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若上述反應並不強烈,但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或更長時間,特別是當一些人出現了一些派生的心理問題,如酗酒、性格改變等時,應尋求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幫助。
第二部分受災人群2008年5月14曰,溫家寶總理來到綿陽九州體育館,在休息室內看望了那些劫後餘生的孩子們。其中北川縣曲山小學6年級1班的王華(化名)同學,當時哭得很厲害。溫家寶總理向她走來,眼睛濕潤,親切地拉著小華的手,說:“孩子,相信我們,政府不會丟下你們!”
512汶川大地震災害,造成了無數人員的傷亡。這次的災難造成的損失是空前的。在這次地震災難中,災區人民失去了生活的家園,整個生存的環境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同時更為嚴重的是大量的人員傷亡,讓無數的人失去了親人,孩子失去了父母,父母失去了孩子,失去了生命中最親密的愛人……幸存者是幸運的,在他們死裏逃生的過程中,不僅身體受到了嚴重損傷,在心理上他們亦麵臨著諸多困難。從心理角度我們應該如何去幫助那些災難的幸存者?如何照顧那些在地震中父母喪生或失蹤的兒童與青少年?如何照顧在地震中親人喪生或失蹤的成年人、老人?如何照顧幸存下來的傷殘人員呢?這一部分將就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二十六、地震被困時,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整?
經曆重大災難在地震中不幸被埋壓時出現恐懼、慌亂、哭喊等反應都是正常的,大多數人並不能在第一時間保持絕對的“鎮定和冷靜”。但若能在情緒反應出現之後,調整心態,恢複鎮定和冷靜則可以幫助人們更力口理性地思考和分析更大可能地獲得救援。因此在地震中被困時應當:盡量保持神誌清醒。
讓自己平靜下來,克服恐懼,保持冷靜。
不要慌亂、煩躁、哭喊、叫嚷。
樹立生存的勇氣和自信,創造生存條件,最大限度地延長生命。
敲擊物體與外界聯係,積極尋求被救機會。如果周圍有被埋壓的人,試著與其對話互相鼓勵。
二十七、地震災後,如何進行自我心理調整?
麵對如此巨大的衝擊,首先要嚐試接受現實的狀況理解自己的恐懼、悲傷、無助以及身體上的不適都是正常的,盡快恢複正常的作息和生活狀態。具體做法包括:不要壓抑、隱藏,把自己的情緒、對死去親友的回憶、自責說出來,與周圍的人一同分擔悲痛。
不要忌諱談論災難不要逃避與別人談論的機會,保持與外界的溝通。
不要封閉自己,保持與家人和朋友的聯係,從他們那裏尋求幫助,交流經曆和體驗。
不要勉強自己去遺忘,傷痛在一定時間內持續是正常的現象接納自己所有的反應,肯定自己的反應都是正常的。
保證睡眠,當然如果睡不好,也是正常的反應,此時可以做一些放鬆或鍛煉的活動。
留意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症狀,適時讓自己休息。
保證基本飲食。
想辦法讓生活盡量恢複,接近正常。
找到讓自己放鬆的辦法,例如聽音樂,看小說,寫日記等,善待自己。
積極及時地解決生活中的困難,以免增加額外的心理負擔。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親友及周圍的人表達。在經曆了這一災難性事件之後,如果感到:腦中經常會浮現地震中的災難畫麵,出現逝去的親友麵孔,體驗到當時的悲傷痛苦。
會主動遠離、逃避能勾起對災難記憶的物件、人物或場所。
對災難主要過程的回憶困難。
過度警覺,當事情毫無征兆發生時,就感到極度的驚嚇。
入睡困難,早醒,做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