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啟動心態轉換器? (1)(3 / 3)

這種宣泄的疏導方法可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一是,傾訴性渲泄,即用語言或文字將自己遭遇挫折後所產生的不良情緒向別人表述。傾訴是人們最常用的一種宣泄方法。遭遇挫折後,我們可以找自己的親人、知心朋友、老師或信得過的人,把自己的苦惱、怨恨和憤怒盡情傾訴出來。這樣,不但能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還可以得到別人的開導和安慰。另外,還可以進行自我傾訴,當你的痛苦、憤怒無法或不便對他人傾訴時,可以用日記,或給自己寫信等形式將心中的痛苦和不快記載下來,從而達到宣泄的目的。

二是,活動性宣泄。人在有了不良情緒時,在大腦皮層中常常會出現一個強烈的興奮點,倘若能找到開心的刺激物在大腦皮層建立另一個興奮點,就可以削弱與抵消不良情緒的興奮點,使緊張得到緩和,獲得心理上的平衡。例如,當要發怒時,盡量避開發怒的刺激,有意識地找點別的事幹幹,如進行一場激烈的體育活動,或幹點體力活,強製自己轉移注意,減少不良刺激,心裏自然就會平靜下來。如果我們在緊張、沮喪、焦慮等不良情緒發生後不久就進行活動宣泄,這樣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是,精神性發泄。精神發泄法是心理治療中的一種方法,它的原理是,通過製造一種情境,使受挫者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受壓抑的情感,從而將自身的緊張情緒發泄出來,以達到心理平衡的目的。

它可采用各種各樣的形式。如給造成自己痛苦的對方寫信,傾訴心中的怨氣。當然信寫好後不要寄出,以免傷害別人。有時,隻要晚上寫好信,第二天早上便心平氣和了。如將為之氣憤的對象讓別的形象進行代替,並對這個形象進行出氣發泄。就像有的公司把老板的形象製成橡皮靶,供對老板有氣的職工拳打腳踢,以發泄自己的氣憤。

方法二:矛盾意向法

這種方法就是讓受挫者努力去做他最害怕發生挫折的那些事情,或期盼挫折的發生。當然,這是與其真正的願望相反的。這樣,他之前新產生的焦慮感和恐懼感就會被相反的願望所取代。這樣使用先發製人的方式,就能克服對挫折的預期焦慮,使人鬆弛,以便從容鎮靜地對付各種複雜的挫折情境。

比如,一個人患有考慮焦慮症,他十分害怕自己在將要舉行的一次重要考試中失敗,那麼他可以用這樣一種方法來解除對考試和考試失敗的焦慮。在考試前這樣對自己說:“這次考試對我來講非常重要,一旦考砸了,我就全完了,我現在感到非常害怕,在考試中我提心吊膽,我遇到不會解的難題了,我緊張,開始出汗了,時間快要到了,我肯定答不完這張卷了,天啊!我要暈過去了。我要當舉世聞名的科學家,這次考試我要取得最好的成績,我要戰勝所有的考生,我成功地完成了這次考試。”通過使用矛盾意向法,人就會平靜下來。這樣就可以消除挫折對人產生的消極影響,使之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應付自如。

方法三:代償遷移法

當一個人不能達到確定的目標而受挫折時,可以用另一種目標來代替,或通過另一種活動來彌補心理的創傷,驅散內心的憂愁、痛苦,增強前進的信心和勇氣。這就是代償遷移法的作用。它主要有以下三種具體情況:

一是,目標替代。當你在進取的路上一再受阻,屢遭挫折時,不必灰心,可以重新設定一個目標來替代原有的目標。當然目標的替代並不是隨意而行的。不要一遭遇挫折就改變目標。受到挫折後,要在穩定情緒的基礎上,對自己追求的目標作冷靜、客觀的分析。如果發現目標確實是現實的、可行的,那就應該排除各種困難,毫不動搖地朝著既定目標邁進;如果發現目標不符合客觀要求,在主觀上不具備實現的可能,我們才可以揚長避短,改換目標,另謀出路。目標的替代能使我們從某些看來難以解脫的挫折中走出來,並為今後的發展道路指明方向。例如,假如你立誌當一名作家,平日辛勤地耕耘,而收到的則是一封封的退稿信。如果你改換一下目標,從文不行,去從政或從商,那麼你不但可以從失敗的挫折中解脫出來,或許在別的領域還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