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改革的目的當然就是革除異己(1)(3 / 3)

如此千回百轉,林鐵軍終於如願以償。當上級來人在全社大會上宣布任命時,全場一片嘩然。人們都以為廖也夫接替老社長的位子已毫無懸念,而老廖也做出接收大員的姿態,以為唾手可得。在人們看來,這對於老廖可謂實至名歸,畢竟他辛辛苦苦在社裏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媳婦也該熬成婆了。然而誰都想不到,竟橫刀殺出個程咬金。誰知道林鐵軍是個什麼東西?他何德何能,竟能坐上社長兼總編輯的寶座,轉眼就成了出版社所有人的上司。這小子怎麼看都不像當領導的料,既沒有工作資曆,也不曾編過哪怕一本好書。他唯一能勝過老廖的無非是多讀了幾年書,或者還有事實上早已名存實亡的翁婿關係。總之這個誰也不曾在意的年輕人就這樣驀地脫穎而出,讓所有人一時之間啞口無言。

林鐵軍到底是怎麼拿到這頂烏紗帽的,一段時間內成為社裏最具爭議的話題。顯然沈依然本人並不具備這種呼風喚雨的能力。他一介書生,兩袖清風,並且已和女兒斷絕了來往。那麼這個林鐵軍到底還有什麼秘密武器,以至於輕而易舉就顛覆了老廖的社長夢。

事實上,關鍵就在即將易主的這幾個月,然而這幾個月並沒有看到林鐵軍“活動”。或者就是因為沒有“活動”而迷惑了老廖,於是大家一致認為,有時候薑並不一定是老的辣。

伴隨著廖也夫的美夢徹底破滅,出版社以林鐵軍成為新一任社長,迅速完成了核心層的更迭。盡管依舊保留了老廖副總編輯的職務,但他還是很快就被邊緣化了。自從林鐵軍上任就再沒有開過編委會,於是所謂的副總編也就名存實亡了。

然而更讓廖也夫寒心的是,原先老廖組閣中的那些大小兄弟,竟一夜之間全都轉投了林鐵軍。就算是老廖能理解他們,唯有巴結新主子才會有出頭之日,但也不至於遠遠地看到老廖就落荒而逃啊,仿佛弱勢的老廖反而成了洪水猛獸。

在所有的這些不愉快中,唯一讓老廖欣慰的是身邊這些溫暖的女人。他所以沒有一蹶不振,或者就因為她們始終不渝地環繞著他。這是他經營多年所餘不多的財富。如今也隻有她們不畏強暴,敢於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依舊和他風雨同舟。在老廖最沮喪的時候,是她們形影不離地安慰他,不離不棄地鼓勵他,讓他在遭到如此重創的時刻,看到未來的光明和希望。

是的,老廖為此而無比欣慰,因她們沒有算計,沒有野心,更不曾追名逐利。她們一如既往地堅守著跟老廖的友誼,無論他是不是當上“四季”的社長。

大權在握的林鐵軍可謂大功垂成,緊接著便大刀闊斧地調整各個編室,包括更換原先的部門領導。隨之老廖的親信統統被“整肅”,幾乎片甲不留,無論他們做出怎樣搖尾乞憐的姿態。一時間社裏噤若寒蟬,人人自危,以為是來了一場重新洗牌的政治運動。

即或如此,林鐵軍還是不放過老廖。上任伊始,就開始對老廖主管的部門進行“調研”,之後便很快成立了一個新的機構,負責圖書的生產和銷售。這就等於剝奪了老廖副總編的權力,無形中讓他淪為辭書編室這一個部門的負責人。

很快,人們就對這個沒什麼資曆的年輕人刮目相看,覺得幹掉那些占據要津的庸常之輩也沒有什麼不好。而林鐵軍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主張,愈加顛覆了以往論資排輩的用人原則,為年輕人創造了自由發展的機會。如此地震一般的換血風聲鶴唳,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們都知道,雞蛋不能往石頭上撞的生存法則。

隨後林鐵軍果斷地提拔了一批年輕人,後來這些人成為了林鐵軍核心力量的中堅。同時林鐵軍又建立了多個由個人領銜的出版人工作室,未央即是其中之一,這足以說明林鐵軍在選擇人才上沒有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