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員參與救援的各類人員包括軍人、消防人員、醫生、教師、誌願者,以及心理專家等也可能出現明顯的心理創傷。這些人受到心理傷害的強度,看上去不如前兩種人,因為他們沒有直接喪失肢體和親人,但他們所親曆的慘烈場麵的持續性對他們造成的傷害也極深。這些人夜以繼日投入救災,除了體力透支之外,還會因目睹越來越多的人員死傷慘狀,而出現驚愕、挫折感、內心疲憊等,甚至情緒爆發。這些人的失常反應包括:記憶閃回(即闖入性表象)、無力感、悲傷、憤怒等。長期在這種狀態中工作,會對救援人員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
社會大眾一場重大的突發事件不僅對遇難者家屬、幸存者、救援人員,也會對全社會造成潛在的心理損傷給得知事件信息的普通群眾內心蒙上陰影可能使得憂鬱情緒久久不散,未來喪失希望和信心。
十九、震後心理幹預有哪幾個階段?
心理幹預在震後救援活動中所處的地位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步上升。地震後初期,救援工作主要集中在對被困人員的救援以及對患者的身體治療和挽救生命上。這時候主要以對相關救援人員進行心理危機幹預知識培訓等準備活動為主。隨著災害救助活動的逐步展開,心理危機幹預活動的範圍與程度也逐步加深。具體來說,震後心理危機幹預可以分為下述幾個階段。
心理危蟣幹預隊伍的組建急性期心理危機幹預隊伍的組建應當以受災當地的精神衛生機構的精神科醫生為主,精神科護士、心理谘詢師、社會工作者為輔。心理危機幹預醫療隊應該配隊長一名,隊員根據災情配置。有災難危機幹預經驗的成員優先入選,醫療隊至少兩人,應盡量避免單人行動。組建的心理危機幹預隊伍進行緊急培訓後,可即刻投入抗震救災的心理危機幹預工作。
心理危蟣幹預隊出發前的準備了解災區基本情況。如:災難類型,傷亡人數,還包括道路、天氣、通訊和物資供應等)了解目前政府的救援計劃和實施情況。
複習心理危機幹預的知識和技術,掌握基本的急救、自救和衛生防疫常識等。
確定心理危機幹預實施的地點準備交通地圖。
初步估計心理危機幹預的對象及其分布和數量。
製定初步的心理危機幹預實施計劃。
編製、印15彳心理危機幹預評估資料和相關宣傳資料。
聯絡、了解需要幹預的社區、醫院以及住院受傷人員、死難者及家屬分布和安置情況,製定具體的幹預流程和路線。
心理危機幹預團隊的食宿安排,幹預隊員自用物品、常用藥品的準備等。
外援的心理危機幹預隊在到達災區之後,最好與當地的精神衛生工作人員進行聯合工作,對沒有心理危機幹預經驗的當地精神科人員進行緊急的心理危機幹預知識培訓,擴大人力。
製定心理危蟣幹預方案目標:積極預防、及時控製和減緩災難的心理社會影響;促進災後心理重建;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眾心理健康。
原則與整體救援活動整合在一起進行,及時調整心理救援的重點,配合整個救災工作的進行。
以社會穩定為前提,不給整體救援工作增加負擔,減少次級傷害。
綜合應用幹預技術,針對當前最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個別及群體性心理幫助。
心保護被幹預者的隱私不隨便透露個人信息。
5明確心理危機幹預隻是醫療救援中的一部分,並非萬能。
方法:評估、幹預、教育、宣傳相結合;盡量進行災難社會心理監測和預報,為救援組織者提供處理緊急群體心理事件的預警及解決方法;促進形成災後社區心理社會幹預支持網絡。
確定目標人群及數量。
工作時間表:根據目標人群,根據心理危機幹預隊成員人數,排出工作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