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利用圖譜有助於幼兒熟悉旋律、節奏及性質,如歌曲《大母雞》,用彈簧線表示“咯咯咯咯嗒/咯咯咯咯嗒/咯嗒/咯嗒/咯咯嗒”,很形象地表現出快節奏的母雞的叫聲及慢節奏的母雞的叫聲,區別出兩者的快慢,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設計好的圖譜能幫助孩子們更好地掌握節奏。通過多種方式的綜合運用,在歌唱活動中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達到理想的效果。
2.經驗準備
如學習歌曲《買菜》活動前可以做以下經驗準備:“參觀過菜市場,認識幾種菜市場中常見菜的特征。”這樣一來,幼兒參與歌唱活動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對歌詞中的內容“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呀,魚兒水裏遊呀……”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教具準備
歌唱活動中教具的準備要非常充分,但不求多,弄得太花反而分散幼兒的注意力,所以教具的準備應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是具體形象的、便於操作的、趣味性強的,對實際教學有幫助。如小班歌唱活動《老母雞》中,教師使用的教具隻有一樣——人手一個乒乓球,乒乓球圓圓的、黃黃的,很像老母雞下的蛋,就在這個“蛋”的“誘惑下”,每位幼兒都認真地投入歌唱,努力表現好老母雞的形象,還擺出各種母雞下蛋的造型,希望自己能“生”出一個可愛的“蛋”。在這個活動中,教具用的很簡單,但很到位,活動效果自然好。
三、精煉遊戲情境
1.設計有趣的遊戲情景,提升幼兒記憶歌詞的興趣。
一首歌曲包括樂曲和歌詞兩個部分,兩者是歌唱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在熟悉歌曲之後,記憶歌詞便成了重要任務。短時間內讓幼兒完全記住歌詞是唱歌教學的難點,使老師容易走入教學誤區,一遍又一遍反複“訓練”幼兒,容易使幼兒對唱歌活動逐漸失去興趣。
2.設計有趣的遊戲情節,讓幼兒樂於學習。
讓幼兒反複學唱歌曲,就是最好聽的歌幼兒也會不感興趣。所以,教師如果能發揮創新才能,巧妙設計有趣的遊戲情節,使歌唱活動“錦上添花”,讓幼兒邊遊戲邊歌唱,那他們怎麼會嫌多唱幾遍呢?要注意的是遊戲化情境的創設和渲染要能突出遊戲性和情感性,不能流於表麵的花哨和熱鬧,反而使幼兒的注意過於分散,削弱教與學的效果。
總之,幼兒園歌唱活動需要老師根據每個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及分析不同歌曲內容,製定合理的目標及采用有效方法,隻有老師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情景交融的教學環境,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情,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幼兒在歌唱活動中感受到唱歌的樂趣、體驗到音樂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