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準則十七 融入團隊,增強協作 (1)(1 / 2)

一滴水,隻有把它融入大海才不會幹涸;一根線,隻有把它擰成一股繩才會有力量。每一個員工,隻有群策群力、相互協作,才能在完成團隊任務的同時實現自我價值。

代表企業:蘋果、索尼、微軟、通用電氣

蘋果:

員工守則:

1.偏執創新。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2.用戶至上。在蘋果公司,遇到任何事情我們都要問:它對用戶來講是不是很方便?它對用戶來講是不是很棒?

索尼:

企業崇尚“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

微軟:

企業宗旨:激發個人潛力,實現企業潛力。

通用電氣:

用人標準:千裏挑一的佼佼者。

企業不需要“羅賓漢”式的員工

“蘋果公司如果有史蒂夫在,我就無法執行任務。”

——蘋果公司CEO 約翰·斯卡利

在實際工作中,有一類這樣的員工,他們很有才華,但卻喜歡吃獨食的人。蘋果電腦公司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就是其中的顯著代表。

史蒂夫·喬布斯是蘋果電腦公司的創始人,有人曾這樣評價史蒂夫:“我們就像小雜貨店的店主,一年到頭拚命幹,才攢那麼一點財富。而他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趕上了。”

史蒂夫22歲就開始創業,從赤手空拳打天下,到擁有2億多美元的財富,他僅僅用了4年時間。不能不說他是一個有創業天賦的人。然而史蒂夫卻因為從來都獨來獨往,拒絕與人團結合作而吃盡了苦頭。

他驕傲、粗暴,瞧不起手下的員工,像一個國王高高在上,他手下的員工都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避他,很多員工都不敢和他同乘一部電梯,因為他們害怕還沒有出電梯之前就已經被史蒂夫炒魷魚了。

就連他親自聘請的高級主管——優秀的經理人,原百事可樂公司飲料部總經理斯卡利都公然宣稱:“蘋果公司如果有史蒂夫在,我就無法執行任務。”

對於兩人勢同水火的形式,董事會必須在他們之間決定取舍。毫無疑問,他們選擇的是善於團結員工、和員工擰成繩的斯卡利,而史蒂夫則被解除了全部的領導權,隻保留董事長一職。

對於蘋果公司而言,史蒂夫確實是一個大功臣,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才,如果他能和手下員工們團結一心的話,相信蘋果公司是戰無不勝的,可是他卻選擇了孤立獨行,這樣他就成了公司發展的阻力,才華越大,對公司的負麵影響就越大。所以,即使是史蒂夫這樣的出類拔萃的老員工,如果沒有團隊精神,公司也隻好忍痛舍棄。由此可見團隊的重要性。

在科技分工為主導,以團隊精神為靈魂的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團隊的力量,不再需要羅賓漢式的獨行俠,因為他們過於炫耀個體的力量,而忽略了整個團體,他們以為,憑借自己擁有的資本,完全可以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可是他們卻忘了,憑借一己之力想要包打天下者不是在螳臂當車,就是在癡人說夢。

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訪問美國時,芝加哥郵報的一名記者問:“您覺得美國人和日本人哪一個更優秀。”這是一個相當尷尬的問題,說美國人優秀,無疑傷害了日本人民的民族感情,說日本人優秀,肯定會惹惱美國人,說差不多,又顯得搪塞。

這位深諳員工管理之道的企業家說:“美國人很優秀,他們強壯、精力充沛、富於幻想,時刻都充滿著激情和創造力,如果一個日本人和一個美國人比試的話,日本人是絕對不如美國人的。”

“謝謝您的誇獎。”正當周圍的美國人正沾沾自喜的時候,鬆下幸之助繼續說:“但是日本人很堅強,他們富有韌性,就好像山上的鬆柏,日本人十分注重集體的力量,他們可以為團體、為國家犧牲一切。如果10個日本人和10個美國人比試的話,肯定可以勢均力敵,如果100個日本人和100個美國人比試的話,我相信日本人會略勝一籌。”美國記者們目瞪口呆。

如鬆下所說,美國人就好像獨行的獅子,而日本人則像是群體活動的鬣狗,盡管單個的獅子比鬣狗厲害得多,可是在較量中,獅子卻經常吃虧。

在鬆下電器公司裏,招聘、選拔人才的時候也是十分注重團隊精神的培養,那些眼高於頂、特立獨行的羅賓漢式的員工,不管他有多大的才能,鬆下幸之助一概把他們關在大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