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1 / 2)

保命比功名富貴更重要

“古之所謂得誌者,非軒冕之謂也”,什麼是“得誌”?前麵說了,逍遙自在,享受我們的生命,享受我們的精神,享受我們的生活,得到了大圓滿的法樂,就是“古人所謂得誌者”的身心樂處。這是道人的“得誌”,“非軒冕之謂也”,不是俗人的得誌。

“軒冕”指什麼呢?升官發財,地位高,有奔馳寶馬,有官做。這種軒冕之樂,是社會上、俗諦裏的得誌。你金榜題名,招了駙馬,“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但你盡管腰纏十萬貫,卻沒有騎鶴的功夫,隻能乘船下揚州。道人的“得誌”,不在於軒冕,不是物質名望上的凡俗的東西,它完全是純精神性的、超脫於凡俗的。所以“軒冕”之類的,酒色財氣、功名富貴這些東西帶來的樂,是高不過這種大圓滿的樂,也高不過這種“周遍鹹”的樂。

“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功名富貴都是身外的,擁有了這些,並不是就擁有了生命。哪怕你是億萬富翁,是英明的皇上,醫院給你下病危通知書時,你選擇什麼?是要地位、財富,還是要命?肯定都是要命。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年青的時候是拿命來換錢,得了病的時候是拿錢來買命,還未必買得回這條命。既然到了那個時候要拿錢來買命,又何須此時拿命來掙錢呢?不如慢慢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何須幾年之內就把自己的生命透支完了呢?所以,一定要有這個分寸,知道自己的尺度,千萬別在幾年的亢奮之中就把自己的生命透支了。所以,“軒冕在身,非性命也”。大家都要明白,性命比功名富貴更重要。我現在就是講保命,亞運會這麼熱鬧這麼激動,我還是到點就睡覺,因為明天要上課。即使不上課,我晚上十點也要睡覺,亞運會對我沒有什麼吸引力,睡覺對我有最大的吸引力,最大的誘惑力。其實目的並不是為了睡覺,是為了保命,就是要“守子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本錢,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物之儻來,寄者也。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功名富貴來了,運氣來了,是寄放在你這裏的。大家要把這個看破。今天運氣來了,升官了,說不定明天又把官給你免了;今天錢來了,發財了,明天說不定又破產了呢,是不是這樣?每個人的功名富貴是有定數的,什麼時候發財,什麼時候破財,這都是有定數的。所以,財的來去都是身外的,你現在所擁有的,隻不過是寄存在你這裏的。其實,哪怕你身家百億,自己又消費得了多少?你還不是為國家上稅,為社會化的生產和消費服務,自己的消費相比你的資產永遠都是小數。當然,也有敗家子,富二代、富三代說不定會把財富耗光。耗光也不是純粹消費,也可能是投資進入了誤區,或者遇到了經濟危機、金融危機,被別人淘空搶去了,不管是通過合法的,還是非法的手段,總之是留不住。所以,運氣來了門都擋不住,運氣去了抱也抱不住,所謂“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就是如此。所以,“寄之,其來不可圉,其去不可止”。現在貨幣貶值了,昨天我太太來電話說,物價又漲了,家裏那點錢怎麼辦?買房子買不起,買什麼呢?我說,就那麼點錢,別去操這些閑心了。當來則來,當去則去。

黃老何幹芻狗意,相吹鼓蕩亦歸虛。

從“倒置”中解脫

“故不為軒冕肆誌,不為窮約趨俗,其樂彼與此同,故無憂而已矣。”所以,我們就要留意,“不為軒冕肆誌”。看見功名富貴,就想方設法、不要命地去上,合法的非法的,見得人的見不得人的手段統統用上,為功名富貴耗盡自己的心血、耗盡自己的精力,這就是前麵所說的“博溺心”呀!千萬別去幹這個傻事。另外,也“不為窮約趨俗”,哎呀,我窮,我日子不好過,怎麼脫貧致富奔小康?想方設法去“趨俗”。有的人清高,再窮也不去為五鬥米折腰,當然清高可以,但清高到飯碗都沒有就不行,哪怕掃街拾破爛也要養活自己。

我見本光法師的時候,本光法師給我們一個訓誡,其中有一條:“有一定的職業,養活自己和家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養命之道,養家之道。如果自己都養不活,家裏的人也養不活,那你學什麼道?廢人一個而已。清高可以,但不能因為清高使自己成為廢人。既然是學道的人,肯定比別人高明,比別人更有力量,盡管不追求升官發財,但是升官發財也是小兒科嘛,弄個官來當,弄點財來發,也不是什麼難事、壞事。你想一想,若升官是為眾生服務,發財是為眾生服務,那升官發財也是好事。我就提倡君子當官、君子發財,總不能提倡小人升官、小人發財嘛,那是禍害社會。君子升官發財是有利於社會的,你為什麼要限製?但是,作為君子,他雖然升官發財,但“不為軒冕肆誌”,不會為了升官發財而沒有章法去亂搞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