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在容府暈倒的消息立刻傳遍了整個京城,所有聲音指向容府,說是容府毒害了皇上。
眾人聯想到先皇也是在城郊迎冬之後昏迷的,而今日皇上也是,便知是同一人所害,又兼有傳聞說,皇上的頭顱曾在容府所發現,隻是容璧能耐大,把這件事給壓下來了,眾人才不知道先皇也是被容府的人害死的。
容府被禦林軍團團圍住,與容府沾親帶故的人都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生怕自己受到牽連,紛紛與容府斷了聯係。
而作為容府最有聲望的容丞相容璧卻沒了消息,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在何處,有人說,他早知道要東窗事發,於是連夜逃跑了。
原本聲名顯赫的容府一夜華屋丘墟,成為烏衣門巷,讓人不得不感歎事殊時異。
皇上昏迷了,丞相也不見了,但朝堂卻沒有半點混亂,墨太後力挽狂瀾,頂住所有壓力,為親生兒子守住天下江山,一時間百姓都在讚頌墨太後,說墨太後是和青俍皇後一樣心懷天下的女子。
皇上昏迷的消息讓皇後肝腸寸斷,哭暈了過去,從此一蹶不振,太子赤耀便被墨太後帶到身邊撫養,從此眾人隻聽聞墨太後,卻很少提及皇上皇後。
墨太後一手追查皇上昏迷的原因,容府的人都被壓進天牢,一個個嚴刑逼供,最終有人承認是容璧等人謀害了皇上,他們想要謀取天下。
墨太後繼續追問,問他們是誰,還有誰想要奪取天下?
容府的人立刻吐露是漣漪公主,說漣漪公主和容府的人都認為當年容貴妃的死是因為皇上,他們一直懷恨在心,並且不滿隻做臣,想做君。
漣漪公主於是唆使先皇去泌水城,然後神不知鬼不覺的害死先皇,如今又故計重施,想要再害死皇上,好奪取皇位。
墨太後立刻去緝拿漣漪公主,可公主府內沒有漣漪的半點蹤跡,漣漪公主和容丞相一同失蹤了。
墨太後又在漣漪公主的寢宮中發現了許多容丞相送與的信物,甚至還有一本《青梁懸想》,這是陳國明令禁止的書,容璧竟然還敢送給公主。
又聽公主的貼身侍女說,這是容璧在公主十五及笄時送的,公主說要做青俍皇後一般的女子,容璧說要成為梁武帝一般的男子。
無人不知,青俍皇後是推翻了她父皇的帝國,才成就了梁武帝的帝國,若漣漪公主想成為青俍皇後那般的女子,不就明擺著要謀反了嗎?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漣漪公主和容丞相早就狼狽為奸串通一氣了,在知道要大難臨頭的時候,他們還一同逃跑了,也不知是該讚許他們深情還是該辱罵他們的不知廉恥。
也怪不得豫章王會在最後一拜的時候揮袖離去了,說不定,豫章王也早就知道漣漪公主和容璧那點風流韻事了呢!
上回容丞相因為公主和一個妖嬈男子打架的事情也在京城傳遍了,容丞相為了公主確實是真心實意,都十八九歲了,也沒有聽說他收過一房姬妾,絕對可以說是守身如玉,有這等絕世男子甘願守著她,漣漪公主公主能不心生旖旎之心嗎?
說不定,兩人早就刁風弄月、 逾牆鑽穴了呢。
聽到如此流言的太皇太後卻忍不住了,指責容府的人胡言亂語,漣漪公主如何會是那種人,一怒之下把亂嚼舌根的人都給拖走了,聽說,那些人都被亂棍打死。
梁太後還不滿意,要墨太後把那個說漣漪要謀反的宮女交出來,她要親口逼問她,可墨太後就是不同意,暗指太皇太後手段毒辣,極有可能為了包庇袒護漣漪公主而害死證人。
墨太後手腕逼人,比梁太後當年更甚,梁太後鬥不過墨太後,此事便不了了之,梁太後也不再過問後宮和朝堂之上的事情,墨太後自然權傾天下。
京城似乎又回複了平靜,隻不過是五六日而已,卻早已天翻地覆,唯有兩人沒有任何消息,那就是漣漪公主和容丞相,沒人知道他們在哪裏,逼問公主身邊的人也沒有任何線索。
墨皇後再等了兩三日,卻還是沒有漣漪公主和容丞相的任何消息,見皇上躺在床上日漸消瘦,沒有任何要醒來的跡象,墨皇後被逼的無路可走,便發出消息,從明日開始,容璧和漣漪一日不出來自首,就殺死容府和公主府的一男一女,直到他們肯出現為止!
百姓都為人質悲哀,他們的性命被拽在容璧和漣漪兩人手中,這就要看容丞相和漣漪公主在意不在意這幾百人的性命,舍不舍得用自己的性命挽救其他無辜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