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受助者情緒過於憤怒時怎麼辦?
當受助者正處於憤怒的情緒,我們可以嚐試以下一些疏通方法。
你有這樣的感覺是很正常的每個人在麵對失落時都會覺得憤怒,或者至少應該會憤怒!
你的狂怒和生氣都是正常、自然的,而且是必要的,你沒有。
你可以對大自然、命運、運氣、不公平、目前所處的環境感到生。
身體或語言的攻擊可以宣泄憤怒,但不要傷害到自己和那些幫助我們的人。
當你複原後,你會發現憤怒也消失了。
另外,幫助求助者接受憤怒的情緒是很正常的後還需要幫助他們用健康的途徑來發泄憤怒這樣能避免無謂的爭辯、意外傷害和疾病。例如可以鼓勵求助者與別人談論自己的憤怒,嚐試通過打枕頭、大叫、出去跑兩圈或者寫日記等方式來宣泄自己的憤怒情緒。
二十三、受助者情緒過於自責時怎麼辦?
要讓受助者明白,對逝去者懷有自責感、罪惡感都是正常、自然而且必要的。
可以試著讓自責感就留在那兒。
使受助者相信這不是自己的錯。
鼓勵受助者盡量向他人傾訴自己的自責感。
要明白自責過久是有害的,可能會阻礙自己的康複。
二十四、受助者情緒過於恐懼時怎麼辦?
有可能會做噩夢,或許會害怕不確定的未來,害怕災難會再發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反應。明白害怕能有效地幫助我們避開真正的危險。
盡可能保證睡眠與休息。
應當保證基本飲食,食物和營養是戰勝疾病、創傷和康的。
多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與他們多交流、溝通,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他們及相關人員表達,讓恐懼情緒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膽說出自己的恐慌,與他人分享害怕的感受。
可以試著重複告訴自己,“大難已過”,做呼吸運動,先做一個深呼吸,再慢慢吐氣,重複做幾次,讓自己慢慢平靜下來。
還可以雙手交叉輕拍雙肩,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這個姿勢也正好能擁抱自己,愛惜自己。
盡量不要讓受助者持續重複接觸那些災難的畫麵、場景、電視直播等,避免受到二次傷害。
二十五、情緒失控的調整策略?
不管受助者處於何種過於激動的情緒狀態下,都要耐心地使其平靜下來,如果他們想要講述我們必須認真傾聽,注意傾聽他們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想讓我們如何幫助他們。我們還要積極回應鼓勵他們自己所做的任何努力,為其尋求社會支持係統,為他們提供真實準確的信息。
同時要將心理學專業知識常識化、通俗化。要讓他們懂得,大部分情緒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減弱,一般在一個月以後,就可以重新恢複正常的生活。像哀傷、思念這樣的情緒可能會持續得更久,伴隨我們幾個月甚至幾年,但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要給他們逐漸走出心理陰影的信心心理逐漸康複,讓他們學會帶著哀傷繼續生活。對於少數人問題可能持續存在,但如果體驗到強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懼,出現以下一些情況,嚴重影響了工作與生活,則可能需要尋求心理衛生專業工作人員的幫助。
完全麻木、缺乏情感反應的主觀感受、經常發呆、感覺到自己或周圍的現實環境好像不真實、對創傷事件部分或全部。
腦海中或者夢中持續出現災難現場的畫麵,並且感到非常痛苦。
幻回避跟災難有關的話題、場所、活動,對生活造成了嚴重影口向。
經常出現難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警覺過高以及過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