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準則十六 學會感恩,為工作增加動力? (1)(2 / 3)



真正的感恩是真誠的,是發自內心的感激,而不是為了某種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現出的虛情假意。與溜須拍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報的。

每個人都應該抱著感恩的心情去工作,因為工作為我們展示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每個人都要對工作為其帶來的一切心存感激,並力圖通過努力工作以回報社會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其實,你在為你的老板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創造價值。任何一個員工都應該對你的老板心懷感激,尊重他,愛他,理解他,支持他,幫助他,這樣你就會得到你所希望的一切。

當你的努力和感恩並未獲得預期的回報,當你準備重新選擇工作時,也應以感恩的心情來對待公司和老板,因為你從這裏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即使老板批評你時,也應該感謝他給了你認識錯誤的機會。感恩是一種不花錢的重大投資,卻對每個人的人生都很有幫助。

問題思考:

1.你在求職麵試的過程中,遇到過類似飛利浦主考官提出的問題嗎?你是怎樣回答的?

2.你平時是如何工作的?

對工作心存感激

“我的工作給了我生活,給了我樂趣,所以我非常感激這份工

作。”

——希爾頓酒店高級保潔員

台灣著名的人力資源專家翁靜玉用自己的經曆這樣告誡職場中人:

20幾年前,我剛從日本念研究生回來,通過青輔會的介紹,進入某銀行工作,擔任辦事員;同時進該銀行的同事中,有我的大學同學,他是從美國念研究生回來的,可是職位卻比我高一級——領組,編製上就是我的主管。

“同樣都是研究生畢業,而且他念的是美國的三流大學,我念的是日本一流大學,一樣是碩士學位,待遇卻不相同。

“即使如此,我並沒有因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滿,仍是認真做事。在公家機關,許多人都是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公務員心態。我雖然是職位最低的辦事員,可是交到我手中的事情,我一定盡心盡力做到最好。此外,我也會積極主動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事先幫主管做好準備。

“這樣的工作態度,被當時的上司注意到了。後來上司調去另一銀行時,帶去的隨從人員中,我是唯一的辦事員。這是很罕見的現象,因為通常都是一些主管跟隨過去。

“工作的價值並不單單取決於一個方麵。還記得當年在銀行找到一份好工作,家人當然充滿喜悅與期待。第一次上班報到的前夕,父親告誡我三句話:‘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為他工作;假設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運氣很好,要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跟在老板身邊學功夫。’

“我將這三句話深深地記在心裏,自己始終秉持這個原則做事。即使起初位居同學之下,我也沒有計較。但一個人的努力,別人是會看在眼裏的。我認為一個好主管或老板,心中都有一份員工的資產負債表。老一輩的人重視倫理與感恩的真情,這是現代年輕人所欠缺的。即使到了今天,在我做了一二十年的事情之後,老的職場倫理與觀念,還是讓我受用不盡。

“我常問一些求職的朋友,工作的目的是為了什麼?賺錢、成就感、為未來創業做準備等都是常見的答案。我認為工作除了有形的薪水之外,最重要的是無形的資產,包括可以學習專業技能的工作環境及人際關係。跟同事的關係、跟老板的關係、跟客戶的關係,凡是工作環境所衍生的人際關係,未來都會變成你的無形資產,甚至澤及第二代,成為你下一代的人際資產。因此有工作做,就要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