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讓幼兒愉快地歌唱(1 / 2)

如何讓幼兒愉快地歌唱

幼教天地

作者:何桂珍

摘 要: 音樂教育對孩子情感陶冶、智力開發、個性張揚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歌唱活動無疑是幼兒園實施音樂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幼兒可以通過歌唱抒發感情,發展語言,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音樂表現力,使幼兒全身心投入,終生保持他們對音樂的熱忱。那麼如何進行唱歌教學?

關鍵詞: 幼兒教學 愉快歌唱 音樂教育

我認為首先必須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與理解水平的歌曲教材,同時需要教師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在理論學習和實踐之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麵著手:

一、教學設計合理

教師應依據課程標準及幼兒實際發展水平,製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同時,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如在《兩隻小小鳥》的歌唱活動中,把學小鳥飛當成重要目標看待,使歌唱活動變成律動教學,幼兒會更愉快地進入活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我們對小班、中班、大班每個年齡段每次活動時間都要有適當考慮,特別對活動中各個環節所需時間應安排恰當,不然容易出現重點偏移或虎頭蛇尾的現象。如在小班歌唱活動《老母雞》教學中,可對各環節做這樣的安排:

1.聽音樂律動進活動室(1分鍾);

2.理解歌詞,節奏練習(4分鍾);

3.學習歌表演:老母雞下蛋(5分鍾);

4.遊戲:老母雞下蛋(5分鍾)。

教學環節安排合理,教學節奏感強,教學密度得當。教學環節並不是越多越好,需處理好主次關係,不能因為時間限製而出現“走過場”的現象。

二、課前準備要充分

有相關經驗準備,教具準備充分,使用合理,直觀性、趣味性強。課前準備主要分為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兩個部分,經驗準備可以為歌唱活動做出鋪墊,可以是認識方麵的準備,也可以是某種技能方麵的準備。例如:

1.巧用圖譜

在教學活動中,可適當利用圖譜幫助幼兒學習歌曲,減少幼兒學習過程中的枯燥感,提高幼兒學習興趣。

(1)歌唱活動中圖譜的巧妙運用可以助幼兒提高演唱興趣,如歌曲《大鞋和小鞋》的後半部分是模仿鞋子走路發出的聲音:“踢拖/踢拖/踢踢踢踢/拖-/踢踢拖/踢踢拖/踢踢拖/踢踢拖/踢拖/踢踢踢踢/拖-”。可以利用圖譜,把“踢”和“拖”分別替換成兩隻不一樣的鞋子圖片,伴隨音樂的出現,再加上語言的引導,幼兒再現歌曲的效果會很好,從而產生學習興趣。

(2)利用圖譜有助於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如歌曲《理發店》,為使孩子理解推子的含義,為幼兒提供推子和剪刀的圖譜,並用若幹不同大小的叉叉表示“喀嚓喀嚓”的聲音,孩子們在生動形象圖譜的幫助下,很快理解並掌握歌詞內容,很輕鬆地學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