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民俗禮儀(1 / 3)

●建房常識

(一)地基的選擇

房屋地麵以下部分稱基礎,基礎上部的土層稱地基,選擇地基時要避免下列幾種情況:

1.不要靠近河邊,如必須靠河邊建造,就要處理好基礎的深度,以防滑坡。

2.避開有暗浜的地基,以避免房屋因沉陷不一致而導致傾斜。

3.避開低窪潮濕的地基,這種地基的地下水位較高,基槽開挖後就會積水,使施工增加困難,地基承載力降低,這就必須增加基礎的寬度和深度,保證地基的穩固性。

農村建房舊俗有很多禮儀。先要請風水先生看地脈,確定房子方向,選擇黃道吉日破土開基。開基前,房主用紅紙寫上“李廣將軍”、“甲馬將軍”,貼於四周或牆角,用來鎮妖驅邪。開基時燃香燭謨拜三次,邊撒茶葉、米,口中念著“天無忌、地無忌,薑太公在此,百無禁忌”。上梁立柱時,更講一些排場,口念祝詞(榮華富貴萬萬年之類的話語),以示房主平安大吉。

(二)科學選擇“風水寶地”

中國民間多流行“風水說”,撇開其迷信成分,所謂“風水”實際上是對賴以生存的居住條件進行最佳選擇。即在建造居民點、住宅、廟宇、墳墓時,通過對地形部位、地質基礎、方位、風向、水流、植物、交通等整體環境進行分析,找出最佳地點。這與現代人要求生活在最適宜的景觀生態環境之中是一個道理。

一般而言,理想的“風水寶地”是三麵有山地丘陵環抱的山麓部位,形狀呈馬蹄形;前麵有一片臨水的開闊地,有常流水縈繞回環,水質清澈;穴地幹燥,方位朝南向陽;周圍高地有蔥鬱的林木。在我國季風區域,三麵環山,山麓朝南向陽,有利防禦寒潮;前臨平原,可迎接南來暖濕空氣;地勢較高的山麓,地質基礎堅實,幹爽通風,不生瘴氣,也不受洪澇威脅;有河溪流過,水源充足,少受幹旱影響;在山地平原之間,土壤植被的過渡性明顯,資源比較豐富,有利於開發利用;地形上不絕對封閉,視野開闊,便於防禦野獸或盜匪的侵擾,也便於自身的發展與外界交流;林木蔥鬱,可涵養水土,淨化空氣,有利健康。“風水說”把這種地方稱為“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朱雀,為南方七星宿的總稱,七星宿聯起來像鳥形。朱,赤色、像火,南方屬火,所以叫朱雀;玄武,北方七星宿的總稱,其形如龜蛇,位於北方稱玄,龜身有鱗甲稱為武,凡處於北方或後麵的事物稱為武;龍、虎是指左右作為衛護的山地丘陵走向勢態的吉祥用語。可見,這隻是地理形勢和方位的另一種說法,其中並無迷信成分。

(三)多氧氣就是好風水

任何風水好的住宅,一定冬暖夏涼,特別是中午及下午進入宅內,會感到有一種涼快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有充足氧氣的表現。古代認為南風窗的住宅為風水地,其原理也在於西北風不侵,而生於東方及南方的樹木,一定十分茂盛,於是當晚上樹木吸入大量二氧化碳時,便放出大量有益人體的氧氣,而在西北方、西南方及北方由於太陽少,光合作用不長,樹木便不健康了,自然氧氣的釋放也少了!

(四)地形地勢選擇基本常識

1.背山麵水:

山區人家,房屋後麵是山,屋前有溪,潭一類水域最好。切忌建在山脊上或山穀的風口上,從風水學角度來看,風口上吹來的風都是直風、急風、大風,冬天是寒風,夏天是陰風,都不利人、畜健康。

2.居高麵河:

非山區地方,要選擇地形相對高處建房,屋前最好有條小河或小溪流過。門前不可有大樹或古樹。

3.坐北麵南:

民間有句俗話:“有錢不住東麵房,冬不暖,夏不涼。”因夏、冬秋季節,東西兩方的炎氣和潮氣(風沙上稱為殺氣)會破壞房屋的“納氣”而使家運變壞,特別是疾患重重。坐北麵南,順應磁場,身心健康,家道隆昌。

4.背死麵活:

即房屋不要建在胡同或丁字形或丫字形交叉口處。

另外,地基前低後高,前窄後寬,南北方比東西方長都屬大吉。房屋不可建在廢井上麵。房屋不可呈三角形(無論前尖後寬還是前寬後尖窄)容易發生自殺、引起絕症。房屋宜前略窄後寬,前低後高,前圓後方建造。但不可上麵大下麵小。房屋四角特別是西北角不可有角欠缺。屋子西方有大馬路、大樹為吉利。溪水不可引入院中;院中不可栽芭蕉、楊柳、無花果之類植物和砌池,因潮氣土必生關節炎。圍牆不可高過一樓,圍牆與主體牆須隔離200厘米以上。房屋小的正麵不要開大門,建房時木料不可倒置使用,尤其不能補接。大門對著人家屋角大凶。房屋四周或三麵受道路包圍是凶相。地板下打混凝土再鋪上隔潮層會使家人特別是老人易患疼痛之症(這是因為無地氣養生的緣故),房內不宜鋪石板,唯恐家運敗極,或絕人寰。身在城市住房者,要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等,陽台可多栽花,多吸收新鮮空氣,吐故納新。

附:宅地風水詩

宅地東西長方形,納氣藏風出賢人。善讀詩書登及第,福壽康樂顯門庭。宅地右短左邊長,房形不正遭病殃。辛勞一生難得誌,晚年逼迫在異鄉。宅地後狹前麵寬,形似棺材不平安。財來財去無餘留,後輩短壽早上天。

宅地左短右邊長,主人安康又吉祥。莫把眼下喻後人,隻恐後代不隆昌。宅地東麵靠大山,陽光遮擋家運殘。事業雖成後又敗,千金掙得複又散。左有流水謂青龍,右有大道白虎雄。青龍白虎輔佐地,人傑地靈家運隆。

宅地前狹後麵散,房大門小是小康。居之平安子孫康,換了舊宅進新房。坐後山丘無根水,西有大路東流水。千裏難尋龍脈地,麵南遠眺任鳥飛。宅前有樹正對門,家中沒有長壽人。妻兒子女身體弱,一生勞苦不安寧。

宅地正北有丘梁,山腳建房好地方。冬暖夏涼納生氣,主康子健財運旺。宅前有路似蚯蚓,淫陰之氣襲門庭。丈夫多疾常臥床,妻子牆外有異心。宅前左右都有路,居者孤寡難致富。更防盜賊和敲詐,一波未平另波逐。

(五)建房民俗禮儀

修建新房,是農家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建房中看陽宅、打石下基、架板築牆、上梁立柱、開門掃壩、祭祀新房等程序,都要舉行儀式,其中以上梁儀式最熱鬧,房主要殺豬宰羊,大辦筵席,親朋好友紛紛登門祝賀。舊式禮儀繁雜紛呈,已被逐漸廢除,新式禮儀則以表示慶賀的形式較為普遍。比如:瓦匠安牆要用祝詞,木匠上梁要用祝詞等,也是祝詞的一種形式。大都是說幾句吉祥如意之類的語言,以表祝賀之意。

附:瓦匠安牆腳祝詞:

修房石匠先行官,吉日來把牆腳安。玉石打底金蓋麵,修座華堂寬又寬。

水晶玉石長又方,恭賀主人修華堂。吉日牆腳安穩當,上麵木匠好中牆。

黃道吉日安牆腳,百事順遂大吉昌。新修華堂喜氣洋,人興財旺幸福長。

安過牆祝詞:

魯班弟子手藝強,築到八板安過牆。大門過牆七尺三,兒孫長大做高官。

大門過牆七尺八,人也興來財也發。今日過牆安過後,家添財來人添壽。

木匠上梁祝詞

恭賀主人把心操,華堂修得萬丈高。上梁大吉時辰好,又安過門又安窗。

今日上梁已完工,全家高興喜眉梢。恭賀主人修華堂,百事興旺很順暢。

1.建房上梁儀式的由來

傳說唐高祖李淵為文武官員修了一座十分壯觀的升仙閣,觀賞的遊人甚多。後來,又為貴族們修了一座非常豪華的麒麟閣,卻無人觀賞,十分冷落,貴族們極為不滿,便以觀麒麟閣者每人發饃一個來招徠遊人。文武官員們也針鋒相對給觀賞升仙閣的遊人發饃。後來,擁有大量錢財的貴族建成、元吉,又以觀麒麟閣者不僅發饃,而且還要發錢來招徠遊人。有一天,程咬金建議尉遲恭等武官化裝成百姓,混入觀賞麒麟閣的遊人之中,乘機痛打建成、元吉。當晚,程咬金又去討好建成、元吉。次日,文武官員遭到貴族暗算。

大唐百姓,為了懷念殉難的文武官員,從此民間修建新房,都要請客祝賀,並為客人發饃發錢。這就是民間建房在“上梁儀式”中,為說吉利話的匠人、來賓發喜錢,為觀賞的遊人甩包子(饃饃)的由來。

2.太極八卦圖在民居建造中的應用

太極八卦圖在民居建造中的應用,首先是定居址方位。從乾始順時針轉,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相對應的方位即是西北、正北、東北、正東、東南、正南、西南、正西。在民居選址定位方麵,根據自然地形、地貌、水流方向、氣候特征等決定“大向”,即大致朝向。一般規則是坐北朝南或坐西朝東。這就應了民間的那句諺語:“有錢不買東南房,冬不暖和夏不涼。”民居宅院,俗稱陽宅。人們建造住宅都喜歡選址在朝陽處,這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陽宅建造下線時的長度(四址長寬)應是單數,單數屬陽。忌用偶數,偶數屬陰。

太極八卦圖在民居建造中的運用,其次是大門位置的確定。《相宅經纂》卷一、二雲:“宅之吉凶全在大門……宅之受氣於門,猶人之受氣於口也,故大門名曰氣口,而便門則名穿宮。”“地理作法……全借門風路氣,以上接天氣,下收地氣,層層引進以定吉凶。”按太極八卦圖定位,坎字宅宜開巽字門,艮字宅宜開坤字門,乾字宅宜開震字門。對照傳統民居的大門位置,民間一般立門於南、東南及東三方,俗稱“三吉方”,其中尤以東南為最佳,俗稱“青龍門”。

太極八卦圖在民居建造中運用最普遍的是新房上梁。農村在蓋新房上梁時(木梁或預製),都要在正梁中間貼太極八卦圖。但是,如果按一般格式畫的太極八卦圖,貼到梁上的圖就顯得錯位了。所以,往梁上張貼的太極八卦圖畫法要正確。

舊式建房禮儀繁多,現列舉部分形式以供參考修正,或作文獻留存。

3.上梁舊式禮儀

道吉祥(甩包子)

事主頂盤好蒸饃,白如銀子金馬馱。今日弟子拿在手,數數一百二十個。

魯班製下八卦磨,踩梁甩饃先師說。主得元寶十二個,事主加官又進爵。

新媳婦兒添財喜,保生貴子沒話說。其餘用來安五位,東西南北四個角。

一甩東方甲乙木,招財進寶又進祿。二甩南方丙丁火,招財童兒家中坐。

三甩西方庚辛金,秤稱銀子鬥量金。四甩北方壬癸水,免除口舌和是非。

五甩中央戊己土,代代兒孫高學府。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山管人丁水管財,富貴源從水土來。主家修房四四方,中間修起魯班堂。

左邊修起金銀庫,右邊又修五穀倉。金銀庫,五穀倉,代代兒孫保朝綱。

今日財喜說過後,主添財來人添壽。兒孫滿堂喜洋洋,代代兒孫更輝煌。

步步登在高堂上,榮華富貴萬年長。添起來,滿起來,內添人口外添財。

添得快來發得快,兒孫不少頂子戴。說得多來發得多,十個兒子九登科。

祭梁:

此雞不是非凡雞,身穿五色美毛衣。主人今日來用你,上梁大吉是佳期。

雄雞拿在我手上,恭喜主人大吉昌。魯班先師製梁棒,有請先師到華堂。

主人今日把梁上,錦旗火炮喜洋洋。雄雞用來點梁頭,兒子兒孫中武侯。

雄雞用來點梁腰,主家福壽天下高。雄雞用來點梁尾,六畜興旺大又肥。

前點銀糧裝滿倉,後點主家福安康。雄雞今日席上坐,主家年年上小康。

踩大梁:

手杵五尺踩梁來,腳踩蛟龍跨四海。乘浪漂,任風擺,隨彎就彎走過來。

喜鵲站在樹枝上,放開喉嚨說幾台。一踩中梁頭,子子孫孫有成就。

二踩中梁腰,人興財發步步高。三踩中梁尖,兒子兒孫都做官。

我今踩個團團轉,文王八卦坐中間。招財童兒到了屋,祝賀主家財百萬。

封梁口:

梁口封時壓金錢,發財就是在今年。壓了銀子又壓米,發財就從今年起。

壓了這頭壓那頭,兒子兒孫做諸侯。一封東方甲乙木,招財童兒笑進屋。

二封南方丙丁火,招財童兒就是我。三封西方庚辛金,秤稱銀子鬥量金。

四封北方壬癸水,免去口角與是非。五封中央戊己士,人興財發無計數。

這頭封了封那頭,財運興來人添壽。梁口封得江山穩,富貴榮華得長久。

安大門:

手拿斧頭白如銀,主家今日安財門。手拿釘子十二顆,說個吉利定乾坤。

左邊一錘金雞叫,右邊一錘鳳凰鳴。金雞高叫六畜旺,鳳凰齊鳴人口興。

中間釘個龍頭扣,釘起就是狀元門。主家財門寬又大,人興財發耀門庭。

現在,這種舊的方式已成為過去,然而,修房上梁對個人來說是一件大喜事,親戚朋友必來祝賀。在上梁時,人們寫一些恭賀之類並符合時代精神內容的祝詞,以增加祝賀時的氣氛。

4.上梁新式禮儀:

附:木匠師傅新用語:

上梁佳期道吉祥,紫微星光照華堂。雙手開出富裕路,政策帶來五業旺。華廈落成,喜氣洋洋。人傑地靈,長發其祥。

親友送匾幛的格式

尊姐夫,×××榮創誌喜

華,堂,生,輝

愚內弟×××拜賀

5.建房酒禮(席中祝詞):

一言啟動,在座客尊。今日主家,華居落成。家宅丕振,財發人興,各行匠師,有費精神。相幫弟兄,親戚朋鄰。在座各位,所費厚情。席上菲薄,不成恭敬。略備茶席,魯酒奉敬。打點不到,作揖謝恩。

(六)喬遷請柬、對聯、大門匾額及喜幛

新居落成、喬遷之喜,設宴慶賀,稱暖房酒庭。邀請親朋好友及工匠、師傅前來參加,則發出這類請柬。它,除需符合請柬的總體要求之外,內容上一般要說明新居落成喬遷和宴請地點。新居落成或喬遷宴請,在城市較少,而農村則較為普遍,因此在用語方麵古相典雅。為了革新民間習俗,現列舉部分新式請柬,其排列格式如下:

請柬:

×××先生:

茲定於×月×日×時在本宅舉行暖房酒筵以慶賀新居落成。

敬請

光臨,×××謹訂

(灑筵設在本宅),×××年,×月×日

3.賀新居對聯

華堂金龍舞,庭院花香鳥語,文明開景運,居高能望遠,玉堂映畫錦,花隨新屋發

繡閣彩鳳飛,樓台月滿雲開,屋宇換新裝,室雅可聚賢,華屋藹春暉,鳥伴雅室鳴

華堂建造六親力,龍蟠虎踞康平地,玉柱朝天天賜福,勤勞致富建金屋

小院落成百匠功,鳳果鶴鄉幸福居,金梁蓋屋屋呈祥,科學起家築華堂

鳴花炮聲聲道喜,豎柱喜逢天治世,立玉柱天長地久,建華堂春風入座

起大梁步步升高,上梁正遇勝利年,架金梁人壽年豐,遷新屋高朋滿屋

門迎春夏秋冬福,門對青山龍虎地,紅日高照臨新宅,戶第遷迎新氣象

戶納東南西北財,戶迎綠水鳳凰池,福壽鹹臻滿畫堂,儒門革振舊家風

新屋落成千般喜,新屋落成逢新歲,寶氣光騰屏開翠,進華堂勤勞依舊

全家和睦萬事興,春風送暖報春暉,玉堂風靜簾卷珊,去陋習氣象更新

金梁耀紫薇千秋永固,砌基安牆千秋永固,合天時祥雲連畫棟

玉柱擎黃道百世其昌,立柱架梁萬古長寧,得地利峻嶺對新庭

認天地為家休嫌室小,丹桂有根獨長詩書門弟,錦閣華堂引進人間春色

與聖賢共語便見朋來,黃金無種偏生勤儉人家,玉門金屋立就福壽平安,

開百世鴻圖龍盤虎踞,喜臨華堂佳氣繚繞百事順,天地無私勤勞自然獲福

啟千秋華夏鳳起蛟騰,樂住新屋陽光普照萬代昌,讀書有教修德可以齊家

水抱山環新屋繞園林樂趣,繼祖宗一脈真傳克勤克儉

春華秋實生活勝城市風光,示兒孫兩條正路惟讀惟耕

賀新居橫披

瑞氣雲集,安居樂業,燕賀新居,萬事勝意,華堂增輝,喜慶喬遷,紫氣東來,上梁大吉

紫微高照,文明家庭,長發其祥,喜氣盈門,吉星拱照,物華天寶,喬遷之禧,吉星高照

四季發財,燕人高樓,萬事如意,福壽永駐

4.新居大門匾額:

恒福,盛昌,隆福,逸風,祺瑞,德馨,景瑞,福泰,安且吉,豐裕堂,景德軒

明遠堂,順德堂,抱福樓,福韻久遠,瑞氣嘉風,德門吉慶,德澤久遠,碧宇光輝

春景朝暉

5.賀新居喜幛

×××妹太,新居之喜

地,靈,人,傑

天,寶,物,華

內兄××敬賀,×××仁兄,新居之喜

祥,雲,涉,紫,閣

喜,氣,繞,朱,軒

友弟××敬賀

6.通用祝酒詞: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來賓:

今天是我們×府××先生喬遷新居(或壽誕之期)的大喜日子。承蒙各位嘉賓光臨祝賀,主人不勝榮幸之至。在此,我代表我們的主人向前來恭賀的各位嘉賓表示真誠的謝意!今特備菲薄之宴,不成恭敬,祈望一會,共敘友情。主人在此情意拳拳!

××先生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承蒙各位領導、各位親朋好友的鼎力相助。你們的關心、關照他都時刻銘記在心。承蒙見教,心感至極,費神之處,泥首以謝!祈望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還需各位大力支持和幫助,倘蒙見教,隨時賜示為盼!

至此,我代表所有的來賓祝願今天的主人×××先生今後的日子越過越好,宏圖大展,幸福永遠。同時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全家幸福,萬事如意!

請各位來賓幹杯!謝謝!

(七)遷居中的民俗

人在一生中免不了要遷居,特別是居住在都市的人,遷居往往要頻繁些,為力求家族平安,遷入新居有些問題不可不加以注意。

一是,要選擇吉日、吉時入宅;查準此日是否與一家之主有衝克。

搬家以選擇水日為佳,少用火日。

新宅如果坐東,不用巳酉醜三合金局之日;坐西,不用亥卯未三合木局之日;坐南,不用申子辰三合水局之日;坐北,不用寅午戌三合火局之日。

二是,搬家時,新宅內要移出之物,最好由他人去做,主人不可親自為之;搬進新宅之物,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由自己親自動手。搬入新宅時,全家人萬萬不可空手進入新宅,望切記為要。

三是,有祖先或家神牌位的,要先行,家主手捧神牌進入新宅,全家其他人緊隨其後,每人須持金錢財物。入宅時,家主率全家人立於堂門前,口誦祝辭:進入新房、入華堂,添財進口家運昌;家運昌、子孫望,子孫世代成棟梁;夫運望、妻賢良,夫唱婦隨紅滿堂。

四是,入宅時間須在早晨、中午或在日落之前,避免晚間入宅。

五是,入宅時先安祖先或家神牌位,然後按以下步驟逐一進行:

1.安枕:按照全家人數,備足新枕,每個枕頭內藏一封裝有“138”元人民幣的紅包,取其“一生發”的好意頭。分年齡大小擺放各人的枕頭,年長者先放,並要輕拿輕放,邊放邊說“安枕無憂”,切忌亂拋,滿12天取去紅包。

2.安米缸:入宅時家主在裏屋按放一口盛滿米的缸,缸麵擺放一張寫有“常滿”的紅紙和裝有“168”元人民幣的紅包,取其“一路發”的好意頭,一天後取去紅包。

3.通氣:枕頭、米缸安放好後,開啟風扇,打開宅屋所有窗戶,使其空氣流通。

4.燒水:先將水龍頭的水放掉十二秒鍾,然後取水燒開,全家人即時飲用。

六是,喬遷之後,為求平安,全家對祖先或家神舉行一次祭拜,燃放鞭炮一串。

七是,家中有孕婦時最好不要搬家,萬一非搬不可時,須用一把全新掃帚,由孕婦把全部家具揮掃一下再搬,這樣才不犯胎神。

八是,幫助搬家的人不要有屬虎的,餘不可論,自當慎之。

喬遷時如能做到以上八條,可保家宅平安,諸事亨通,百病不生,財運方進,合家歡樂。

(八)安家立灶的民俗

上為官者,下至庶民,修房造屋,須當謹慎,建灶安門,決定人生。名人風水,細當詳審,定向合理,可定乾坤,如若忽略,愧之愚笨。

住宅大門,最為重要,其法先以羅經盤在門口正中央定位,如係坐子向午,門口的大路,由戌方而來,寅方而去,寅午戌合火成火局,所謂三合連珠貴無價,即此便是也;再得丙午方有高樓,坤方亦有高樓,巽方亦有高樓,此人必發大財源,名利雙收。若未申巳方有高樓,或大形物體,為煞泄並來,則此人家雖得道路之利,先發財,後遭凶,無不應驗。此為外道路物體之應,如屋內年命得巽宅命卦,是坐向皆吉,灶得延年東方,床得坎方生氣,凡此人之家生氣旺盛,子女富貴並見。假如大門外道路水溝方向合,高樓的方位逢煞泄,乃是半吉半凶之宅,雖合年命三吉方,未必盡美,若流年遇高樓煞泄之氣,立見敗業損丁破財。所以,內要合宅主命卦,外要消砂納水,方可言論之全吉,學者宜循章之可也。

至於灶的位置,則以灶座壓住凶方,灶口對三吉方為合。或問今日社會科學進步,市街住宅,全用煤氣爐,何為灶座?曰不然,蓋煤氣灶亦有點火起之方,就以起火之方對三吉方即可,抽油煙機出氣孔及煤灶座壓四凶方,不也是一樣嗎,明乎此理,改灶方向是大吉之事,不可小視,如視之迷信之說,殃及子孫之時,自當悔之不及。如係人丁不旺,火門對生氣方,既發財又可生男;想做官或想升官,火門對準延年方,家中有病人,或久病不愈,火門對準在醫方,病人不出數月必愈,切勿等閑視之。

(九)住宅家相民俗

住宅問題是一門綜合性科學。生者為陽,死者為陰,故生者新居為陽宅,陽宅需要有生氣,家庭才會旺象。按照五行觀點,氣有生克,方向也有生克,隻要避免克力,陽宅就可得到吉祥。

1.住宅在山下或溝口,主無福與疾患。

2.住宅中央留空地或建築,大凶,主宅長權威衰。

3.井與爐為鄰,驚虛病不斷,大凶。

4.住宅西麵有大路,為吉相。

5.房前有大樹,為招禍之相。

6.家中有孕婦,建造必大凶,修灶更須忌。

7.宅地後高前低,謂之晉土,居者在吉。

8.南方留有空地,乃吉相。

9.土地雖高坦,若形三角,主火災或糾紛之凶相。

10.地麵狹窄而家屋寬大,大凶。

11.陰濕澤地,須用陽土填高三尺,始可居住。

12.中庭種樹、造池多濕氣,大凶。

13.引河川流水入住地中,大凶。

14.圍牆高過住宅,主窮困之相。圍牆緊靠住宅,亦非吉相。

15.宅大而人少,逐漸趨窮之相。宅小而人多,漸次富貴繁昌之相。

16.住房以坐東北朝西南為吉。西南方再建池水,其發無比。

17.家宅建築,宅長居房在中央為吉。

18.大門正當住宅正門成一直線為凶,或偏左偏右,乃吉。

19.乾方作灶,火燒乾方,主癌症。

20.建宅中央設廁所,主宅長,身病柔弱。

21.乾方作廁,主人必生疸病。

22.垃圾場、貯水池乃陰濕之物,在建宅坤辰(西南、東北)二方大忌。

23.住居獨高聳,不吉,難旺財寶。

24.朝南住宅,西麵設房間,東麵做庭院為吉。

25.寢室與正門成一直線,多不利,須忌。

26.寢室房作灶,將殃及小兒。

27.男主床位東南方吉,子女床位西北方凶。

28.豎柱上梁,應選擇最上吉日,必同一日中行之,如未能同一日進行,應以豎柱為先,上梁即以次吉日行之,世人常以上梁為首,豎柱為次。於理不通,大錯之極,衰頹倫亡。

29.門大而住房小為凶相。

30.汙水積留於住宅建地內,為大凶之相。

31.住宅長於寬度,有福而長久。

32.灶口之火,自門外可見,大凶。

33.灶向吉向,以東向、辰巳向為吉。

34.廚房為烹飪之室,乃洗滌不淨菜屑之處,水流多陰濕,故居室宜遠避。

35.辰(東北)坤(西南)隅設浴室,大凶。

36.居地有大樹,土必燥而含崇氣,宅地中種植樹木太多,乃是災害之源。

37.廁所北向,主招災難。

38.乾(西北)巽(東南)稍凸為吉,坤(西南)艮(東北)下凹則凶。其餘,論說紛紛,總之,以八方無凹凸,方正無缺之地,為上吉。

39.廁所於門口相向,常招疾腫。

40.中宮橫長,成“一”字形,主喘息。

41.宅內鋪石招陰,不管是地麵寬狹而多鋪石板,終成衰竭寂寞之地。

42.不論大小房屋,前有門而後無門,不能久住,恐有夫妻早亡。

43.乾(西北)方大樹為木精,能守護其家,主幸福,切勿砍伐,倘若砍伐之,必生絕嗣之禍。

44.天窗開在未申、醜寅二方,大凶;又天窗過大,則陽氣過盛,主橫禍。

45.兄弟已分家,不可再在同一建地內建住宅,否則家道必衰。

一座住宅如果從風水條件要求,都是那麼十全十美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居住在都市的人們,所住房屋是統一設計,統一建造的,作為購買或租用房屋者,實難按自己的意願或風水要求去安排。如果發現目前所住的家宅風水不好,你就要設法在廚房、廁所、浴室、大門出進處重新按吉凶規律巧妙安排,以彌補家相大不吉的缺陷。

以上眾多風水、吉凶之說,看似無稽之談,無取之處。窮生虱子富生瘡,瘡者,大病也,大病,短陽壽也。風水之說,你知多少?你與名人差距太遠,名人出自風水,風水造就名人。

(十)財富不是人生的全部

財富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沒有財富,人的自尊心也樹不起來。貧窮是一種病態!富裕並不是,六十歲老太太睡,北方取火的五行罪過,人為何不能發財!富翁都是憑機智和努力取,在北方會變年輕,南,使男性女性化或待家得財富,隻要是取之有道,不傷害他人,發財是對,烹飪的方位人生最美好的獎項。

中國現代的建築由20世紀70年代的居住型到80年代的安居型、90年代的小康型進化到2000年的健康型。從設計、地理位置、坐向、采光、空氣等諸多方麵逐步走向合理化、健康化。但是現在城市建築群,不可能要求東廂西廂,找一套四正的屋,五行便可以平衡起來。因為八方主八卦,八卦掌五行,亦掌五倫,有道是:“四平八正吉祥宅,缺角反弓招凶格。”四平八正的屋子,夫妻恩愛,子女興旺是其特征。

(十一)地理哲學家劉若穀先生千金賦

當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師所秘而不宣,失其旨者,節節皆差。得其訣者,處處是道。首識尋龍之法,次明結作之情,詳究點穴之方,細看砂水之意。偃蹇剝換者,乃變化之機。起伏曲折者,乃行度之準。出身貴展肩而開麵。落脈怕現骨而露筋。渾穆端嚴,方成大器。歪斜直硬,悉是空圖。胎息在於隈藏。星辰間而突起。陰陽動靜,兩者貴乎兼施。虛實剛柔,各處求其相濟。不知其子觀其父。不識其主視其奴。前呼後擁,定為貴胄之兒。反背側身,隻是他人之仆。纏送者,有踴躍不遑之勢。環衛者,有歸降朝拱之情。節節追尋,尋到一局方可止。枝枝細看,看其一變正堪求。後麵散漫而來,則以成星為貴。一路牽連而至,則以跌斷為奇。體態剛強,腳下前趨。細心睇認以察其真情。放開眼眸以觀其形勢。山下成爐底,斷其有結無差。腰間帶水星,定是龍去不遠。前山亂雜,須知移步換形。拜伏當前,有如君皇即位。或因就避而趨於橫逆。有時避煞而閃於偏斜。全勢不回,雖巧媚端嚴而亦假。周圍拱顧,即奇形怪狀而愈真。若見四麵逼囚,許得一泄而通其閉。莫道滿盤盡美,須知一破餘皆非。界水穿肩,無庸著眼。頂斜腳竄,不必留心。兩界深崖漏,龍虎雖端非真結。合水成尖嘴,乳頭縱好是空荒。入首模糊,縱有星辰而無用。玄武不顧,須有氣脈總成空。界脈最喜坦平。肩背必須圓厚。過脈是來龍性命,防護宜周。束咽為入穴根基,貫串當緊。莫道好頭好麵,須詳審其真情。休言無跡無蹤,務必細看落脈。穴上看分金之圓暈,穴下看托起之兜唇,穴旁看腮角之蕩開,穴腳看微茫之合水。後以束咽為的,前以爐底為真。內毬圓唇托為憑,外以天心十道為準。正麵難扡,須向角。頂脊不化,下求尋。百死取其一生,眾同求其獨異。渾渾噩噩,神藏相貌之中。隱隱隆隆,氣聚皮膚之內。若隱若現,驗生氣之潛藏。有弦有棱,識星辰之開麵。邊厚邊薄,方是靈機。邊縮邊長,乃為妙諦。無論窩鉗乳突,結穴定有用神。任你平地高山,到穴不離化氣。總之體要靈、龍要變、砂要抱、水要朝。貪多者,須識其微;製遠者,先識其近。金魚不合,枉教九曲來朝。肘腋不全,虛勞萬山獻秀。寧可龍虎有缺,最嫌堂氣無收。察情意於麵目之間,辨真假於向背之際。局不取闊,而取聚。砂不論格,而論情。若是我砂,麵前無不回顧。果為我局,腳下定必窩平。補缺填空,一可當百。傾流散蕩,萬派皆空;曲直短長,處處求其中節。高低大小,務必裁取合宜。點穴對定天心,難移尺寸。放縮緊接來氣,酌其淺深。寧從是處求百,莫向無中作有。讀書者,貴心領而神會。尋地者,要目巧而心靈。熟記此篇,胸有成竹。偶其一訣,妙用無窮。戀頭妙義,盡括於斯。變化神明,存乎學者。

地理之道深奧非常,近世堪與,多由商賈改業,亂指導青龍,妄談白虎或默識一首千金賦,便以為青烏妙諦。而千金賦抄本,魯魚亥豕,訛以傳訛,茲特逐字推敲,謬為更正,使後學得其真意,於研究地理者不無小補雲爾。

●紅白禮儀

每個人都想辦好紅白喜事,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好紅白喜事。紅白喜事是人生大事,所以也就特別講究禮儀。一個人不懂得起碼的禮儀,將會耗資甚多,八方難堪,一生遺憾。如何才能把紅白喜事辦得有水平、有層次,既風光、又脫俗,既不浪費時間與金錢,又能讓大家感到滿意,既保持傳統的中華習俗,又顯示各自的時代特色,此章節是你最好的參謀和助手。

(一)人際稱謂

對於稱呼,我們的先人十分考究,留下的大量有關著述無不入幽探微,須毫必辨。交往之中,更是謹慎,稍有差錯,便貽笑於人。當然,今天我們不必泥古。我們應該在前人創立的稱呼的基礎上,本著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去鑒別,去改造,去創新。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日益紛繁複雜的往來酬酢之間順暢自如,不致演成笑話而影響關係和工作。為此,特將稱謂按宗親、師友、同誌諸類,與讀者共同探討。按其規律可以歸納如下:

1.概要綜述:

(1)稱呼時,凡屬家族至親中之長輩、平輩皆按例稱呼。如父母親、嶽父母親,胞兄胞弟、表兄表弟之類。其他親友,可在尊者、長者稱呼前加一“尊”字;在晚輩、小輩稱呼前加一“賢”字。

(2)在姻親關係者前加一“姻”字。如姻伯姻兄之類。有世誼者加一“世”字。如世伯世兄之類;姻世兼有者,加“姻世”二字。如姻世伯,姻世兄之類;姻世誼均無者則冠以“仁”字。如仁丈老伯,仁兄老哥之類;對直係小輩用一“吾”字,如吾兒、吾侄之類;其餘小輩可用一“賢”字,如賢侄侄孫、賢內侄之類;有世誼則稱世講、世台。

(3)在至親長輩和平輩之前,自稱均按定例,如男侄、侄婿甥、內兄、表弟之類。

(4)直係長輩及外祖父對小輩自稱,不必另加字樣,如祖直書祖,父則直書父,其餘可加一“愚”字。如愚伯、愚嶽、愚舅之類。至於業師自稱,無庸太謙,亦不宜過於率直自為師,古人稱“友生”,現在一般直書己名。

(5)他人稱我親友時無信紙長幼尊卑、親疏遠近,皆當加“令”字。如令尊、令郎、令嶽、令表兄之類。令者善也。讚美之意耳。

(6)對他人稱自己長輩和平輩均須冠一“家”字。如家父、家兄、家嶽、家母舅等;其餘較疏長輩、平輩則用“敝”字;敝是“我的”謙稱。如敝表兄、敝襟弟、敝業師之類;稱小輩用“舍”或“小”均可,加舍侄、舍甥、小兒、小婿之類。

(7)對女性的稱呼,如尊嫂、尊姨母、賢表妹等,並在伯、叔稱呼上加“母”字;在侄、孫、子稱呼上加上“女”字樣。

2.父族的稱呼:

父母:①,稱父母親大人,自稱兒男某。故者稱顯考妣父母親大人。自稱孝男某名。②,對他人你自己的父母,說家父母,自稱小兒。已故稱先父母。

父之父母:①,稱祖父母大人,自稱兒孫某名。故者稱顯祖考妣××大人,自稱孫某名。②,對他人稱自己的祖父母,說家祖父母,已故稱先祖考妣。

祖父之胞兄弟:稱伯叔祖大人,自稱侄孫(又侄)。

父胞兄弟之妻:稱伯叔母,自稱脈侄。

兄嫂:稱尊嫂,自夫弟;回稱賢叔,自稱愚嫂。

侄婦:稱賢侄媳,自稱愚叔;伯父回稱伯叔翁。

弟婦:稱賢弟婦,自稱夫兄;回稱尊伯,自稱愚弟婦。

祖母之父:稱外曾祖大人,自稱愚外曾孫。

祖母之親伯叔:稱外曾伯叔祖大人,自稱愚外曾孫。

祖母之胞兄弟:稱舅祖大人,自稱愚甥孫孫。

祖母之胞姊妹:稱姨祖母,自稱愚姨侄孫。

祖母之胞脈侄:稱表伯叔大人,自稱表侄。

祖母之胞兄弟之婿:稱姨表姑父,自稱表內侄。

母胞姊妹之婿:稱姨表姻兄,自稱愚姨表姻弟。

祖母脈侄之妻:稱表伯叔母,自稱愚姨侄。

3.母族的稱呼:

母之父:稱外祖父大人,自稱愚外孫。

母之內伯叔:稱外祖伯叔祖大人,自稱愚外侄孫。

母之姑父:稱外祖姑夫大人,自稱愚姻內侄孫。

母之親姊妹夫:稱姨表丈大人,自稱愚姊甥。

母之侄女之夫:稱表姊妹夫,自稱姻弟。

母胞姊妹之婿:稱姨表姊妹夫,自稱姊表姻弟。

母胞兄弟:稱舅父大人,自稱愚外侄或甥。

母之親表兄弟:稱表舅,自稱愚姻侄。

母之母:稱外祖母,自稱愚外孫。

母胞內伯叔母:稱外伯叔祖母,自稱愚外侄孫。

母胞兄弟之妻:稱舅母,自稱愚甥或愚外侄。

母胞內之侄媳:稱表嫂或表弟婦,自稱表夫兄弟。

母胞姊妹:稱姨母,自稱姨甥或姨侄。

母胞內之侄女:稱賢表姊妹,自稱表兄弟。

母胞內之侄孫女:稱賢表侄女,自稱愚表伯叔。

母胞姊妹之女:稱姨表姊妹,自稱愚兄弟。

母胞姊妹之媳:稱姨表嫂,自稱愚表兄弟。

母表兄弟之妻:稱表舅母,自稱愚表甥。

4.妻族的稱呼:

妻之曾祖:稱嶽曾祖大人,自稱愚曾孫婿。

妻之祖父:稱嶽祖大人,自稱愚孫婿。

妻之內伯叔:稱嶽伯叔大人,自稱侄婿。

妻之父:稱嶽丈大人,自稱婿或黍子婿。

妻胞兄弟:稱賢內兄弟,自稱姊妹夫。

妻之母舅:稱內大人,自稱愚甥婿。

妻之表兄弟:稱內表兄弟,自稱愚表姊妹夫。

妻之親表侄:稱賢表內侄,自稱表姑夫。

妻之親表伯叔:稱內伯叔大人,自稱表侄婿。

妻之內祖姑夫:稱內祖姑夫大人,自稱內侄孫。

妻之內姑夫:稱內姑夫大人,自稱愚內侄婿。

妻胞姊妹之夫:稱襟兄弟,自稱愚襟兄弟。

妻姑母之子:稱內表兄弟,自稱表姊妹夫。

妻胞兄弟之兒媳:稱賢內侄媳,自稱愚內姑夫。

妻胞姊妹之子:稱賢姨侄,自稱黍姨丈。

妻胞姊妹之婿:稱賢姨侄婿,自稱黍姻姨丈。

妻之母:稱嶽母大人,自稱黍子婿。

妻胞兄弟之妻:稱姻眷嫂,自稱姻侍生。

妻胞內之侄媳婦:稱賢侄媳,自稱愚姑夫。

妻胞內之伯叔母:稱嶽伯叔母,自稱愚侄婿。

妻之外祖母:稱姻外祖母,自稱愚外孫婿。

妻之親舅母:稱內舅母,自稱愚侄婿。

妻之親表兄弟媳婦:稱內表嫂,自稱姻表侍生。

妻胞內之姑母:稱內姑母,自稱姻侄婿。

妻胞姊妹:稱賢姊妹,自稱愚姐夫。

妻胞姊妹之婿:稱賢侄婿,自稱黍姨丈。

妻胞兄弟之子:稱賢內侄,自稱愚姑丈。

嶽丈之親舅母:稱內舅祖母,自稱愚甥外婿。

嶽母之姊妹:稱內姨母,自稱愚侄婿。

嶽母姊妹之婿:稱內姨嫂,自稱姻姨表侍生。

5.姻戚的稱呼:

祖親家:稱姻老翁先生,自稱再侄。

父之親家:稱姻太翁先生,自稱姻晚侄。

親家之父:稱姻太翁先生,自稱姻晚侄。

子之親家:稱姻台,自稱姻愚弟。

婿之伯叔:稱姻台,自稱姻愚弟。

伯叔之內侄:稱姻表兄,自稱姻愚弟。

親家:稱姻翁某老大人,自稱愚姻弟。

親家母:稱姻母某老儒人,自稱眷侍生。

6.各親的稱呼:

女之夫:稱賢婿,自稱黍嶽丈或愚嶽氏。

侄女之夫:稱賢侄婿,自稱愚伯叔。

女之子:稱賢外孫,自稱黍外祖(黍外祖母)。

侄女之子:稱賢外侄孫,自稱愚外伯叔祖。

姊妹之夫:稱姊妹夫,自稱內兄弟。

姊妹之子:稱賢侄,自稱愚舅氏。

姊妹之翁姑:稱姻太翁(母),自稱姻晚。

姑夫:稱姑丈大人,自稱愚內侄。

姑母之子:稱表兄弟。

姑丈之兄弟:稱表伯叔,自稱愚表侄。

女之婿:稱賢外孫婿,自稱黍姻外祖。

婦之外孫:稱賢姻外曾孫,自稱黍姻外曾祖。

姊妹之婿:稱賢甥婿,自稱愚內舅。

姑母之婿:稱表姊妹夫,自稱愚表兄弟。

姑母:稱某姑母,自稱脈侄。

女之女和婿:稱賢外孫女(婿),自稱黍外祖。

姊妹之女或媳:稱賢外甥或甥媳,自稱愚舅。

姑母之女:稱賢表姊妹,自稱愚表兄弟。

姑母之媳:稱表嫂,自稱表侍生。

姑母之孫女或孫媳:稱賢表侄女(侄媳),自稱表叔。

7.師友的稱呼:

業師:稱老師,自稱受業或學生。

業師之妻:稱師母,自稱學生。

業師之父:稱太老師大人,自稱門下晚生。

業師之母:稱師太母,自稱門下晚生。

業師之子媳:稱世兄嫂,自稱世愚弟世侍生。

業師之女:稱世姊妹,自稱世侍生。

子之業師:稱老師,自稱世侍生。

學生:稱賢友、賢世侄,自稱友生。

學生之父:稱仁兄,自稱世愚弟。

學生之母:稱尊嫂,自稱世侍生。

學生之媳:稱世嫂,自稱世侍生。

朋友:稱仁兄,自稱愚弟,謙稱教弟。

同學:稱兄硯,自學弟。

同鄉:稱仁兄,自稱鄉愚弟。

同庚:稱庚兄,自稱庚愚弟。

8.不容忽視的稱謂:

在與對談話時,往往會涉及到對方的親屬或自己的親屬,為了表示禮貌和自己的修養,可以借用一些古代常用的、今天還在使用的尊稱和謙稱,例如:

對方的父親可以稱為“令尊”;對方的母親可以稱為“令堂”;

對方的妻子可以稱為“夫人”、“尊夫人”、“令室”;

對方的兄弟可以稱為“令兄”、“賢兄”、“令弟”、“賢弟”;

對方的兒子可以稱為“令郎”、“世兄”;對方的女兒可以稱為“令愛”、“令媛”;

對方的女婿可以稱為“令婿”、“令坦”、“貴東床”;對方的夫妻倆可以稱為“賢伉儷”;

對方的嶽父、嶽母可以稱為“令嶽”、“令泰山”、“令嶽母”、“令丈母”;

自己的父親可以稱為“家父”、“家嚴”(如果自己的父親已故,就把“家”字改為“先”字,如“先父”、“先嚴”、“先君”);

自己的母親可以稱為“家母”、“家慈”(如果自己的母親已故,就把“家”字改為“先”字,如“先母”、“先慈”);

自己的兄弟姊妹可以稱為“家兄”、“舍弟”、“家姐”、“舍妹”;

自已的妻子可以稱為“內人”、“內子”、“賤內”、“拙荊”;

自己的子女可以稱為“”犬子、“小女”;,自己的女婿可以稱為“小婿”;

上麵所列出的一些自稱,都是指在別人麵前談話時對自己家人的稱呼,也就是謙稱。

(二)宴席禮儀

客人入席必須按客人的身份、地位、年齡安排適當的席位。應把年長者或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安排在首位。為了活躍席間氣氛,主人可以指定或客人們推薦一名賓客做“桌長”來聯係客人之間的關係。

1.出席宴會應注意的事項:

不管是主人還是客人,在宴席上都應遵守約定俗成的禮節儀式。

(1)出席宴會前,應稍作梳洗打扮,換上符合主人要求的服裝。無服裝要求時也應穿著適合時令的整潔的衣服,容光煥發、精神飽滿地赴宴。這樣會使主人感到受尊重而高興。

(2)應按請帖上注明的時間準時赴會,既不要提前超過半小時,也不要遲到。提前太早會被人笑話太急於進餐,也可能影響主人的準備工作;遲到則會讓主人與其他客人久候。到達後應先向主人問候致意,向其他客人問好、寒暄。

(3)有禮貌地幫助主人是友好的表示,但應適度,更不可在無必要時強加於人。如果在整個宴會上,一些客人站起坐下進進出出忙個不停,就會使席間談話零零落落,使其他客人因無人交談而感到冷清或因話題中斷而失去雅興,少數客人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並不能達到友好的目的,反而會事與原違,讓一些客人因未能給主人幫忙而感到不安。如果全體客人都能坦然地接受侍應,克製一下想幫忙的熱情,事情反而好得多。作為客人在席間的主要責任是對席上的每個來賓顯得熱情、有禮,使談話的氣氛融洽,增強宴會的和諧歡樂。

(4)通常人們認為拒絕一道菜是不禮貌的(如屬於民族風俗習慣的食品問題,主人在發出邀請時即會考慮到),即使對某種食品有過敏反應,亦應稍微取一點留在盤中,也比斷然拒絕好。客人多食是對主人的褒譽。咀嚼食物要把嘴閉起來,不要發出響聲;喝湯要用勺子,不要用力地吸吮發出聲音;湯菜太熱可等其稍涼,不可用嘴吹;魚刺、骨頭應吐入備用的小盤中,吐時用餐巾掩口為佳。對沒有把握的食品可先取少量品嚐一下,不要送入口中後覺得味道不適又吐出來。不要一麵嚼食物一麵說話,這很不雅觀。

(5)宴會中途不要解開衣扣、脫衣服,一般不要離席。需要離席,如上衛生間,即使全部是男賓也不可直接說“我去衛生間”,最好說“我出去一下”。不知道衛生間在什麼地方也隻能向主人說:“請問我可以到哪裏洗手?”咳嗽、吐痰應離席到衛生間,有刺卡喉或需將口中食物吐出來,也應離席。離席時動作要快,不要驚憂他人。需要調料瓶時可請別人代取,不要隔著人伸手去拿,離席繞過去取也不是好辦法。

(6)主人或侍者給客人斟酒時,瓶口不可碰杯口,倒至酒杯滿為止,客人應簡單地說一聲“謝謝”。喝酒應控製在自己酒量的一半以內,若不想喝了,隻需用手指一下杯口以示謝絕即可,別人不可強勸。強勸別人喝酒是失禮的,有意使對方喝醉更是極大無禮,會引起主人或其他客人的一致指責。幹杯時一般不得將酒杯碰得叮當作響,更不可隔人交叉碰杯,隻需取杯互相注視即可。喝酒前應用餐巾將嘴擦幹淨再喝,以免將酒杯染上油漬。

(7)喝茶或喝咖啡時,送上來的小匙是用來加牛奶、糖類和攪拌用的,用完即放回茶碟,不要用它舀著喝,喝時應右手持杯把,左手扶杯或作杯托用的小盤子,喝完先放杯托再放下杯子。吃水果時不可整個拿起來咬著吃,應先用刀叉削去皮,切成幾塊,用叉或用手送入嘴裏,但不可用刀紮起往嘴裏送。餐刀用完應隨手放下,不要總拿在手中,更不要拿著它亂晃或談話用它比比劃劃。

(8)席間談話應輕鬆自如一些,不要靜坐不語,每人都可選擇適宜的話題。交談麵應廣一些,不要隻和老相識說話,應多交新朋友。如始終隻跟一兩個人談話,似乎對他人不感興趣是失禮的。談話內容應不涉及各種疾病和荒誕的事,不要涉及易引起別人反感的宗教和偏激言論,更不可議論別人或傳播流言蜚語。發現引起別人不悅應停止議論,並巧妙地轉移話題,席間拿別人取笑是很失禮的。席間發生爭執是最大的失禮,客人舉座不歡,均會使宴會徹底失敗。

2.如何擺席:

(1)獨桌席

副,正,右次上,副上,正上,左次上

正陪,副陪,左次陪,正陪,副陪,右次陪

(2)雙桌席

右次上,副上,正上,左次上,右次上,副上

正陪,副陪,左次陪,正陪,副陪,右次陪

3.安席

(1)壽酒:正上席——男則舅,女則娘家;

副正上席——男則姑,女則姨;

副上席——男則嶽父,女則娘家;

副副上席——表叔兄弟。

(2)男婚酒:正上席——送親客、介紹人;

副上席——舅父、姑父、姨父。

(3)女婚酒:正上席——新貴人、娶親客、介紹人。

副上席——舅父、姑父、姨父。

(4)新屋落成:正上席——師道。

副上席——嶽、舅、姑、姨、長輩。

(5)男喪酒:正上席——舅、嶽、正親、親屬。

副上席——正親、平輩、友人。

(6)女喪酒:正上席——娘家兄弟、胞姊妹夫。

副上席——婆家姑舅、親屬。

4.宴席(三元)時賓主說話

(1)壽酒:三元陪客說話:“今天我家祖(叔)××年登古稀(花甲),承蒙諸公厚禮祝賀,深表感謝。現聊備淡元請各公嚐納。”賓客符號詞:“今天是尊庭府前×××大壽之期,此乃是福元。我們大家來祝賀元,謹承美,壽添福元。”

(2)婚酒:三元陪客說話:“今天是寒舍愚侄××新婚誌慶,承蒙各府四親駕臨,厚禮饋贈,深表感謝。今舍下××聊備薄酌請元,各位嚐納嚐納,開懷暢飲。”賓客答詞:“今天是尊庭府前××鴛鴦好合,完娶之期,真是福祿良緣,定得三元,子孫有元,老者壽元,全家元。”

(3)主人的身份:

祖父母雙在:祖承命下,祖父在祖母亡:祖嚴下,祖母在祖父亡:祖慈下

父母雙在:承命下,有父無母:嚴命下,有母無父:慈命下

(三)人生四大禮儀

誕生禮、成年禮、婚禮與壽禮是人生的四大禮儀。

1.誕生禮:

人的誕生,俗稱“生辰”,又稱“誕辰、華誕”。嬰兒降生人世,是人生的開始,也是人生的大事、喜事,家人歡欣,親朋相賀。嬰兒出生後的第三天舉行的禮儀叫“三朝”,屆時舅家要送紅雞蛋、十全果為嬰兒祝福。有的地方在這一天給嬰兒沐浴,叫“洗三”。嬰兒滿30天,進行的禮儀為“滿月”,當天置辦的酒宴叫“滿月酒”。嬰兒百日,親友攜禮祝賀。在北方的一些地區,父母在百日這一天請理發師給嬰兒剃頭,在腦後留一撮毛,俗稱“百歲毛”。嬰兒周歲,有“抓周”的習俗,陳列各種玩具和生活用具,任嬰兒抓取,由此卜定嬰兒日後的誌向和興趣。有些地區在嬰兒周歲時,流行係長命索、戴百家鎖的習俗,以保延壽命。可見,誕生禮儀要持續整整一年的時間。

2.成年禮:

人的一生要經曆幼齡期、少年期、青年期、壯年期、老年期等階段。按照習俗,剛進入青年期即成年期時,要進行成年禮。成年禮在世界各地都有習俗,我國的成年禮,因民族不同而各具特色。

穿裙子、褲子禮,是至今流行於雲南納西族和普米族的成年禮。納西族和普米族的男女小孩十三歲以前穿麻布長衫,不著裙、褲。至十三歲時,行穿裙子、褲子禮,以示成年。

上頭,是藏族婦女的成年禮。藏族婦女兒時梳辮兩條,十三歲時梳三條,十五六歲時梳五條。十七歲時舉行“上頭”儀式。時間多在藏曆初二。屆時,親友攜禮品祝賀,父母為其穿著新衣,將發辮改梳成幾十條。

冠笄(音基)禮,是古代漢族男女的成年禮,男子行冠禮,女子行笄禮。男子是二十歲加冠取字之禮,加冠後,標誌其進入成年,可擇偶婚配。冠禮煩瑣複雜,現已廢棄。笄是簪子,女子到了十五六歲,在頭頂上盤成發髻,用簪子插住,進行笄禮,表示成年。

現行法律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中國公民不僅享有憲法規定的各種權力,而且承擔憲法所規定的各項義務。十八歲是重要的轉折年齡,應強化法律意識,此時邀親朋好友小聚,舉行成年禮,不無意義。

3.婚禮

青年男女舉行成年禮後,便進入選擇配偶和成婚階段。從擇偶到正式結婚,我國古代要行“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

①,納采:即男家請某人到女家提親,若女方同意議婚,則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稱“說媒”。

②,問名:俗稱“討八字”。若八字合,即可成婚。

③,納吉:把八字相合的消息告知女方的禮儀。

④,納征:又稱“納幣”、“大聘”、“過大禮”,是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的禮儀,至此,婚姻才算正式生效。

⑤,請期:男家擇定結婚日期,備禮去女家征求意見的儀式。

⑥,親迎:即迎娶新娘的儀式。迎娶新娘的方式,因民族、地區不同而各有差異,或用花轎喜車,或用馬,或用船,或新郎親往女家迎娶,或新郎在家等候,由家遣迎親隊伍迎娶。

4.壽禮

我國古代按照人的年齡分四壽,三十六歲“本壽”,六十歲為“下壽”,八十歲為“中壽”,百歲為“上壽”。一般“二十不做壽”,稱為“過生日”。因禁忌“十”與“死”,四十也因此而不做壽。有男不做十,女不做九的說法,是因為“九”與“鳩”諧音。

(四)結婚禮儀

我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千百年來,人們的禮儀活動,都按一定的禮節進行。青年男女成年後,便要選擇配偶成婚,這是人一生中的大事,須經一定的禮儀,方告完婚。

1.婚俗常識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天經地義的,男性娶妻謂立婚,女子出閣謂之嫁。中國幅員遼闊,千裏不同風,萬裏不同俗,各地的傳統文化和風俗也各有差異。婚姻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比如有娃娃婚、寡婦婚、活頭婚、續親婚、納妾婚、扶正婚、童養婚、對房婚、錯房婚、交換婚、人婚、冥婚等。

男女雙方一旦同意結婚,婚儀的種類更為繁多,民間大多數地方仍然遵循著六禮的婚姻儀式,分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六個階段,均有一套儀式,然後再舉行結婚典禮,即婚姻告成。

至於婚禮,主要是指為慶賀婚姻關係的確立而舉行的一種儀式。婚禮不具有什麼法律上的意義和約束力。但是,婚禮畢竟是曆史遺留下來的傳統習俗,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十分重視新婚的慶賀儀式,認為它是結婚的重要標誌,從這方麵講,舉行適當,的婚禮是合情合理的。

2.如何選擇結婚佳期

古人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要順應天時,才有好的結果。因此,古人無論是打井蓋房,還是出門探親訪友,都要看“天時”,即看那天吉利不吉利,都要翻一翻《皇曆》,查一查是“宜”是“忌”。婚姻曆來被認為是人生大事,更不可草率從事,所以古人對娶親的日期和時辰大有講究。

(1)一年四季何時是嫁娶佳期:

“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仲春二月,就是說一年之中,二月為佳期。為什麼呢?“婚嫁必以春者。春,天地交融,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人們認為男為“陽”女屬“陰”,男女配婚尤如陰陽接合,所以二月結婚被認為順應天時,大吉利。因此,二月被當做“昏月”,也即“婚月”。

當然,古代也有認為秋天是佳期。“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實際上,後代秋婚比春婚要多。秋天向來被稱為黃金季節,農田莊稼已成熟,一片金黃。庶民百姓,皆以農為主,平時忙於勞作,沒有時間操辦兒女嫁娶之事,親友鄰裏也無暇幫忙。秋天天高氣爽,氣候宜人,既有糧食,又有空閑去籌辦婚事,豈不美哉!所以古代認為,秋天是嫁娶的理想季節。

結婚乃人生的大事,除了季節月份外,人們都企求選個好日子,即講究吉日良辰。古人稱之“黃道吉日”。

(2)何謂黃道吉日:

古人在《皇曆》中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成“吉”、“凶”兩大類,然後又區分一般吉凶和特殊吉凶。例如,“離日”和“絕日”,這是最凶之日,被稱為“黑道凶日”,無論幹什麼都不宜,都易倒黴。反之,那一天幹什麼都適宜,無禁忌,那是“黃道吉日”。

那麼,“凶日”和“吉日”又是怎樣編出來的呢?古人把人們用來計算年、月、日和時辰的天幹、地支、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再加上金、木、水、火、土,“陰陽五行”等,全部扯到一塊,然後,按照“五行”的所謂生、老、衰的相互關係,分出吉凶日子。

按照四季推論,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這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前一天就是“離日”,因為這四個節氣一過,木、金、水就開始衰弱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則叫“絕日”,因為這一天標誌著冬、春、夏、秋等季節的結束,也就是說,水、木、火、金從此絕了。這“四離”、“四絕”是最糟糕、最遭殃的日子。結婚這是人生中大喜大吉的日子,絕對應該回避之,否則婚後就會凶多吉少。人們還認為,“凶日”就是凶神值班的日子,“吉日”就是吉神值班的日子,人們辦理婚姻大事,自然應挑吉神值班的時候。顯然,這是荒誕無稽之談,不信可也。

根據唯物主義的觀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並無“吉日”或“凶日”之分,一年十二個月也沒有“佳期”或“禍期”之別,是由於以前人們愚昧、迷信和相信宗教所致。它長期貫穿於人們婚俗活動中,終於形成信仰觀念甚至信仰民俗。

不過,我們認為,結婚如何辦喜事畢竟屬於一種社會風俗禮儀,一種社會民事習慣。換言之,人們選擇什麼時候結婚或采取何種方式結婚,自古以來一直傳承的風俗禮儀,人們的社會普遍心理,選擇結婚日期及結婚方式,將婚禮辦得更加如人意,並以何標準去選擇結婚日期卻大有講究。

(3)怎樣確定結婚時節:

①,首要的是考慮婚姻的成熟程度,看愛情是否確保已牢固,隻有戀愛成熟才可操辦結婚事宜。

②,選擇結婚日期要考慮生產季節、工作環境的需要。

③,在深秋和冬閑季節操辦青年的婚嫁之事(農曆八月和十二月是我國青年結婚辦喜事的黃金季節)。八月,盈月閃爍輝煌,這完美的圓形又是夫妻愛情完美的象征,豈不美哉!農曆臘月,天氣寒冷,便於籌辦婚事。平日親友無暇相助,冬閑便於鄰裏親友互相幫忙。接新人迎春節,新房張燈結彩,迎親鞭炮齊鳴,格外增加喜慶色彩。特別是農村,新人雙雙迎春耕,農業生產早安排。城市青年結婚日期的選擇,多按照這一思想,選擇兩人工作相對輕鬆、方便的時候,以便精神鬆馳,心情愉快,蜜月過得更甜蜜。

(4)怎樣擇定結婚吉日:

按兩種原則:一種是選擇“雙日子”,就是陰曆、陽曆的月、日都是偶數。如果哪一天日曆上陰曆、陽曆全是雙數,那這天就是“大吉大利”了。這就是古人所謂的“黃道吉日”。而新人結合是雙雙對對,“雙”象征著完滿,所以結婚成親要回避單日子。當然,這是一種心理作用,而非封建迷信。另一種是現在許多青年喜歡選擇“五一”、“七一”、“十一”、“元旦”等有意義的節日舉行婚禮。選擇節假日結婚,大有舉國與新同慶、婚姻與日月同輝之意,增添節日的喜慶,必將為今後美滿幸福的新生活帶來一個好的開端。

3.結婚請柬及禮貼格式:

(1)請柬的書寫要求:

結婚的請柬同其他請柬一樣,是為了邀請賓客而發出的通知。它的書寫要求如下:

①在封麵寫明“請柬”(請貼)二字,一般須做一些藝術加工,如圖案裝飾,文字最好用美術體、手寫體,有條件的可以燙金,等等。也可以從商店購買印製好的“請柬”。

②抬頭頂格寫被邀請人的姓名或單位名稱。

③首先寫明活動內容,某某同某某結婚,其次是寫明舉行活動的時間、地點。

④結尾。用敬辭,如“致以——敬禮”、“順致——崇高的敬意”等,有時可省略。

⑤語言要求簡潔、明確,同時還要措詞文雅、大方和熱情。

請柬既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又表示邀請人對此事持鄭重態度,所以,即使客人近在咫尺,也須送請柬。

(2)各類貼式範文:

求親貼式允親貼式

右,啟

大德望×翁×老先生大人台下

待教弟×××

脫帽鞠躬,不揣寒微敢攀

高門敬倩

月仙願締

婚,榮甚

右,啟

大姻望×翁×親家大人閣下

姻愚弟×××脫帽鞠躬,閨儀未嫻有玷

高門敬倩

謀議願結

朱陳敬允

書殼寫:定婚大吉,招婿請客婚柬,請,媒,人,貼,式

謹諏×月×日為小兒××與令媛××定婚吉期

敬告

親翁××印府×賢夫婦,座前

姻弟×××夫婦鞠躬謹卜×月×日為小女××選

婿過門。是日晚×時婚酌候駕

×××,鞠躬

右,啟

大月仙×翁×老先生大人台下

愚弟×××脫帽鞠躬謹占×月×日屬理菲酌奉迎

台駕祗聆

水訓伏冀

早臨是幸

為子完婚請柬,結婚請柬

我倆定於×月×日(星期×)中午十二時在泰豐大酒樓舉行婚禮

恭請

光臨

××××××鞠躬

××夫婦鞠躬

謹定於公曆×年×月×日農曆×年×月×日

(星期×)中午十二時在泰豐大酒樓舉行婚禮

恭請

光臨

××××××謹邀

鞠躬

女家請女婿親迎貼式,男家命小兒親迎貼式

右,啟

大稱呼×翁××親家大人台下

姻家弟×××脫帽鞠躬謹占月之日恭理菲酌奉迓

文軒禮行

奠雁伏祈

光迎榮甚

右,啟

大稱呼×翁××親家大人閣下

自稱呼×××脫帽鞠躬即日命小兒屬恪具奠雁恭詣

譚府敬迎

香車伏冀

見允幸甚

陪,嫁,禮,品,貼

敬奉:

電視機,成台

電冰箱,成台良辰吉日

圓房喜慶

略備妝奩

不堪哂陳,呈○府尊翁夫婦

囍,禮貼

奉申

奩敬

忝眷姻愚弟○○○鞠躬

○○○○年○月○日真皮沙發,成套

梳妝櫃,成台

樟木衣箱,成對

摩托車,成輛

如果陪嫁禮品是現金或存折,則用紅布將現金包好,外貼金“囍”字。同時附呈禮貼。

奉申

奩敬

忝眷姻愚弟○○○鞠躬

○○○○年○月○日謹具:

妝金○○○○元兩姓聯姻

喜結秦晉

謹具微儀

伏冀笑納,呈尊姻兄○○○先生

囍,禮貼

女方嫁妝禮品(或禮盒)隨禮貼送呈男方之後,男方家照禮貼收納嫁奩禮,並回呈謝貼。

藉表

謝敬

忝眷姻愚弟○○○鞠躬

○○○○年○月○日前煩月老

蒙允星期

今承厚奩

謹拜嘉登,呈尊姻兄○○○先生

囍,禮貼

請女婿回門貼

右,啟

大乘龍×翁×賢坦幾席

嶽丈×××脫帽鞠躬

謹占×月×日潔治豆觴

奉屈

鴛駕仰祈

偕同小女

賁臨幸孔

4.嫁女酒席禮儀:

(1)女家頭天晚上告步酒席(知客司言):

在坐幾席,諸親列戚,主家為女,玉客之期,多承親朋,添廂厚禮,又承紅葉,勞心費力。

今逢吉日,行聘在即,時逢天好,受熱己極。行聘人等,樣樣俱齊,無禮回報,略備茶席,

魯酒奉敬,切莫客氣。主人在此,二禮敬揖。

(2)女酒正席(安排在次日晨)知客司言:

各席升坐,內外幾桌,今朝主家,為女出閣。昔承月老,二姓說和,前朝草率,迎駕不恪。

內族外親,娘舅外婆,早賜玉步,沾感不薄。又承重情,難以盡說,主家領受,抱愧很多。

無以為敬,略具菲酬,隻得薄魯,奉敬六合。還望來賓,切莫推卻,各位升坐,主把揖作。

一言申奏,列列各位,良辰吉期,之子於歸。親朋祝賀,寒舍生輝,有勞動步,諸親相會,

重情厚禮,肩挑背背,泥稀路爛,爬上涉水。款待菲薄,自覺慚愧,粗茶淡飯,酒苦之味。

飯要吃好,酒要吃醉,昨天晚上,安排不對。房屋褊窄,東西成堆,客多鋪少,無人奉陪。

高親顯戚,父老長輩,同誌朋友,兄弟姊妹。長夜未眠,通宵沒睡,接待不周,萬望恕罪。

略備薄酒道歉,敬請笑納三杯。

5.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