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太平洋各島嶼上,生長著一種神奇藥用植物“哢哇”,它具有緩解緊張焦慮,減輕精神壓力,放鬆身心的獨特功效,當地人用於精神情感保健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曆史。在歐美等國家,人們使用哢哇調節情緒也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哢哇被視為純植物性、安全性和無成癮依賴性的“情感調節劑”,飲用“哢哇”已成為世界性的保健時尚。
四、成功案例
有位醫生在替一位知名的企業家進行診療時,勸他要多多休息。這位病人憤怒地抗議說:“我每天承擔著巨大的工作量,沒有一個人可以分擔一丁點的業務。大夫,您知道嗎?我每天都得提一個沉重的手提包回家,裏麵裝的是滿滿的文件呀!”
“為什麼晚上還要批閱那麼多文件呢?”醫生詫異地問道。
“那些都是必須處理的急件。”病人不耐煩地回答。
“難道沒人可以幫你的忙嗎?助手呢?”醫生問。
“不行呀!隻有我才能正確地批示呀!而且我還必須盡快處理完,要不然公司該怎麼辦呢?”
“這樣吧!現在我開一個處方給你,你是否能照著做呢?”醫生問道。
這病人聽完醫生的話,讀一讀處方的規定——每天散步兩小時,每星期抽出半天時間到墓地去一趟。
病人吃驚地問道:“為什麼要在墓地待上半天呢?”
“因為……”醫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希望你四處走一走,瞧一瞧那些與世長辭的人的墓碑。你仔細考慮一下,他們生前也與你一般,覺得全世界的事都必須扛在雙肩,如今他們全都永眠於黃土之下了,也許將來有一天你也會加入到他們的行列,然而整個地球的活動還是永恒不斷地進行著,而其他世人仍是如你一般繼續工作。我建議你站在墓碑前好好地想一想這些擺在眼前的事實。”醫生這番苦口婆心的勸諫終於敲醒了病人,他依照醫生的指示,放緩了生活的步調,並且轉移一部分職責。他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急躁或焦慮,他的心已經獲得了平和,也可以說他比以前活得更好,事業也蒸蒸日上。
五、誤區點撥
麵對壓力切忌采取一些偏激的發泄方式,如暴飲暴食、酗酒、吸毒、變成工作狂……這樣不但不能有效化解壓力,於身心都是相當有害的。
麵對冷遇不退縮
一、情境導入
小月到多年不見麵的一同事家去探望。這位同事如今已是商界的實力人物,每天造訪他的人很多,十分疲勞。因此,對來家的客人,隻要是一般關係的,一律不冷不熱待之。
小月一心想會受到熱情款待,不料遇到的是不冷不熱的“待遇”,心裏頓時有一種被輕慢的感覺,認為此人太不夠朋友,小坐片刻便借故離去。她憤憤然,決心再不與這個同事交往。
二、權威分析
與人交往,遭人冷麵相對的事幾乎是家常便飯。有的人會像情境中的青年人一樣拂袖而去,有的人還心存怨恨。這樣的反映雖在情理之中,受人同情,但卻不利於辦事,有時還會因小失大,耽誤辦事的進程。因此,遇到了冷遇,要研究對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當你遭受冷落時,要區別情況,弄清原因,再采取適當的對策。按照遭受冷遇的成因來劃分,冷遇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是,無意性冷遇,即對方考慮不周,顧此失彼,使人受冷落。
在交際場上,有時人多,主人難免照應不周,特別是各類、各層次人員同席時,出現顧此失彼的情形是常見的。這時,照顧不周的人就會產生被冷落的感覺。
二是,自感性冷遇,即對對方的估計過高,對方未使自己滿意而感到受冷落。
常常有這種情況,在準備求人辦事之前,自以為對方會熱情接待,可是到現場卻發覺,對方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采取了低調。這時,心裏就容易產生一種失落感。其實,這種冷遇是對彼此關係估計過高,期望太大而形成的。這種冷遇是“假”冷遇,非“真”冷遇。
三是,蓄意性冷遇,即對方存心怠慢,使人難堪。
對於有意性冷遇,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給予恰當處理。
三、應對方法
方法一:針鋒相對
遇到有意的冷落要做具體的分析,必要的情況下也可采取針鋒相對的手段,給予恰當的回擊,回擊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