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晴雯:戒不掉的抱怨心理(1 / 2)

晴雯的嘴皮子功夫,在大觀園裏絕對能夠排得上名次,屬於前幾名的行列。雖說吵架比不了麝月,但批評這個人工作做得不好,那個人工作不夠認真,是常有的事情。除了對人,對環境也是頗多怨言。摘錄幾句晴雯的原話,用以說明。

第八回,晴雯說:“快別提。一送了來,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飯,就放在那裏。後來李奶奶來了看見,說:‘寶玉未必吃了,拿了給我孫子吃去罷。’他就叫人拿了家去了。”這是在抱怨李媽媽總拿寶玉房裏的東西吃。這句話和後麵的“楓露茶”問題令寶玉大為光火,叫嚷著要趕李媽媽出去,最終還是襲人收拾殘局,這件事也直接導致茜雪被逐。

第二十回,寶玉為獨自看守屋子的麝月梳頭,晴雯回來取錢,看見了說道:“哦,交杯盞還沒吃,倒上頭了!”“我沒那麼大福。”這是在抱怨領導對其他下屬太好,其中不知有多少醋意和不平,又不知有多少不屑!

第二十七回,小紅被鳳姐安排去傳話,結果被晴雯一頓狂批:“原來爬上高枝兒去了,把我們不放在眼裏。不知說了一句話半句話,名兒姓兒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興的這樣!這一遭半遭兒的算不得什麼,過了後兒還得聽嗬!有本事從今兒出了這園子,長長遠遠的在高枝兒上才算得。”同樣是做丫鬟的,話說到這種刻薄的地步,也確實是夠毒的了。

第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帶人查夜,前腳剛走晴雯就說道:“這位奶奶那裏吃了一杯來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場了我們一頓去了。”對賈府的查夜製度頗有微辭。

第七十七回,晴雯已經被趕出大觀園,寶玉出去看她,兩個人交換一些留作紀念的私物,晴雯最後的話竟然是:“回去他們看見了要問,不必撒謊,就說是我的。既擔了虛名,越性如此,也不過這樣了。”自己身處惡劣環境,不去想如何改變,而是抱怨領導冤枉自己,竟然破罐子破摔,可謂浪費了一身的本事。

有人會覺得,給晴雯安上愛抱怨的“罪名”多少有些冤枉。這裏需要說明的是,紅樓中的丫鬟,有相當一部分,遇事都喜歡抱怨別人、抱怨環境,晴雯的很多話確實和職場中的抱怨“高度一致”,雖然晴雯的抱怨對象也確實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晴雯麵對問題愛抱怨的特點還是很明顯的。

實際上,無論是過去的賈府,還是現代的職場,都有很多人喜歡抱怨。尤其是來自職場新人的抱怨,更是分外多。

“他跟我幹一樣的工作,而且幹得沒我出色,憑什麼比我掙得還多。”

“太不公平了,她各方麵都不如我,要長相沒長相,要能力沒能力,為什麼提她做經理,我就是不服氣。”

在職場中,這樣的話大家可能經常聽到,一般我們把它稱為抱怨或牢騷。有的人認為發發牢騷,是對不滿情緒的發泄,有宜於身心健康,其實不然,抱怨不僅不會給我們帶來健康,而且還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多麻煩。抱怨會讓職場中人每天都在灰暗的心情下度過,抱怨不僅傷害自身,還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