將會為你的赴會和宴請增添禮儀之邦的風采,並取得特定的效果。
◎西方人赴商務宴請的禮儀
無論你是出國旅遊還是出差,如果有人邀請你參加正式宴會,那麼你需要了解一些西方社交場所的基本禮儀。
1.到達。你最好按時到達,遲到四五分鍾也可以原諒,但千萬不能遲到一刻鍾以上,否則到時為難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如果你去的是富裕而講究的人家,進大門時遇到的第一個人可能是個管家,負責幫你掛衣服或者是給你帶路的,所以你先別急著跟他握手,觀察一下再決定。
2.準備。進了客廳,你不要著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這種場合一般都要各處周旋,待主人為自己介紹其他客人。你可以從侍者送來的酒和其他飲料裏麵選一杯合適的邊喝邊和其他客人聊天。等到飯廳的門打開了,男主人和女主賓會帶著大家走進飯廳,女主人和男主賓應該走在最後,但如果男主賓是某位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許會走在最前麵。
3.入席。西餐入席的規矩十分講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這時和你同來的先生或女士絕不會被安排坐在你身邊。歐美人認為熟人聊天的機會多得很,要趁此機會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別坐在長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邊是男主賓,男主人的右邊是女主賓。其他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間。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幫右邊的女士拉開椅子,待女士坐穩後自己再入座。
大家落座之後,主人拿餐巾,你就跟著拿餐巾。記住:不管這時出現什麼情況(如主人有飯前禱告的習慣),主人沒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
4.用餐。一般的情況下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應該是冷盤、湯、魚,後兩道菜是主菜(肉或海鮮加蔬菜)、甜品或水果,最後是咖啡及小點心。吃飯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胃口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談。甜品用完之後,如果咖啡沒有出現,那可能是等會兒請你去客廳喝。總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來後,你就可以放下餐巾離開座位。這時,懂禮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幫女士拉開椅子,受照顧的女士不必對這一前一後的殷勤有特別的想法,這是他應該的。
5.告別。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最好不要第一個告辭,也不要最後一個離開。在這其間你什麼時候告辭都可以,隻是一旦告辭就應該爽快地離開。
◎商業午餐和晚餐中的禮儀
首先要掌握好出席時間。出席宴請時,抵達時間早晚、逗留時間長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對主人的尊重與否。遲到或逗留時間短,則常被視為有意冷落他人或是失禮的表現。應在主賓離席後,自己再告辭,確有事情需要提前退席,則應向主人說明後再悄悄離去。
到達宴請地點,先到衣帽間脫下大衣和帽子,然後前往主人迎賓處,向主人問好,如帶有禮品,應及時交給主人。
入座與進餐時應聽從主人的安排,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婦女,應主動協助他們入座。取菜時,自己食盤內不要盛得太多,如遇本人不能吃或不喜歡的菜,服務員上菜或主人勸菜時,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盤內,並及時致謝。對不合口味的菜,切勿露出難堪的表情。吃東西時不要發出聲音,要閉嘴咀嚼,魚刺、骨頭、硬殼等,不要直接外吐,應用筷子取出(西餐時,吐在叉上),然後放在骨盤內,不要放在桌上。用過的牙簽等細小物品最後也都應放進食盤裏麵。
無論主人還是客人,都應積極參與同桌人的交談,特別是左右鄰座。不能僅同熟人或隻同一兩人交談。鄰座如不相識,可先做自我介紹。
祝酒時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賓致辭、祝酒時,其他人應暫停進食,停止交談並注意傾聽。碰杯時,目光要正對對方以表誠意。另外,主人為了便於工作和進食,還常常采用自助餐的形式來招待客人。吃自助餐時應注意以下禮儀,即進餐廳後,先看一圈,對菜點的擺布和服務設施有個了解,這樣取菜時可做到心中有數。每種菜點取用時都不要貪多,特別是大家都愛吃的東西更是如此,寧可吃完後再取,也勿取滿滿一盤讓人笑話,甚至吃不下造成浪費。取菜時要有秩序,順序排隊取,不要擠在一起取菜。人多時可禮貌地在一旁等一會兒。取菜點時要依菜點原來擺放的樣子順序取,不要在盤中翻來找去,這樣既不美觀,又不禮貌。熱菜、冷食要分開放入自己盤中,切勿堆成一團。取到自己盤中的菜點,即使不愛吃,也絕不能再放回去,可剩在盤中,放在邊桌上,待服務員取走。盡量做到吃什麼取什麼,吃多少取多少,不夠再取,避免浪費。如不小心取多了菜點而沒吃完,可待服務員收盤時道聲“對不起”。
第12節 宴會餐飲禮儀(二):私人宴會篇
◎家宴的禮儀
在家裏宴請親朋好友一般來說比較隨意,但也應注意一些必要的禮儀。
首先,要注意座位的排法。席位的排法相對要有所講究,特別是比較重要的家庭宴請。中式宴會的席位安排,因正房為坐北朝南,所以方桌北麵(向門一麵)為主賓席,以迎門一方的左為上、右為下,是為首席和次席。兩旁仍按左為上、右為下依次排位。主人則背門而坐。
我國的習慣是按每人本身的職務排列,以便於交談。如果夫人也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
其次,要注意上菜的順序。進餐時一般比較鄭重的家庭宴會都要講究上菜的順序,即在客人呷酒敘談時,先擺冷盤以佐酒,然後再上熱炒、大菜、甜菜、點心和湯。
再次,要注意敬菜的禮儀。當菜端上桌時,主人應該大致介紹一下這道菜的風味或特色。如果客人對某一道菜特別有興趣時,主人還可以簡單介紹此菜的烹飪方法。每一道菜上來時,如果在餐桌上客人有主次長幼之分時,主人應先請主客或長者首先品嚐。當客人出現相互謙讓、不肯下箸的情況時,主人可站起來用公筷、公匙為客人分菜。注意不論什麼情況下都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分菜或夾菜。分菜時,一方麵要注意分配的順序,即要先分給在座的長者,然後按照就座的秩序依次分下去;另一方麵要注意分菜量適當,不要分得過多,導致客人不喜歡吃,感到為難。部分菜肴可能得借助刀叉,或請在座的客人協助,千萬不要用力撕扯,那樣是很不雅觀的。不要強迫客人或把菜硬推到客人的碗裏而不考慮客人的口味及喜好,當客人對某道菜表示婉謝時,應予以諒解。實際上,用餐時候的這種過分熱情,實為不禮貌。
◎家中舉行自助宴會的禮儀
自助餐有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的自助餐采用坐式並且享受部分服務,這是最美妙的和優雅的。它可以集優雅的環境和輕鬆的氣氛於一體。這樣的聚會需要一定的服務,除非它小得女主人可以足夠應付,同時也需要足夠的空間容納餐桌。第二種類型的自助餐是不需要餐桌的,這裏沒有服務或者很少,客人們自娛自樂。他們將自帶碟子、餐具和餐巾到一個最舒適的地方。他們可以隨時討論碰到的某些問題。
需要提到的是,除了解決由於額外服務產生的問題,自助餐解決了女主人安排桌位的問題。當客人自己選擇地點時,先後次序是否合意並不是主人的責任,坐在煩人的人邊上也隻能怪自己,同時主人也不必擔心菜單是否符合所有人的胃口,因為主人提供了很多菜肴,客人可以避開那些他們不喜歡的。
人們舉行的自助餐舞會的類型必須取決於主人所具有的資源,如房間的大小,瓷器、餐具和玻璃杯的數量,是否有家人幫忙以及烹調的能力。空間的大小可以根據客人和服務而變化,但是食物(除了特別大的舞會)通常是在家裏先準備的。
◎赴宴的禮儀
應邀參加宴會,要適當地打扮自己,表示對主人以及參加宴會者的尊重。要遵守時間,最好提前到達一會兒,可以和主人以及其他客人應酬。如果有其他事情耽擱,不能參加宴會,應事先向主人說明。如果參加宴會時不小心遲到了,應向主人致歉。
(一)開宴
按照主人安排的座次入席,不能亂坐座位。入座時,要和其他客人禮讓,並從椅子左邊入座。開宴之前,可與鄰座交談,不要擺弄碗筷、左顧右盼。等主人、同席年長者招呼以後,才能動筷。
(二)飲酒
主人向客人敬酒時,客人應起立回敬。
當主人給客人斟酒時,有酒量的也要謙謝一下,不要飲酒過量,導致酒後失態;不善飲酒的可向主人說明,或喝一小口,表示對主人的敬意。無論主人還是客人,都不應強勸別人喝酒。
飲酒以及喝其他飲料時,要把嘴抹幹淨,以免食物殘渣留在杯沿,十分不雅。飲酒時,倒“八分”滿,要慢斟細酌,不要“咕嘟咕嘟”直往下灌。
(三)進餐
總的來說,進餐時吃相要文雅,舉止要得體,一般禮儀如下所述。
(1)用餐時須溫文爾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2)不要兩眼盯著菜隻顧吃,要照顧到別的客人,謙讓一下,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3)與鄰座交談時,切忌一邊嚼食物,一邊與人含含糊糊地說話。
(4)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地塞,食物未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5)閉嘴咀嚼,不要發出咀嚼聲。
(6)湯、菜太熱時,不要用嘴去吹,要等稍涼後再吃;喝湯時,也不要發出聲音。
(7)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衝涼。
(8)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9)在餐桌上,手勢、動作幅度不宜過大,更不能用餐具指點別人。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口就食物。食物帶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13)若要咳嗽、打噴嚏,將頭轉向一邊,用手帕捂住口鼻。
(14)不要伸懶腰、打哈欠,毫無控製地打飽嗝。
(15)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6)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麵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四)應付意外
進餐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意外事件,如何處理好這些意外才能不失禮儀呢?以下列舉了一些常見的事件,供大家參考。
自己的餐具掉在地上,可向服務員再取一副。
不慎將酒、水、湯汁濺到他人衣服上,表示歉意即可,並遞上手帕或餐巾。不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失手打翻了醬碟,應向注意到你的人婉言致歉,不要大聲嚷嚷,也不要沒完沒了地自責。
席間一般關掉手機,或把手機調至振動。離席回電時,應向主人或左右的客人致歉,輕輕拉開坐椅離去。
(五)離席
等主人宣布宴會結束時,客人才能離席。客人應向主人道謝、告別,如“謝謝您的款待”,“您真是太好客了”,“菜肴豐盛極了”,並向其他客人告別。如果客人有事要提前離席,則應向主人及同席的客人致歉。
第13節 宴會餐飲禮儀
(三):類型篇
◎中餐
(一)中餐禮儀
舉行中餐宴會,應提前發出請柬。其內容包括活動形式、舉行的時間及地點、主人的姓名(以單位名義邀請,則用單位名稱)。請柬行文不用標點符號,所提到的人名、單位名、節日名稱都用全稱。請柬格式與行文,中外文本差異較大,注意不能生硬照譯。如果宴請外賓,則宴會時間的選定應避開外賓的忌諱,如對信奉基督教的人士不要選13日,伊斯蘭教在齋月內白天禁食,宴請宜在日落後舉行。此外,菜肴的選擇應兼顧外賓的飲食習慣和宗教信仰,如宴請印度教徒不能用牛肉;伊斯蘭教徒不飲酒,用清真席;佛教徒隻食素,不吃海參和動物內髒。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幾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小架上。醬油、醋、辣油等佐料應一桌數份,並要備好牙簽和煙灰缸。有時宴請外國賓客時,除放置筷子外,還應擺上刀叉,一桌數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