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親自去迎新娘叫親迎。迎娶之日,新郎具備迎親拜親貼及離去,親率車馬行人去女家。女家選人迎接,導之入室,略用茶點。新郎要行拜見嶽父嶽母乃至兄弟叔伯之禮,敬上煙、茶葉、糖果臨回家(即出客)前,要向嶽父嶽母告別。方可登程離去。
6.送嫁
女子出嫁之日,雖無過去謁祖設醮之禮,但臨出門之前,要祭拜祖宗,告別父母。畢,由一已婚之女做送嫁娘以及若幹女青年做陪伴,同新娘一起去男家,男家招待送嫁人禮儀甚周,住一宿而回。
(1)新娘化妝美容:
新娘的打扮,用色要鮮豔。我國傳統是紅色代表喜氣,在新娘的眼、頰、唇部適量塗抹紅色是能增添美感的,但是不能塗抹得太濃,要豔而不俗。
新娘化妝的步驟大體是這樣的:①搽粉底霜,一般采用粉紅色,給人以豔麗的感覺。②眼影膏選用略帶紫紅色的為好,雙眼皮的人畫在雙眼上,單眼皮的人從上睫毛根開始逐漸向上散開。③畫眼線要沿著眼睫毛邊緣勾畫,如上眼線的中部應向兩側方向漸漸由深到淡,凡眼珠黑的,眼線可畫深一些,眼珠淺的,底眼線可略淡。④畫麵頰紅,一般畫在外眼角的垂直下端的一隻手指距離處,頰紅的大小要依個人的臉型,臉大頰紅大,臉小則頰紅小。要注意抹勻,臉型和頰比例不要失調。⑤搽口紅,色彩可以豔一些,先用化妝筆畫出唇的輪廓,然後用口紅填滿,注意口紅輪廓要顯眼清晰,不要畫的滿紅大唇,顯得俗氣,搽後可用帶油滾珠口紅滾一下,使嘴唇明亮。
為了增加喜慶氣氛,新娘可以帶裝飾品,如耳環、頭飾、胸花等。另外,新娘的陪客也要美容一下,色彩上自然比新娘略淡一些,起到烘托陪襯作用,千萬不可喧賓奪主。
(2)新娘出嫁時神堂前祝詞(由司儀宣頌)
時維×年×月×日,昭告良辰
後裔×××,九叩
謹以香帛名茶不點之儀,感召告於
×氏堂上×代千金,位前而祝以文曰,伏以
曾府左昭右穆,留傳清白家風。昔承令裔不棄,黍列貴府床東。值茲結婚佳期,虔誠祝頌祖宗。
夫婦百年好合,今生今世無凶。今朝鸞鳳和鳴,他年子孫明聰。不為科技專家,但願功炳前空。
愧無厚儀陳獻,具詞略表寸衷。伏乞先靈有感,永報其樂融融。
請新貴人(閨中淑女)出閣。
拜請父母受揖(向父母行告別禮)諸親百客受揖(禮畢)。
良宵盛會送千金,佳期吉日配乘龍,弱女於歸離別去,永偕百年樂雍雍
謹祝
××年×月×日
(3)致謝親迎禮賓詞:
第一
禮上來賓們,倘駕動步行。來到我寒舍,招待欠殷勤。××珠聯姻,今朝是良辰。
婚嫁之子歸,親友來送迎。住居尚簡陋,招待不恭敬。席上無美味,淡酒表寸心。
田野村夫俗,言語欠文明。禮上及親友,海涵莫多心。嫁妝倘簡樸,隻因家道貧。
孬煙請收下,小禮欠恭敬。此次雖簡便,希望看舊情。禮上宰相肚,慢慢再補敬。
即刻回貴府,崎嶇路難行。相互關照好,小心又謹慎。行走要謙讓,言語講文明。
各位多保重,順利回府門。
第二
××兩姓良緣親,效法朱陳喜聯姻。寒門設宴筵貴客,紅梅歡笑迎禮賓。粗食箔味不爽口,魯酒毛柴難遂心。嫁妝菲薄令人笑,幾件家具太不行。敬請貴府多原諒,隻因寒舍家道貧。
聯姻必有百年期,以後將會再補敬。回轉途中言行慎,大樹新風講文明。諸君路上慢慢走,回到貴府報佳音。
(4)親迎禮賓答謝詞
良辰×月間,××結良緣。天上雙星喜,人間兩姓歡。玉龍齊歡舞,梅嶺迎嬋娟。親迎來貴府,
招待很周全。玉龍設筵宴,錦上把花添。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幹。對人很客氣,喜語笑開顏。欠意少拜望,貴府要海涵。喜看嫁妝好,樣樣都美觀。行嫁收拾好,鼓樂奏得歡。歡迎玉出閣,座馬早備鞍。之子於歸去,主人心放寬。今朝歡送詞,句句記心間。沿途自小心,謹慎不亂言。
打擾東道主,辭別眾客官。朱門前申謝,謝後作再見。
7.娶媳酒席禮儀
(1)男酒頭天晚上告步酒席(知客司言)
親朋高升請落座,餘下替主把話說,主家×子鸞鳳喜,多承紅葉來撮合,叔伯嬸娘同哥嫂,姑舅姨表與外婆,左鄰右舍與團轉,還有同誌和同學,賞駕動步臨寒舍,接待不周欠恭恪,在此主家示謝意,淡酒十酙莫退卻。
(2)男酒正席:
高朋滿座,勝友如雲,一方啟動,難以表明,主家今日,為了禮成,操勞紅葉,引線穿針,更有大親,玉趾光臨,滿堂妝奩,昌盛富榮,更有列戚,四門尊親,多承賞駕,厚禮重情,主無別敬,菲酌是承,奉敬魯水,六合杯巡,借動壺仙,幹飲明斟,主人在此,二禮謝情。
8.拜堂
結婚之日,新郎新娘舉行拜堂儀式,一般在男家舉行(若是男從嫁,則在女家舉行)。先備菜肴香燭於堂中。待新娘至新郎堂前門外迎之,同步入堂中,向內立,同拜祖宗,飲交杯酒,即行合巹之禮也。拜畢,扶新者(女侍客)扶(或帶)新娘入洞房。
有的地方,拜堂時有點燭者作點燭頌。並念點燭詞:龍燭輝煌,光照華堂,玉人交拜,家庭興旺,白發齊眉,五世其昌……
附:拜堂祝詞
天開地辟,便有人倫。男婚女嫁,為了子評。文定納采,周禮告誠。夫婦下拜,四禮正行。
一拜天長地久,二拜地久天長,三拜夫婦同偕到老,四拜福壽永無疆,拜頌禮畢,轉擺宗堂
一拜喜成雙,二拜壽無疆,三拜蘭桂騰芳,四拜世代榮昌,拜頌祖宗禮畢,夫婦轉拜高堂(即父母)禮畢,夫婦請轉洞房(扶新者扶新娘入洞房),鳴炮,奏樂。
9.婚禮程序
(1)婚禮模式:婚禮是結婚的禮儀。婚禮是中華民族古籍文化的寶貴遺產,沿襲至今。
我國是禮儀之邦,尤其強調婚禮。周禮規定的結婚禮儀為“六禮”,沿襲至今。即從求婚、訂婚到迎親的六道程序:①納采;②問名;③納吉;④納征;⑤請期;⑥親迎,作為締結婚姻關係行為規範的六禮,現各地都在逐漸廢除不必要的繁瑣禮儀。
傳統模式:這種婚禮儀式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例如請“陰陽先生”掐算“黃道吉日”、拜天地、拜祖宗等等,數不清的繁禮縟節。
進行婚禮儀式後要大擺宴席。“喜事不搞的像個樣子,一來對不住自己,二來怕別人瞧不起。”有些地方一次婚禮就要擺上幾十桌甚至一二百桌,客不厭多,禮不厭繁,不醉不散。有的新婚宴席要連續吃喝數日。一些地區流傳著“新婚三日無大小,進了洞房鬧通宵”的舊習。前來鬧洞房的人們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捉弄新郎、新娘。一些賓客借酒撒瘋,肆意胡鬧,低級下流,往往鬧得不歡而散,甚至鬧出事,造成民事糾紛或刑事案件等。
現代模式:隨著社會進步,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大青年選擇的婚禮形式逐漸趨於文明、節儉、輕鬆、愉快,富有意義,令人回味。
(2)綜合式集體婚禮模式:
來賓就坐,宣布婚禮開始;新郎新娘雙雙在歡快的樂曲和熱烈的掌聲中並肩入場;介紹新婚夫婦、證婚人和來賓姓名;主婚人、證婚人分別致祝詞;新婚夫婦向父母鞠躬、懇拜養育之恩,感謝老師教育之恩,答謝親友、同事、領導關懷之情;向新婚夫婦贈送紀念品;新婚夫婦互贈紀念品;父母、領導和知名人士致賀詞;新婚夫婦向客人敬酒、敬糖、致答謝詞;最後,舉行舞會、放映電影或文藝演出活動等。
(3)新式婚禮基本程序(適合單位、城鎮中午請客婚禮用;鄉村晚餐後婚禮用):
①結婚典禮開始。②新郎新娘和來賓入席就位。③向新郎新娘獻花。④鳴炮,奏樂。
⑤證婚人宣讀結婚證書。⑥主婚人致詞。⑦介紹人致詞。⑧父母親致詞。⑨來賓致詞。⑩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證婚人、介紹人及來賓三鞠躬。○11新郎新娘向父母親三鞠躬。○12新郎新娘互行鞠躬禮。○13新郎新娘交換禮物。○14向新郎新娘鮮花。○15新郎新娘談戀愛經過。○16新郎新娘表演節目。○17新郎新娘入洞房。○18鳴炮、奏樂。○19禮成開宴。○20歌舞隊表演節目。
(4)婚禮上有關人員的確定:
婚禮是十分熱鬧的場麵,來的客人多,需要招呼應酬的事多,所以必須事先準備好各司其職的有關人員,否則到時候不但會搞得手忙腳亂,更嚴重的是可能會得罪客人,產生摩擦,造成喜事不喜,甚至會造成某些事先難以預料到的後果。在這種準備之中,除了各種負責招待客人的人員之外,特別重要的是要事先確定一下人員:
主婚人,一般是由德高望重的長輩、單位領導或家長擔任。
證婚人,一般是由兩位新人的介紹人或親朋好友擔任,也可以隻設主婚人或隻設證婚人。
婚禮的司儀,這是整個婚禮中最重要的人員,因為他要做好準備隨機應變的處理各種可能出現的事先未預料的情況,所以要找與雙方家庭都比較熟悉而又頭腦靈活、文化水平高、口才好、應變能力強的親友擔任。
伴郎與伴娘,現在又稱為儐相,這一般都是由新人的未婚的好朋友或未婚的表弟、表妹、兄弟、妹妹擔任,要注意選擇儀表較佳者或身材適當者,否則會有損新人的形象。
禮物登記與紀念品發放的負責人,攝影或攝像,樂隊或音響設備負責人,茶水與婚宴的負責人,用於臨時用途的汽車司機,等等。
(5)婚禮文書的準備:
舉行婚禮,賓客致詞,可從不同角度,亦莊亦諧,寓理含趣,以祝願新郎新娘婚後幸福美滿的語詞,以增添婚禮歡樂熱烈氣氛。
在婚禮上需要準備的講話稿應根據各家的情況不同,大約有以下一些:主婚人致詞、證婚人或介紹人致詞、來賓代表致詞、新人代表的答謝詞、擔任司儀的人的引導詞等。所有這些致詞都應當遵循以下的特點:一是要簡明扼要;二是要突出喜事氣氛。根據需要,特編寫了一組婚禮上的致詞,以供辦喜事的人家參考。
主婚人:現在的新式婚禮,主婚人一般都由新人的家長代表或工作單位的領導擔任,所以這裏介紹了不同身份的主婚人的兩種致詞。
①,各位來賓,各位親友:
今天,我們的孩子在這裏舉行婚禮,作為家長,我們在十分高興的同時,首先要祝福我們的孩子,他們今天的生活比我們年輕時幸福多了,希望他們能珍惜今天的幸福,並要更加努力的學習與工作去創造更加幸福的未來。同時我們要萬分感謝各位來賓和親友的光臨,並希望各位在今後能對我們的孩子給以更多的指教和幫助。請各位今天能過得愉快、玩得盡興。如有招待不周之處,還望各位多多包涵。最後,祝各位健康、愉快!
②,幸福的新人,你們好!各位朋友,你們好!
我十分高興地接受新郎和新娘以及他們的家長的邀請,在這裏為幸福的新人主持婚禮。在這裏我要代表兩位新人所在的單位向新人表示最衷心的祝賀,祝賀他們幸福美滿,地久天長。同時我還代表兩位新人的雙方家長,感謝所有來賓的光臨,祝大家合家康樂,萬事如意。
最後,作為新人所在單位的一員,我還要以同事加朋友的身份對新人提兩點希望:一是希望你們在結婚之後,互敬互愛,互相幫助,把自己的工作與學習比過去搞得更好。二是希望你們不要忘記黨的號召,自覺地實行計劃生育。
最後,再一次祝大家健康快樂、萬事如意!
今天的年輕人舉行婚禮時,有的要請證婚人,有的不請證婚人。但是,隻要是曾經有介紹人的,則一定要請介紹人講話。這裏就是介紹一種作為介紹人身份的證婚人的致詞:
幸福的新郎和新娘,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大家好!
今天是某先生和某某小姐新婚誌慶、百年好合的大喜日子。作為他們二位喜結良緣的介紹人,我感到萬分高興、萬分的榮幸。這是因為,以來看到了我原來所做的一點點好事如今竟成了一件大大的喜事;二來看到了他們兩人的郎才女貌、幸福美滿,婚事又辦的熱熱鬧鬧、紅紅火火。作為介紹人,我的任務早就完成了。但是我很願意做這個幸福的小家庭永遠的朋友,看著他們的小日子過的愈來愈好,看著他們健康的小寶寶早日出世,看著他們比翼雙飛,百年偕老。……
父母親致謝詞:
各位來賓、各位親友、女士們、先生們:
時逢佳期喜臨門,月圓伉儷眾親迎,此時高朋滿堂座,蓬門生輝耀祥呈。人生禮儀有四大,婚姻之事為上乘,百年佳偶今轉和,萬載良緣此日成。一朝喜結千年愛,百歲不移半寸心,喜今日心心相印,望來年寶寶逗人。龍引鳳凰歸內閣,鳳生龍穴跳龍門,熊夢入懷錦後裔,雞鳴公警奮前程。尊老愛幼樹新風,家庭和睦鄰裏親,蓬門有幸三星燦,迎來賓客大駕臨。
良辰盛會主賓歡,良辰魯酒宴嘉賓,不成恭敬欠禮節,粗肴宴客愧吾心。淡酒款親情不淡,輕煙待友意非輕,話到投機言有味,鞠躬致謝把禮行。
祝各位來賓健康愉快!萬事如意!
婚禮上的來賓一般都是由新人的好朋友、老同學之類的同輩人擔任的,所以在致詞時可以較為輕鬆一點,活潑一點。
漂亮的新娘和英俊的新郎,各位長輩,各位來賓:
我和我的夥伴們以萬分興奮的心情來參加我們最好的朋友××和××的婚禮,在這紅燭高照、喜樂齊鳴的最美好的時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今天前來參加婚禮的全體來賓,也代表因事未能親自前來參加婚禮的朋友們,對新郎和新娘的喜結良緣表示最真誠的祝賀,祝賀你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的到來,祝賀你們從今以後就不再是不快樂的單身漢,而是最快樂的恩愛小夫妻。當然,在祝福的同時,我們也得給二位一點忠告,請不要完全沉迷在新婚的幸福中而忘記了過去的老朋友,而應當把你們無比的幸福也分一點給過去的朋友們,特別是要盡力幫助那幾位還在單身漢的苦海中尋覓的人脫離苦海,讓他們也能盡快的和你們一樣享受到新婚的快樂……
新人代表的答謝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長輩、各位親友、各位哥們兒姐妹:
萬分感謝你們今天前來參加我們的婚禮,感謝你們剛才在熱情的講話中對我們的祝福和指教,我們將永遠記得大家今天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我們還很年輕,還很不懂事,很不成熟,在今後的生活中,肯定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所以我們衷心的希望今後能繼續得到大家的關心和幫助。由於我們沒有經驗,今天在接待中肯定會有種種不周之處,還得請大家原諒。
為了表示我們倆和我們的家長對大家以為感謝的心意,今天準備了一點很拿不出手的粗茶淡飯和一點薄酒請大家賞光。如果各位能夠在今天開懷暢飲的話,那將是我們今天最高興的事情了。
好了,再一次對大家的光臨表示衷心的感謝。
請大家入席,我們倆將給各位一一敬酒。
附:新婚致詞(司儀引導詞)
伴著陣陣鞭炮聲,迎著拂麵而來的春風,你倆戴著“新郎”、“新娘”的桂冠,翻開了生活中新的一頁。美滿幸福這是大家對你們的祝願,也是你們追求的目標。如今,你們沉浸在愛情的旋渦中,走上了充滿和諧快樂的坦途,鑒此,我真誠的斟上純酒一杯,衷心的祝願你們幸福美滿、白頭偕老。
來賓致詞:
新郎、新娘,各位來賓:
據我所知,新郎屬馬新娘屬狗,他們二人近日結為伴侶,這真是:
屬馬的,工作學習幹勁大;屬狗的,什麼困難都不怕;妙就妙在,如今馬狗不相鬥,恩恩愛愛,早就親的像一家。
恭喜二位:正逢佳辰結良緣,相敬如賓至白發。
衷心祝賀:同心同德同誌向,同床同枕同羅帳;齊心協力創新業,早日開出芝蘭花。
婚禮撒帳詞(司儀引導詞)
洞房花燭,春光似錦。婚姻美滿,愛情純真。喜事新辦,推陳出新。鴛鴦比翼,佳偶自成。
兩心相印,靈魂聯盟。白頭偕老,相敬如賓。尊老愛幼,和睦四鄰。計劃生育,牢記在心。
生女如風,生兒龍騰。精心培育,人才早成。貴府生輝,喜氣臨門。新婚夫婦,永樂祥呈。
(撒帳之後新郎、新娘攜手入洞房)
10.新婚鬧洞房
鬧洞房這一習俗,從古到今,一直沿襲,早在漢代就已經十分流行,當時叫做“戲婦”,連皇親國戚也會參加。古代的鬧洞房和今天的鬧洞房實際上變化不大,就是新人的親戚朋友在新人的洞房之中和新人一起熱鬧熱鬧,可以和新人開玩笑,可以讓新人表演一些節目,讓大家都高興高興。也可將婚禮程序安排在晚飯之後舉行。並請女方(上親客)一道參加婚禮,有這樣一個有親朋好友鬧房的過程,以增加熱鬧與歡樂的氣氛,使新人盡可能的減少生澀感,盡快的進入小夫妻應當進入的親熱狀態。所以至今民間還有“鬧喜鬧喜,越鬧越喜”,“不鬧不發,越鬧越發”,“新婚三日無大小”的說法。
附:鬧洞房祝詞(知客司言)
鬧新房來鬧新房,新娘房內好嫁妝,兩邊金箱與玉籠,中間擺的八寶床。
八寶床上鋪錦被,床上掛起羅紋帳。龍鳳枕頭配成對,鴛鴦夫妻結成雙。
良辰美酒配佳偶,來年定生好兒郎。新郎新娘慢上床,我們特來鬧洞房。
11.初夜
初夜是指結婚後初次迎接的第一夜。即完成了婚禮,一切的祝福之詞終了之後,男女在周圍的公認下共同度過的夜。此外,初次的性交稱為“初經驗”,但別於“性經驗”。
初夜也好,初經驗也好,男性單行大多是站在主導的立場,而女性站在被動的立場接受了勃起的陰莖。接受那名叫陰莖的“愛”。因此,男性負有在以後使此愛開花之責任。
如果將此表現於精神分析學上,則是由於男性攻擊性相對之女性的受容性所構成,其根源則為虐待性及被虐待性。
在這種條件下,初夜中的女性當然會表現出“會不會痛呢”“好可怕”等對於未經驗過的世界的一種不安現象。
男性攻擊性的愛情與女性害怕卻又渴望的被虐待性的愛情相結合,即成為初夜。
12.答謝禮儀
(1)男家向上親客人致謝酒(男家知客司言)
紅葉押禮,書館陪賓,貴府尊親,彬彬斯文,山遙路遠,多受風塵,新郎在此,二禮拜謁,略備薄魯,來把路接,酒敬六斟,恭候專切。
(2)女家上親客人回謝酒
第一
年輕德薄,不曉事物,禮貌荒疏,冒踵貴府,何勞主家,迎風接路,酒已多杯,請主回步。
第二
自從昨日來貴府,主人對客實周全。貴府高門氣度宏,喜氣洋溢多孝賢。府上盡是君子鳳,名譽果然不虛傳。招待應酬不尋常,對人口甜心也甜。高山大鼓名揚遠,德高望重四方傳。
但我來人知識淺,對人禮節很玄虛。大人莫與小人見,還望貴府多海涵。昨夜今辰來人眾,寒暄吵鬧添麻煩。兩親聯姻是一家,多承關照不忌嫌。我向貴府道個謝,三月桃花謝滿園。
(3)歡送上親客人回程
××兩姓,亦效秦晉,喜結良緣,兩家聯姻。值此良辰,前來送親,不辭路遙,有勞貴賓。
應酬不周,招待不遜,淡酒薄茶,很不恭敬。令親諒解,無賴家貧,田野村夫,不懂文明。
言語粗獷,實望原情,賓客慢走,順臨府門。
(4)新郎新娘答謝媒人詞(知客司言)
第一
介紹人嚐駕動步費心弦,多承謝柯人穿針又引線。××兩家已接秦晉之好,全靠月下二老牽針引線。
三番五次兩家東來西往,費盡唇舌嫌腿短腳板翻。今略備薄禮望你請收下,不成恭敬還望二老海涵。
蓬門今始常為貴人大開,預祝二老青春永駐,再增壽三年。
第二
承蒙大媒仙,與我說良緣,費盡你的心,千裏把線牽。二姓你說合,往來把言傳,憑你三寸舌,取方能說圓。為了成全美,腳板都跑翻,跋山又涉水,確實受風寒。為我終身事,你很費心弦,謝你一封糖,吃了壽延長。謝你一壺酒,壽緣高北鬥,謝你一刀肉,吃了添福壽。謝你一雙鞋,穿上腳勁來,謝你幾吊線,發菜萬萬年。
(5)媒人致謝詞:
鄙人無禮闖貴府,夕陽西下遠隔屋。隻為兒女終身事,牽針引線是該做。隻願婚後百年好,早生貴子早享福。多謝貴府厚重禮,我不客氣裝糊塗。今借高門住一宿,明朝依然轉回途。
轉的快來發的快,收得多來你是福。明年生個胖崽兒,長大定會有官做。媒人是張爛皮嘴,這家走來那家屋。糯米心腸無人曉,撮合姻緣添個福。當仁不讓不客氣,桑樹下麵來壩鋪。
注:桑樹下麵來壩鋪——守蠶(手饞)!
13.後續禮儀
洞房花燭之夜,婚禮就算完成了。不過,如果是在古代卻還有不少婚禮後的後續禮儀。一是因為,舊時的習俗是在迎娶之夜新娘子才第一次來到男家,才與男方的人見麵,彼此間不要說熟悉,連認識都不可能。可是,新娘子一下子就成了家庭中的成員,就必須有一個逐步熟悉的過程,所以,過去在新婚的第二天,新娘子是不能睡懶覺的,必須一早起來,拜見公婆,並與丈夫全家見麵,行“成婦”禮,民間一般叫“拜三代”。“認大小”。在婚後的第三天,新娘子必須下廚房做飯,伺候公婆,叫做試“試廚”,這以後還要丈夫家的家廟和祖墳祭奉祖先,即所謂的“廟見”和“喜墳”。從此之後,新娘子才能成為丈夫家的正式成員。由於今天的情況不同,絕大多數的新人在結婚之前,新娘子早就和新郎的一家熟悉了,所以這一些禮儀也就沒有任何存在或改頭換麵的必要了。但有一條還是存在的,就是“回門”。
14.回門
所謂回門,古代叫做“歸寧”。就是在新婚之後的第四天,新郎必須隨著新娘一道回到新娘家去,新郎拜見嶽父嶽母,行“成婿”禮,與嶽父家的親人見麵,也要叩拜尊長,即認大小。照例,嶽父家也要大宴賓客,女家待婿禮儀甚周,有如新郎家的婚宴。在今天,我國各地一般都保留了新婚之後新郎隨新娘一道在四天之內回門的習俗,一來是新郎必須對嶽父嶽母表示拜謝;二來是新娘表示出家之後不能忘掉父母;三來也為了新郎熟悉嶽父家的親戚,起一點認大小的作用。
15.結婚周年紀念日的雅稱
無論是誰,隻要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伴侶,過著幸福的生活,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結婚紀念日——最高興的那一天。結婚後,仍需不斷加深夫婦的感情,精心培育愛情花朵,舉辦各種結婚周年紀念活動,特別是在周年逢十的時候,更有較為隆重的慶祝,作為愛情生活年輪的重要紀念,讓愛情充滿無限活力。牢記它,一年以後,直至80年以後……
民間,結婚紀念日有著最美好的含義和一定的稱呼。
第一年:稱為紙婚,喻為最初結合薄如紙。
第二年:稱為棉婚,像楊樹葉子一樣飄動。
第三年:稱為皮革婚,意為這時的婚姻有韌性。
第四年:稱為絲婚,有的地方叫絹婚、果婚,意為緊緊地纏住了。
第五年:稱為木婚,已經強化起來了。
第六年:稱為鐵婚,夫妻感情牢固如鐵。
第七年:稱為銅婚,比鐵更堅韌,且不易生鏽。
第八年:稱為陶器婚,如陶器堅硬美麗。
第九年:稱為柳婚,像垂柳一樣,風吹雨打不會折。
第十年:稱為錫婚,錫器柔韌,不易跌破。
第十一年:稱為鋼婚,不會生鏽,比鐵更加堅硬。
第十二年:鏈婚,像鏈條一樣,緊扣連鎖。
第十三年:花邊婚,不但堅韌,並且很美。
第十四年:象牙婚,時間越久,越晶瑩美麗。
第十五年:水晶婚,透明清澈而光彩奪目。
第二十年:瓷婚,光滑無暇,但需不讓他跌地。
第二十五年:銀婚,已有恒久價值,婚後第一個大慶典。
第三十年:珍珠婚,像珍珠般的渾圓、美麗和珍貴,使人豔羨。
第三十五年:珊瑚婚,嫣紅而寶貴,更有聲色。
第四十年:紅寶石婚,名貴難得。
第四十五年:藍寶石婚,比紅寶石婚更名貴更值錢。
第五十年:金婚,這是夫婦的第二個大慶典,應比銀婚盛大隆重。
第五十五年:翡翠婚,如翡翠玉石,是無價之寶。
第六十年:鑽石婚,這是人生中極其珍貴奇罕的,亦為夫婦間隆重的慶典。這是少有的事情,並不是所有的人多年來都能保持著鍵入鑽石般永久的、牢固的家庭關係。丈夫與妻子的長壽,毫無疑問,與他們的相互幫助,幸福的婚姻有著密切的關係。
16.婚聯精選
辦喜事時要在新房貼上大紅的婚聯,這是我國多年來流行的傳統禮儀。用這種方式來增添大喜日子的氣氛。
婚聯的撰寫與張貼可以根據新房的具體情況來安排,可以根據新人的姓名、年齡、職業、愛好的具體特點,根據結婚的季節與地點等具體情況,撰寫最貼切的對聯作為婚聯。張貼時一定要懂得對聯的上聯與下聯的區別(最重要的區別在於上聯的最末一字是仄聲,也就是普通話的第三聲和第四聲:下聯的最末一字是平聲,也就是普通話的第一聲和第二聲),上聯應當貼在門的進門方向的右邊,下聯應當貼在門的進門方向的左邊,橫披(也叫橫批或橫額)當然是貼在門的上方。
下麵為大家推薦一些較好的通用的新式婚聯,供新婚人家選擇。
禮尚往來矣,喜鵲喜期報喜訊,愛情堅貞花正好,了卻爹娘心上事。
情當銘記之,新燕新春鬧新房,意氣相合月也圓,喜迎兒女意中人。
柳色映眉妝鏡曉,百年佳偶今轉合,喜今日心心相印,兩情魚水春作伴。
桃花照麵洞房春,萬載良緣此日成,望來年寶寶逗人,百年恩愛花常紅。
一朝喜結千年愛,龍引鳳凰歸內閣,座上飄香飄上座,酒滿能舒賓客意,大啟蓬門攀玉趾。
百歲不移半寸心,鳳生龍穴跳龍門,堂中賀喜賀中堂,興高盡表主人情,喜開繡閣嫁貧珠。
女兒此去成新婦,今朝同植合歡樹,鍾情滿飲交懷酒,道喜嘉賓請上座,翠帳飄香紅花並蒂。
喜事頻來報舊家,來日綻開如意花,含笑詠和愛情深,賀婚貴客赴佳筵,風拂柳紫燕雙飛春。
不願似鴛鴦嬉戲淺水,花好香千裏男婚女嫁,薄酒酬賓朋就圖熱鬧,送千金眾親友前來恭賀。
有誌像海燕搏擊長空,月圓照九洲地久天長,香煙敬戚友還說交情,招賢婿諸貴賓登門相迎。
缺材料廚師手藝巧薄也厚也,誌同道合海闊天空雙比翼,日麗風和伉儷同心山成玉。
少物資烹調技術高均之勻之,意深情厚月圓花好兩知心,月圓花好夫妻協力土變金。
攜手結伴侶眼角眉梢添喜色,歲道萬象更新滿院生輝辦喜事。
並肩話未來燈前月下有知音,春節三陽開泰合家歡慶宴嘉賓。
新婚禮滿門生輝多謝賓朋同賀,年近半百始為長子完婚了卻子評之願。
喜佳期舉堂含笑爭看鸞鳳齊飛,歲滿廿五方辦終身大事實現身後之樂。
婚聯的橫披,可以選擇如下一些:
永結同心,花好月圓,蓮開並蒂,之子於歸,珠聯璧合。
佳偶天成,比翼雙飛,琴瑟永好,福祿鴛鴦,皆大歡喜。
在婚聯中,最能讓新人滿意的是將新人的名字嵌入婚聯中,因為新人會將種嵌名聯永久保存,作為新婚的重要紀念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同誌可以學著編這樣的嵌名婚聯。
新郎名為和平,新娘名為群英,可用這樣一聯:
喜今日新婚以後齊心建國為和平
原將來領獎會上兩朵紅花賀群英
新郎名為國光,新娘名為世玉,可用這樣一聯:
國有賢才扶世運
光搖燭影看玉人
新郎名為林生,新娘名為誌珍,可用這樣一聯:
林深草茂生成佳偶今如願
誌同道合珍惜春光大有秋
新郎名為有璋,新娘名為可文,可用這樣一聯:
可以觀可以興文筆生花寫成一部愛情史
有此男有此女璋圭同品結合三生幸福緣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斷提高,文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除了有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之外,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正在逐漸加大。所以,在選寫婚聯時,應根據新人角度編寫,以增加雅興。
賀春日新婚:
春花繡出鴛鴦譜,大地飄香,蜂忙蝶戲相為伴;
夜月香斟琥珀杯,人間春滿,燕舞鶯歌總是雙。
合巹逢春月,鸞生鎖竹葉,天上雙星並,輕寒融繡色
芳菲鬥麗華,鳳管合嬌花,人間兩玉誇,從此頌宜家
賀夏日新婚:
炎暑鎖金金屋現,梔子結同心,喜向簾前喚鸚鵡;
荷花吐玉玉人來,蓮花開並蒂,笑看池畔宿鴛鴦。
自從香肢透簾煙,道韞新詞傳柳絮,紅潮鏡底初生輝,浴罷蘭湯雙影歸
待得薰風拂翠細,晉秦密意報榴箋,彩媵釩頭欲渡坤,月明高閣映嬋娟
賀秋日新婚:
秋色平分佳節夜,銀漢新秋,金閨佳偶;
月華常照美人妝,人間巧節,天上佳期。
四時秋獨好,明月銀河渡,藍田種壁夜,人鑒輝雙舒
今夕更如何,燈花繡閣舒,京兆畫眉初,相將挽車鹿
賀冬日新婚:
點額新妝,香飄梅嶺;節近新年,絲牽歲暮;
同心佳偶,喜溢蘭闈。締成佳偶,玉種藍田。
蠟炬迎鸞鳳,錦幃諢似畫,寶琴彈連裏,朝來描翠黛
笙歌夾路看,繡幕不知寒,金尊號合歡,喜色上眉端
新人春節期間結婚:
賀新春新人譜新曲,春節喜聯姻,良日良辰良偶;
慶佳節佳話聯佳音,歲朝欣合巹,佳男佳女佳緣。
新人國慶節前後結婚:
婚慶喜迎國慶節,國慶新婚重重見喜
桂花偏惹菊花香,年豐人壽歲歲呈祥
新人在政府部門工作:
治平原自齊家始,堂上鳴琴留政績
誌業當效報國多,房中鼓瑟締良緣
新人是在農村種田
久勤耕作事農圃,琴瑟永調,月圓花好;
新有室家長子孫,家風不改,女織男耕。
新人在工商企業工作:
純真情愛千梭織,女誠英賢,譽盈巾幗;
美滿姻緣一線牽,男若俊傑,才過陶朱。
新人是軍人:
營房曲奏軍中樂,今朝洞房,共照邊疆一輪明月;
甲帳盟成花下緣,明日崗哨,常懷家鄉並蒂蓮花。
既要祝賀新婚,又要宣傳計劃生育:
男女同栽連理樹,利國利民,是男是女生一個;
夫妻共育一枝花,相親相愛,同心同德繡三春。
七字聯:
二姓聰明成大禮,幸有良辰迎淑女,萬裏雲天看比翼,百年偕老樂長春
千樹悟碧鳳雙棲,愧無旨酒宴嘉賓,友情培植常青樹,長天歡翔比翼鳥
雙飛黃鸝鳴翠柳,恩愛催開幸福花,大地喜結連理枝,並蒂紅蓮映碧波
正是鶯歌燕舞日,玉鏡人間結合壁,玉樹風前誇並倚,恰逢花好月圓時
銀河天上渡雙星,繡帷月裏看雙飛,雙飛燕燕燕雙飛,桃紅柳綠幸福時
花好月圓欣喜日,萬載良緣此日成,合歡花花花歡合,百年佳偶今朝合
兩情魚水春做伴,杯交玉液飛鸚鵡,金屋春濃花馥鬱,百年因愛花常紅
樂奏瑤笙引鳳凰,瓊樓夜永月團圓,和睦門庭風光好,金雞昂首祝婚禮
愛情紅花開四季,恩愛夫妻幸福長,喜鵲登梅報佳音,姻緣美果甜百年
愛情堅貞花正好,鸞鳳和鳴昌百世,海闊天空雙比翼,意氣相投月常圓
情深深知深深情,月圓花好兩知心,情歌喚醒水中月,鸞鳳雙棲桃花岸
愛長長得長長愛,喜酒澆開庭前花,鶯燕對舞豔陽天,鴛鴦合好慶三春
八字聯·九字聯
日麗風和門庭有喜,白首齊眉鴛鴦比翼,愛情純真月圓花好,
月圓花好家室鹹宜,青陽啟瑞桃李同心,目標遠大地久天長
兩門多喜兩家多福,美滿婚姻情深意重,春暖花開彩鸞對舞
一對新人一代新風,和睦家庭地久天長,風和日麗紅杏添妝
忠貞育愛情愛情純真,同心同德結成同心伴,同誌道合配成好伴侶
勤儉締幸福幸福蜜甜,新郎新娘譜寫新篇章,齊心協力建設新樂園
在張貼婚聯時,還要在門窗上張貼大紅的雙喜字,這是任何新家庭都一定要辦的。並在婚禮的很多場合和實物貼小的雙喜字。這樣就可以增強大喜日子的歡樂氣氛。
(五)壽誕禮儀
中國人目前的壽誕(生日)禮儀已經完全西化了,除了吃蛋糕、吹蠟燭,就是唱生日歌(外語,法語)。中國是文明古國,民俗禮儀很多,壽誕禮儀也是很隆重的。即是中國人,不妨仿效中國民俗壽誕方式祝壽,更切合禮體。
編者言:“生辰之期母之難,此日當忌孝為先,閉門靜思哺育苦,差前錯後慶壽誕。”自己的生日是母親的難日,每逢生日,應閉門謝客,並禁食一天,第二天(或提前一天)再大宴賓客慶賀生日。
壽誕禮儀的基礎,是我國傳統獨特的人生信仰。我國古代有所謂“五福”,講的是五種人生理想,民間的說法是福、祿、壽、喜、財。古籍的說法略有不同,壽排在五福之首。五福:一曰壽,二曰福,三曰康寧,四曰彼好德、五曰考終命。不僅壽居首位,而且其他幾福也多與此有關,比如康寧,考終命。古人解釋,考終命為“皆生較好以至老也”,與此有一定的關係。可見,人的一生,壽是至關重要的。正是基於上述觀念,從而構成了我國傳統壽誕禮俗的豐富畫卷。祝壽的目的,是祝福老人長壽綿綿。
1.壽誕常識:
壽誕日是一個人來到人世間的紀念日,人誕生的那一天為“生日”,即“壽誕”,民間叫“壽辰”。生日是人生旅途的起點,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因此,人們習慣於在生日這一天舉行慶賀活動,是謂“過生日”、“做壽”。因年齡身份不同,“做壽”規模也各異。一般而言,四十歲以上,逢十的大壽比較重要,不同一般規模。祝壽時,親朋好友要為壽星準備壽幛、壽燭、壽桃、壽麵等。四十歲以上多以壽桃、壽麵為禮。本家還要外加白糖2500克。若未滿四十歲的還要送些饅頭、切麵之類。十歲、二十歲隻用切麵。壽桃被視為仙桃,八百年結果一次,麵條取其綿長。壽聯、壽幛均書吉慶祝賀詞語。隆重者做壽,設壽堂,擺壽燭,張燈結彩。壽堂香案上,陳列壽桃、八仙人等。壽翁坐在正位,接受親友、晚輩祝賀、叩拜。儀式完畢。共吃壽宴。壽燭要紅色,中堂有大壽福,拜壽禮由主持者喊禮。輩分不同,拜禮也有區別。平輩一揖,子侄孫輩四拜,有的還要以壽盤盛熟雞蛋四枚或棗湯一碗奉於壽者。除壽日拜賀外,還有壽日之前拜者,為預祝;壽日之後拜壽,叫補祝。
另外還有為已故父母做壽的,此謂之“冥壽”。到那一天,孫子著彩服,在家設禮堂,同宗族人、親戚朋友也紛紛前來祝賀。條件好的,還有以演戲來慶賀的。
(1)祝壽的稱呼:
古代對祝壽有一些專門的稱呼,今天仍然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著。
首先是對男性和女性的祝壽有不同的稱呼,男性稱為“椿壽”,女性稱為“萱壽”。這種稱呼當然是有一定的來源的。在我國重要古籍《莊子·逍遙遊》中有這樣一段話:“上古有在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這本來是指極為長春的椿樹,於是後人就把這種長壽的椿樹用作為長壽之人的代稱。凡是為朋友的父親祝壽、為父輩的男性祝壽乃至一切的男性的祝壽,都可以叫做“椿壽”。萱,就是萱草,又寫做諼草,萱草的花蕾今天已經被人們作為一種蔬菜,就是金針菜,又叫做黃花或黃花菜。萱草是一種忘憂草,如果咱在母親住所居室外就可以令人忘憂。所以此後人們就把母親稱之為“萱堂”,或簡稱為“萱”。對父母則合稱為“椿萱”。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所以為母親祝壽就叫做“萱壽”,凡是為朋友母親祝壽、為母輩的女性祝壽乃至為一切的女性祝壽,都可以叫做“萱壽”。
其次是由於古人對不同的年齡段有特定的稱謂,這些稱謂至今仍然在人們的口中或筆下使用,我們應當有所了解。
二十歲稱為“弱冠”,弱是年少,冠是帽子。古時男子在二十歲以前為未成年人,頭發不用修飾,可以不戴帽子。二十歲為男子成年,要舉行成年禮,就是冠禮,在冠禮上才正式戴上按身份等級應當戴的帽子。所以從此以後,就把男子成年的二十歲叫做“弱冠”。
三十歲稱為“而立”或“而立之年”。孔子曰:“吾十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所謂“而立”,就是說已經能夠在社會上自立了。
四十歲稱為“不惑”或“不惑之年”,也是來源於上述的孔夫子的話。
五十歲稱為“知命”或“知命之年”,也是來源於上述的孔夫子的話。
六十歲稱為“耳順”或“耳順之年”,或“花甲之年”。
七十歲稱為“古稀”或“古稀之年”。這是來源於大詩人杜甫著名詩作《曲江》中的詩句:“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古人的平均壽命不如今人長,正如杜甫所說,是“人生七十古來稀”,八十、九十歲的老人更為罕見,對這種極為罕見的老人,在古籍中即可以稱為“耋(音爹)”,也通稱為“耄耋”或“耄耋之年”。
百歲稱為“期頤”,這來源於《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期是期望,頤是養。就是說,人要活一百年,那是在期望之中的最高壽命,到了這種歲數的老人,在各方麵都要由人保養起來。後人就以“期頤”作為百歲老人的代稱。
在關於祝壽的稱呼中,還有兩個專門的稱呼:七十七歲被稱為“喜壽”,因為喜字的行書,和七十七這三個字很相近;八十八歲被稱為“米壽”,因為把米字拆開,上麵兩點像個八字,中間是個十字,下麵又是一個八字,合起來就是八十八。
了解上麵這些知識是有必要的,因為作為一種多年來的傳統習俗的長期影響,在各種祝壽的文字中至今還經常使用著這些代稱。
(2)壽柬:
壽誕時請客要寫壽柬,壽柬是專門用於邀請親友們前來參加自己或自己長輩壽辰的請貼。民間一般是五十周歲及五十周歲以上的長輩,逢整十的生日舉辦壽禮、壽筵時,才使用壽柬。壽柬的格式和寫法除了按請柬的要求之外,尚有一些固定的用語,如父親稱“家嚴”,母親稱“家慈”,男子生日稱“懸孤”,女子生日稱“設悅”。多數是晚輩為父母親祝壽發出壽柬,兒子自稱“承慶子”,若有祖父母在,則自稱“重慶子”。款式上有橫排與豎排兩種。
父母雙壽的請酒壽柬,父親或母親單壽的請酒壽柬
×月×日家嚴慈七秩雙壽備薄筵
敬請
×府孝慈校座,玉賜
×××頓首
×年×月×日×月×日為家,嚴(慈)八旬晉一榮潔治薄酌
奉候
×府××老師,駕臨指導
愚門生×××鞠躬
×月×日
壽者本人發出的請酒壽柬,下麵一例是橫排式,邀請的是客人全家,既參加舞會,又赴宴:
請柬
×××先生:
×月×日是我的六十歲生日,適逢聖誕佳節。故擬趁機與親友歡聚,特於當日下
午×時在本市××舞廳舉行聖誕生日舞會,並於×時備有酒宴款待。
恭請攜眷
×××鞠躬
×年×月×日
信函式壽柬均采用通行的橫寫式,也有晚輩發出的和壽者本人發出的兩種。
2.壽禮的籌劃:
(1)壽堂布置:
壽堂就是給壽星拜壽的廳堂。在籌劃拜禮,特別是布置壽堂時,要特別注意“壽”字,就好比在婚禮中要注重和突出雙喜字一樣。例如,在大門和二門上可以貼較小一點的壽字,在其他有關的器物上可以貼上更小的壽字,在壽堂的正中,可以掛一個很大的壽字圖。
當然壽圖有多種多樣,比如有百壽圖、八仙慶壽圖、五福捧壽圖、鹿鶴同春圖等。如給老翁祝壽,可掛南極仙翁之類的壽圖,如果是給壽婆祝壽,就掛瑤池王母圖,麻姑獻壽圖。以上壽圖,最好是裝裱成壽幛,方便於懸掛。
在正麵的牆壁之下,必須擺上一張禮案,案桌上擺放祝壽用的壽桃、壽糕、壽麵以及鮮花、水果之類。還要點上一對大紅的壽燭,切忌點香,因為香是祭奠死者用的。
在壽堂的兩邊,主要是擺放客人坐的椅子,但在壽堂的一角應放一張較大的桌子,用以專門陳列客人送來的壽禮。壽堂兩邊的牆上,應當掛上專門為祝壽而準備的壽聯、壽幛。
(2)壽禮:
參加別人的祝壽活動,給自己的長輩、老師、親朋祝壽,最主要的準備是考慮送什麼禮物,也就是壽禮。當自己到了祝壽的地方之後,基本上就是按人家的安排參加拜壽、上壽、吃宴了。
壽禮的準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
最重要的是在祝壽的專用禮品,諸如壽桃、壽麵、壽燭、壽糕、壽幛等。
其次是根據壽星的具體需要和愛好而選擇的滋補藥品、滋補食品、煙酒、衣物、手杖等。在送衣服時,過去很多地方的傳統習慣是要送絲綢衣服,因為這寓意著有如抽不斷的蠶絲一般的長壽綿綿。
在送上壽禮的同時,還可以送上花藍或鮮花,用以增加壽禮的氣氛。並且,在送上的各種壽禮時,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當用紅色的紙張、綢緞包好,外麵還應當寫上賀詞,如“壽比南山”、“人壽年豐”、“康樂益壽”、“福高壽永”之類的語句,以示祝賀。同時最好加上上下款。例如:
恭賀嶽父大人六旬大壽
花,甲,重,新
婿×××敬賀省三吾師七秩壽誕
靈,椿,永,茂
學生×××恭賀
(3)暖壽:
就是在給壽星祝壽的前一天,壽星的女兒和女婿帶著禮品回到娘家看望壽星,和家人一起共進晚宴,全家熱熱鬧鬧,並對第二天的祝壽禮儀進行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所以叫做暖壽。這包含兩層意義:一是好比在正式的禮儀活動之前先讓壽星暖暖身子,心情輕鬆愉快;二是由於這是純粹的家宴,是在一家老小溫暖的氣氛之中進行的,所以叫做暖壽。暖壽,是子女對父母表達自己的孝敬之情,是親情的需要。
(4)祝壽禮儀:
祝壽沒有固定的禮儀,主要是確定一位晚輩中最有號召力和組織能力的人擔任司儀來主持壽禮儀式(如果是壽星的兄弟或長子最好)。然後再確定一位或兩位壽星的子孫輩在門口代表壽星迎接客人,接受禮品。
在祝壽典禮開始時(先鳴炮,奏樂),第一是請壽星出堂,最好是由兒輩中最小者或最受壽星喜愛的兒孫攙扶著,坐於壽堂正中禮案之前的椅子上。
壽星坐定之後,由司儀根據到場的親友的情況,分批安排親友向壽星祝壽。其順序應當是:先是家中晚輩,後是有關親戚,最後是無親戚關係的朋友、同事、學生等。在祝壽時,晚輩都應當行三鞠躬,其餘的可以靈活掌握。在行禮之後,要獻壽禮(指各種禮物),這就叫上壽。壽禮由司儀或壽星身邊的子孫代收,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禮品桌上。接著就是豎壽匾儀式。
豎壽匾儀式中,在恰當的時候,可由參加祝壽的子孫代表一人和來賓代表一人先後致祝壽詞。如果來賓中有比較重要的人物,而大家又不熟悉的話,司儀應當向大家介紹。如果賀詞、賀信、壽聯、壽詩等比較多,可以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由司儀當眾宣讀。
祝壽詞致畢之後,就由司儀或壽星指定一定晚輩代表壽星向客人表示答謝,壽星本人不發表答謝詞。
(5)祝壽時的豎壽匾儀式:
司儀:豎壽匾典禮開始,申炮(放鞭炮),奏樂。
親族就位!來賓就位!主家就位!
今天是×××老太爺(婆)×旬晉×榮慶之日,眾親族為他(她)敬獻壽匾,全體肅立!向壽星老人敬壽匾!行三鞠躬禮。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請來賓獻匾讚匾。
來賓讚匾(一般應為當地有名望之人):
①,××好比長壽星,今年×旬單×春。②,慶祝××今誕辰,多承親族饋厚情。
親族鄰朋來慶賀,敬獻壽匾祝遐齡。×氏堂前開壽域,敬獻匾額蔭兒孫。
獻匾已畢,祭匾當行,請工匠師傅祭匾:
③,此雞不是等閑雞,王母娘娘報曉雞。④,親族鄰朋頗費心,敬獻壽匾光門庭。
×氏堂前把匾祭,祝願老人享頤期。福壽康寧四個字,慶祝老人長壽星。
祭匾已畢,讚匾當行,請來賓讚匾:
慶祝全家福,生活如小康,親族問安寧
福臨壽星門,康強誌氣昂,寧知有壽星
願享龜鶴齡,年年逢壽誕,老當益壯誌
同歌盛世春,歲歲共稱觴,盛世頌黨恩
讚匾已畢,豎匾當行,請起匾,請工匠師傅豎匾,誦豎匾詞:
一把斧頭一對釘,親族聚集,×氏堂前
老君爐內煉就成,預祝期頤,盛開壽筵
×氏堂前把匾豎,豎起壽匾,今豎壽匾
祝願老人享遐齡,光耀門庭,流芳百年
鑼鼓喧天來祝壽,獻上蟠桃桂花酒,遐齡樂享永安康,福如東海水長流。
附:壽誕祝詞:
祝壽,也可稱賀壽。在祝詞中既希望他幸福長壽,也稱頌他已取得的成績,做出的貢獻。這種祝壽文,一般用韻文寫作:
×××先生六十壽辰祝詞
新開甲子花,光耀長庚星;舉杯祝長壽,德才人人稱。
禦侮去從戎,弱冠邊陲行;等閑彈如雨,智勇傳美名。
解甲卸鞍馬,又圖實業興;為圖強國計,若詣經營精。
奮鬥四十年,霜雪染兩鬢;功高眾人頌,遐邇有賢聲。
更兼性寬和,老幼仰清芬;待我情誼厚,常感恩澤深。
星晨呈祥瑞,愉快健身心;願進萬年觴,壽如南極星。
××謹祝
××年×月×日
另外有些口語式的拜壽詞,是在拜壽時口頭頌祝的,要明白曉暢。
福如東海水,壽比南山鬆;長生永不老,靈椿千秋榮;
子孫賢又孝,全家樂融融;德門存祥瑞,頌祝壽星翁。
祝壽儀式結束之後就可以請大家入席參加壽宴了。
3.壽宴:
就宴會本身來講,壽宴與一般的宴請沒有更多的差別,但是有兩個內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在菜譜的安排上,不能如婚宴那樣由廚師來安排,而應當從壽宴的特點來考慮:一是必須有長壽麵(就是麵條),這是我國千百年來祝壽的傳統;二是要根據壽星的身體情況和飲食愛好,專門為壽星準備一些適合他的口味的菜點,如軟而甜的(如果壽星可以吃糖的話)易咀嚼易消化食品,壽星喜歡的家鄉風味食品等。如果廚師有一定水平的話,應當安排一道或幾道吉祥氣氛的工藝菜,如“鬆鶴延年”之類。
其次,要由專人(如祝壽典禮上的司儀)來安排恰當的順序,輪流向壽星敬酒,並盡可能說一些壽星喜歡聽的話,讓壽星高興,不能人人都是眾口一詞地“祝您健康長壽”。當然,健康長壽是祝壽時最重要的主題。
無論是祝壽時,還是在壽宴上,都要指定專人攝影或攝像,因為這時的照片或錄像帶具有不比尋常的紀念意義。
4.祝壽酒禮:
啟動在坐,列列諸親,主家為父(母),壽誕之辰。今日賞駕,又承費心,熬更守夜,操勞先生。今日桌上,菲薄是陳,席無佳肴,酒無竹青。壽酒有添無減,借動壺仙勤斟,主人在此,二禮謝情。
席中上首者回答:
多承先生,分教甚明,雲稱主家,父(母)壽之辰。前期多蒙,舉翰相迎,今日至此,愧無厚情。席中祝頌,言語恭敬,又承厚設,滿桌山珍。狀元之酒,陳平之羹,你說有添無減,喝個不老長生。先生出席示謝,回請先生康寧。
5.壽聯集錦:
在我國傳統的祝壽活動中,一般都要送壽聯,這已經成了一條約定俗成的規矩。如果壽星有一定文化、有一定社會地位,祝壽者是壽星的下級、學生,還應當送上祝賀壽辰的詩作、賀詞。當祝壽活動結束之後,一般都將這些賀詩、賀詞、賀聯等輯集為一冊,既是重要的紀念品,也可以留傳下去,是具有一定的保存價值的。
當自己去參加別人的祝壽活動時,如果能送一幅壽聯去,既可以掛在顯著的地方表達自己的心情,又可以烘托祝壽的氣氛,是一種祝壽的很好的形式。下麵給大家推薦一些較好的壽聯,供參考選擇。
壽同山巒高,慈萱春不老,乃文乃武乃壽,福臨壽星門第,健身妙術貴勞動
福共海開長,古樹壽長青,如竹如鬆如梅,春到光彩人家,長壽良方是樂觀
福如東海長流水,萬裏雲霞開壽域,行可楷模人人稱德,玉露常凝萱草翠
壽比南山不老鬆,滿地桃李頌長春,老如鬆柏歲歲長青,金風遠送桂花香
童顏鶴發壽星體,庭帳長駐三春景,白發朱顏宜登上壽,大好良辰春光明媚
鬆姿柏態古稀年,海屋平分百歲花,豐衣足食樂享晚年,重開花甲再壽期頤
誌壯年高渾身豪勁,五十華誕開北海,甲子重新如山如海,瑤池桃結千年樹
家和業就滿屋春風,三千朱履慶南山,春秋不老大德大年,玉井蓮開十丈花
鶴發童顏長生不老,鶴骨鬆姿其翁多壽,仰大人峰名高比鬥,活百歲鬆欽鶴羨
孫賢子孝晚景堪娛,鵠神棟誌你老博才,修半子禮頌獻南山,數一生苦盡甘來
年雖六旬,餘熱猶能煮海。數百歲之桑弧過去五十再來五十,喜享遐齡壽比南山春為老
誌在四方,壯誌不肯服人。問大年於海屋春華八千秋實八千,欣逢盛世福如東海水流長
(六十歲用),(七十歲用),(七十一歲用)
玉樹階前萊衣競舞,介壽獻西母蟠桃一千歲花二千歲實,花甲起步再添三七歲月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忘憂羨北堂萱草四十年苦三十年甘,古稀雙慶再加一個春秋
(八十歲用)
壽高八旬人未老,逾古稀又十年可喜慈顏久駐
家傳千載福無邊,去期頤尚廿載預征後福無疆
(九十歲用)
慶花甲一周有半,樂享晚年漫道世間難逢百歲,明月有恒紀年合獻九如頌
祝高堂百歲有餘,宜登上壽且看堂上再過十年,長春不老添閏當稱百歲人
(百歲用)
壽近百年心猶赤子,舉酒稱觴祝二老長壽
世留二老眼看玄孫,高歌引吭喜改革同春
(六)喪葬禮儀
喪葬禮儀可以說是人生禮儀中最為煩瑣複雜的一種。它的儀式規矩較多,是其他許多禮儀所不及的。同時,這種禮儀也最為莊嚴、隆重。我國傳統文化的許多突出的方麵,諸如孝道、宗法等,都在這種禮儀上體現出來。正因為如此,我國傳統的喪葬禮儀中的一係列儀規才顯得溫情脈脈,極富人情味,同時也帶有幾分冷峻和嚴苛。
1.喪禮常識:
喪葬有新舊之分,新舊喪禮雖有區別亦有聯係,現今舊喪禮已多不采用,對於新喪禮乃是對舊喪禮經過簡化的喪禮,並非現在所提倡的追悼會。
(1)初終:
凡人初終之時,其家中男女皆哀痛哭泣。然後抬屍出中堂(有的抬至本族祠堂),放於涼床上,用蚊帳罩之。親人輪換在旁守候。
(2)訃告:
有名望之人,或富裕之家,或高壽者,即發出訃告,告知親友。不發書麵訃告的,即組織人到親友家口頭報知,俗稱報孝。
(3)飾容:
給死者飾容,俗稱裝身或穿壽衣。壽衣為單數,多少不等。有官職的,穿官服。平民百姓,穿著普通,一身隨習俗。
(4)入殮:
飾容後,舉屍入棺,俗稱入殮,合殮。舉屍時,孝子順抬死者之首。
(5)成服:
在服之人,遵例成服。有的地方不著孝服孝帽,隻在臂上帶以黑紗。
(6)做齋:
為了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出殯之前,邀請道士給死者做齋。有做一日一夜的,有做三日三夜的不等。
(7)設奠及喪祭:
喪家設奠及親友具香燭等物來喪祭,其儀式一般有兩種:簡便儀式和隆重儀式。將祭品放在靈前桌上,後燒香燭脆拜、祭酒,即離去。
(8)出殯及路祭:
親族戚友喪祭完畢然後出殯。孝子雙手捧靈位牌,及在服之人與有關人等均哀哭送柩。在抬柩送喪路上,將柩停下拜祭曰路祭。祭畢繼續抬柩前行,路上停下拜祭有一處或三五處不等。
(9)拜七及忌辰:
從死之日算起,頭第七日曰頭七,又第七日曰二七,再七日曰三七,一直算到七個七(即共四十九日),喪家逢七必祭拜,曰拜七。死之日曰忌辰,頭兩三年逢忌辰日必拜。
2.喪葬習俗:
(1)遺體處理:
如果在城市中,對遺體的處理當然可以委托有關殯葬部門負責。如果是在農村,附近又沒有專門的殯葬部門,可以由家屬或家屬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必要的處理,這包括:
用清水或酒精給遺體淨身,如果有傷口,傷麵要進行擦試消毒。
換上原來已經準備好的壽衣。壽衣是死者生前最喜愛的衣服,或者是與死者身份相當的衣服。由於目前在民間還流行著對壽衣的各種講究的忌諱,特別是老年人更重視一些。如果家屬中有老年人要堅持這類講究,年輕人可以對老年人的意見加以尊重。最方便的辦法是向出售治喪用品的專用商店購買做好的全套壽衣,因為這類壽衣總是按當地的民間習慣製作的。如何穿壽衣,從來都是有講究的。多數地區的傳統習慣是,男性死後穿壽衣應當穿單數,即三、五、七件;相反,女性死後,壽衣就應當穿雙數,這種穿法的理由是男為陽,女為陰,陽為單數,陰為雙數。但是,在西北一些地區,則是所有死者都是穿單數,其理由,據說是穿陽數就可以快一些到人間(陽世)投胎轉世。
病人去世之後,遺容總是顯得蒼白陰森。出於對死者的尊重和對家屬的安慰,也是為了讓大家瞻仰遺容,一般都要對死者的麵部進行整容,而且有的要幾次進行。如舉行遺體告別儀式、追悼會、吊唁儀式、親人向死者訣別等,整容應當在這些活動半小時之前進行。如果當地沒有遺體整容師,家屬也可以進行。掌握的標準應當是:坦然、安祥、如眠、原形。具體的做法有理發、男性剃須、麵部整潔、兩眉舒展、雙目緊閉、鼻梁挺括(如果死者鼻部下陷,可以塞棉花墊起)、嘴唇合閉,麵部略打紅粉。在遺體上還可以灑一些香水。
如果遺體不能馬上火化,應當進行必要的防腐處理。在城市中的一般方法是存入冰室,農村中如果沒有冰室而氣溫又較高的話,可以將遺體置於陰涼通風處,在遺體的四周放上冰塊甚至用冰塊覆蓋。
(2)治喪文書:
①訃告:訃告也叫訃聞,是人死後報喪的凶信。訃告應該在向遺體告別以前盡早發出,使親友預知“封棺”、“開吊”時辰,以便亡人親友及時做好赴喪準備。殯葬時亦出具“訃聞”使人知曉“發引”、“安葬”、“祭奠”、“送殯”的時辰。
我國現代訃告形式有三種:一般式、公告式、簡便式。一般式最常見,公告式隆重、莊嚴,往往由高級機關團體作出決定發出。簡便式的訃告常作為一則消息在傳播媒介上公布,旨在曉諭社會。一般來說,民間常用一般式訃告,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標題寫“訃告”二字,或冠以亡人名字“×××訃告”,字體應大於正文。宜用楷體、隸書體。
2)寫明亡人姓名、身份、民族、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點、終年歲數。
3)簡介亡人生平。主要寫其生前重要事跡、具體代表性的經曆。
4)通知吊唁、開追悼會的時間、地點。
5)署名發訃告的個人、團體名稱及發訃告的時間。
訃,告(橫排格式)
×××同誌因病於×月×日×時在×××不幸逝世,享壽(終年)××歲。
××同誌參加×工作,×年×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員,曾任×××等職。
××同誌追悼大會於×月×日×時在××地舉行,其親朋戚友與××同誌生前好友,如送花圈或參加吊唁者請按時前往。
××同誌治喪委員會
×年×月×日
訃告
××市原×××或××縣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年×月×日×時×分逝世,終年××歲,今訂於×年×月×日×時在××火葬場火化,並遵先生遺願,一切從簡。特此訃告。
××市××
××縣××
××年×月×日
訃告
先母×××於公元×年×月×日×時病故,享壽××歲。茲定×年×月×日×午×時,在火葬場火化,並舉行追悼會。謹此訃聞。
×××哀告
②唁電。唁電是向喪家表示吊唁的電報。既可表示對死者的悼念,也可向喪家表示問候、安慰。
唁電的內容一般包括三層意思:
首先以沉痛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簡要地對死者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這一內容有時可省略),對死者家屬表示慰問,希其節哀。
下麵是一份致友人父親去世的唁電。個人發給單位的唁電,如:
×××先生:
驚悉令尊不幸與世長辭,深為悲痛,謹向您及您的家屬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誠摯的慰問。
×××
×年×月×日××大學:
驚悉師長×老逝世,無限悲痛,他的逝世是國家教育界、科技界的巨大損失。×老的學問、道德和功績將永垂青史,為後人學習榜樣。
×××
×年×月×日
個人唁電電文常用詞語摘錄
▲,頃接訃告,不勝傷悼。
▲聞悉令堂逝去,大出意外,望節哀順變。
▲尊翁逝去,深致哀悼,尚望節哀順變。
▲良友雲逝,傷感自多,尚望珍重。
▲驚悉尊夫人不幸逝世,不勝哀悼。
▲驚承訃告,悲悼不已,專電致唁,並慰哀衷。
▲某某仙逝,實足哀傷,誌者入泉,思之黯然。
▲死者已矣,生者懇請多保重。
3.追悼詞的書寫格式:
(1)追悼詞提綱:
1)首先交代追悼會時間,點明悼念誰。
2)寫明死者逝世時間、原因和終年歲數。
3)簡介死者的生平事跡。
4)簡略表示應怎樣來悼念死者。
5)最後用“×××同誌安息吧”結尾。
(2)悼詞:
由於每一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悼詞的寫法就可能有很多的不同,不過以下幾點應當是悼詞的基本特點或者說是悼詞寫作和基本要求:
正文,一般是寫五個方麵的內容:一開始應當以一段文字寫出特殊場合下的特殊悲痛、哀傷的心情,將整個追悼會的氣氛表達出來;介紹被追悼者去世的簡單情況;回顧被追悼者的生平事跡;介紹被追悼者的主要成就與貢獻;如何繼承遺誌,化悲痛為力量。
結尾,一般都用這樣的語句:“×××同誌安息吧!”“×××同誌永垂不朽!”
關於悼詞的寫作,有一點需要注意,這就是平常不少人都常說的這句“批判會無優點,追悼會上無缺點”的話,這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追悼會是一種在十分悲傷的氣氛中讓大家表達哀思的場合,其目的是為了懷念死者,激勵後人,死者的親屬後輩又都以十分沉痛的心情全部在場。在這種場合,當然不宜去回顧死者一生中有些什麼缺點,犯過些什麼錯誤。既然死者已經去世了,作為死者的生前好友或同事,當然應當以很多寬容的態度來對待這一切。寫悼詞時文風應當力求簡明,千萬不要有解釋性、說明性文字,以免造成“愈說愈說不明”的情況,產生不應有的誤會。如:
今天是×年×月×日,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參加××同誌的追悼大會,肝膽俱裂悲淚如泉。××同誌不幸於×月×日×時因患×病與世長辭,終年××歲。
××同誌××年加入國中共產黨。×十年來工作踏實,全心全意為人民。生活艱苦,克勤克儉幹革命;為人正大光明,待人和氣。謙虛謹慎,在成績麵前不驕不躁,再接再厲;在困難麵前頑強戰鬥,勇往直前,是人民的好勤務員,是黨的好兒女。曾×次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黨員。××同誌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家庭和睦團結,子女茁壯成長,×個兒女在黨的教育下,不是教育戰線先進個人就是企(農)業生產模範。革命門第春光暖,勞動家庭幸福多。××同誌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
××同誌雖與我們永訣,但他的一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同誌完全徹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公平正直待人接物的作風,勇敢頑強戰勝困難的意誌,艱苦奮鬥治家教子的原則。在四化建設中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同誌安息吧!
悼詞的內容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悼詞專指在追悼大會上對死者表示敬意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悼文體。宣讀悼詞,由有一定身份的人宣讀,表達全體在場群眾對死者的敬意和哀思,並勉勵大家學習死者的優秀品質。
(3)哀悼慰問信:
親朋好友的家庭發生了喪事,倘若一時無法趕去參加治喪或吊唁,可立即發函表示哀悼慰問。這類信函可統稱為哀悼唁慰信。
①給自己的親屬、親戚發的唁尉信與自己有一定血緣關係或親戚關係的人去世的唁慰信。
如××得知堂兄逝世即寫信給叔父表示哀悼慰問。
步父:
你×月×日的手諭及×××的信均於近日收到,因我近幾個月來在外東奔西跑,值近日始歸。
從你的信中敬悉一切,短短十餘年變化的確大。不幸堂兄作古,家失柱石,使我悲痛萬分,我以已任不能不在外奔走,家中所恃者全係堂兄,而今堂兄又與世長辭,實使我不安,使我心痛。
……擬到達目的地後,再告通訊。專此敬請
福安
侄,××
×月×日晚
於××縣
②為朋友、同事家中的喪事而發的哀悼唁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