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關鍵詞:沮喪心理。
我們在影視作品中常見到主人公因心情不好,然後一陣狂奔,繼而心情得以好轉。
觀眾大多認為這種鏡頭不符合實際,哪有一心情不好就狂跑的。然而,有研究表明,現實生活中若真遇上不稱心的事,放開了跑一跑,的確能夠消除人的鬱悶心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教授兼心理治療師瑞斯特在運用跑步對沮喪病人進行治療後得出結論說:跑步是許多情緒消沉者的合理藥方,因為它簡便易行,又不會有副作用,還能強身健體。
心理學家分析,其實缺乏運動是造成情緒消沉的原因之一,而跑步是有氧運動,除了能活動肌肉外,還能加強心、肺和循環係統的功能。同時,跑步分散了注意力,原本因沮喪引起的不適也就被忽略了。研究還表明,沮喪的原因是腦神經元中缺乏副腎髓質以外組織分泌出的荷爾蒙。跑步時該荷爾蒙增加,所以可消除人的沮喪心理。
我們平時都認為最適合鍛煉的時間是早晨,因為那時空氣比較清新,但新近研究結果表明,鍛煉的最佳時機卻是在黃昏。在晚餐前慢跑能消除一天的壓力,還能調節食欲,提高睡眠質量。其實,隻要你有時間,一天中任何時候跑步都能起到較好的作用。
運動心理學家建議,在跑步之前最好是先走一走,不要片麵地追求速度,也不要給自己計時,你可隻為樂趣而跑,充分享受跑步帶來的滿足感。日子一長,你會感到壞心情離你越來越遠,生活處處充滿了陽光。
是“完美主義”還是“自戀”
心理學關鍵詞:完美主義。
生活中,我們常見到這樣的人,他們對所做之事要求得過於細致,從整體到細節都要求自己做到完美無缺。例如:有些學生在課堂上力求使自己的聽課筆記做到完美無瑕,無論是字體,還是版式都要求做到整齊規範,如果做不好,就撕掉重新整理;還有些人早晨起床後,總是一遍遍疊被子,要把被子疊得像軍被一樣整齊……他們總是要求把事情做到最好,達到最完美。
一般來講,自戀易誘發完美心理。每個人都存在自戀心理,在內心深處總希望自己能超過其他人,希望能得到別人豔羨的目光,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和肯定。為了得到這些,他們凡事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甚至到了神經質的程度。為了出類拔萃,自戀的人不允許自己在任何方麵出錯,也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凡事追求完美,是他們做事的標準。
再者,強迫症也會導致人們過分追求完美。一般來說,有強迫症的人在做事情時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不管做什麼事情,他們總是謹小慎微,過分注意細節;而且他們喜歡和別人進行比較,看到別人比自己做得好,就會強迫自己超過他們,觀念之中是永遠不能輸給別人的。所以說,這種類型的人具有完美心理也就不足為怪了。
事實上,追求完美會給人帶來極大的焦慮、沮喪和壓抑。心理學家研究證明,試圖達到完美境界的人與他們可能獲得成功的機會,恰恰成反比。事情剛開始,他們就在擔心著失敗,生怕幹得不夠漂亮而輾轉不安,這就妨礙了他們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而一旦遭到失敗,他們就會異常灰心,想盡快從失敗的境遇中逃離出去。如此,隻會讓成功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換衣服對心情的影響。
心理學關鍵詞:色彩彌補心理。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身心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發展快的大城市尤為顯著。誰都難免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那我們要怎麼辦呢?告訴你一種十分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消除煩憂和不快的方法,換件自認為不錯的衣服吧!
一位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件稱心如意的衣服,對改變惡劣的情緒有十分特殊的功效,它不但可以轉移人們的不良情緒,而且對鬆弛神經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心理學家認為,在情緒欠佳的日子裏,不要穿色彩灰暗或麻紗、易皺和質地粗糙的衣服,這會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一種黯淡、淩亂、不舒服的感覺;也不宜穿質地硬挺的衣服,因為這同樣會給他人和自己一種緊張、壓迫之感。此外,情緒不佳時還可以將腰帶取下,以減輕束縛的感覺。還應避免穿緊繃繃的窄褲,否則,也會有一種被壓抑的感覺。
英國心理學家賓尼博士指出,凡平素自覺好看的衣服,穿上後有一種舒適、滿足感,鬱鬱寡歡的心情便隨之放鬆。如果穿上平時舍不得穿的富含某種意義的衣服,還會有回歸特定時空的作用,喚起對過去快樂時光的回憶和眷戀,讓你沉浸在與目前的尷尬處境截然不同的氛圍裏,你便會積極地探索改變處境的有效方式,情緒也會隨之亢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