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幹預技術:根據不同的人群需要確定使用的技術。

此處須注意,心理危機幹預並非越早越好,其實施時間應以幸存者軀體特征的穩定及其他條件具備為前提。心理危機幹預對於3卩些尚處於危險中的個體是沒有價值的。

二十、受助者情緒過於激動時怎麼辦?

對地震災難的回顧可能導致求助者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對於3卩些情緒過於激動以至於影響其正常身體功能的受助者,我們應該給予心理援助,具體措施如下。

首先應該考慮的兩個問題此人是獨自生活還是有家人、朋友陪伴?如果他的家人和朋友還在,你可以考慮在他的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與他輕聲交談;否則應將其列入需要安撫者的名單中,你可能需要將承受痛苦者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幫助他穩定情緒。

此人有著怎樣的體驗?他恐懼嗎?他正經曆著往事重現或是想象著某件事正在重新發生嗎?明確並針對此人現在存在的問題,才有可能找到讓他不再激動的方法。

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他們是不是和成年人在一起,如果有成年人陪伴,應首先穩定成年人的情緒。

如果不是,可以先給他們幾分鍾平靜情緒的時間再使用心理學的技術。

對於受助者幫他們理解自己的反應是正常的,這種經曆使其產生了此種反應,反應將會呈波浪式的產生和消失。

幫助他們明白朋友和家人是幫自己平靜下來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願意和朋友或家人說說會讓自己的感覺好一些。

如果受助者是孤立的,並且持續不能平靜下來,可以讓他聽你說話,並看著你。問他是否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現在正在發生什麼,並讓他描述周圍的環境。

對於稍微可以平靜下來的受助者你可以使用放鬆技術,讓他們放鬆下來不是那麼的緊張和激動。

如果受助者的情緒激動有對己對人造成危害或是精神錯亂的可能可以考慮找周圍的精神科醫生對他進行一些輔助的藥物治療。

離開時要告知受助者情緒特別激動的情況下不要輕易作出什麼決定,那樣是很危險的,如果受助者覺得需要聯係,應留下聯係方式。

二十一、受助者情緒過於悲傷時怎麼辦?

悲傷是災後最常見的情緒,幸存者往往會因親人或其他人的死傷而感到很難過。對於這些求助者我們首先要仔細觀察,認真傾聽,迅速回應;其次需要把握時機,使用恰當的肢體語言如擁抱、握手等接觸受傷者安撫其平靜下來,然後采用真誠、支持、鼓勵性的語言,使求助者願意接納我們的幫助。

對過於悲傷的求助者我們可以說:對於你所經曆的痛苦和危險,我感到很難過。

在麵臨如此重大的災難時,你有這樣的感覺很正常,但這並不表示你心理有問題,每個有類似經曆的人都可能會有這樣的反應這並沒有什麼不好。

你一定會感到這些痛苦無法忘記,對你來說一定很難麵對。

哭泣是疏通、減輕悲痛的好方法,你有權利悲傷和哭泣,不要去克製、壓抑和隱藏,雖然我們並未親身經曆你的不幸,但是我們仍會陪伴你,和你一起共渡難關。

此刻你隻要體會這種感受就行,稍後再來學習如何處理它們。

把悲痛訴說出來這樣會讓你感到比較好過,也可以幫助你的心靈更快恢複。

過一陣子你就會知道,你不會永遠停留在這些感覺裏的。

當你體會到自己過於悲傷的感覺之後,重要的是去表達它們,例如向家人、朋友或相關人員表達出來,但不要因此去傷害自己與他人。

幻事情不會總是這樣的,它會好起來的,而你也會好起的。

也許你還在掙紮,仍不相信悲劇已經發生在你身上,但是它已經真實地發生了。你能夠嚐試著麵對和接受這麼巨大的悲傷你做得很好,很了不起。

隻要它不變成慢性的自憐或自傷暫時的悲傷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