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注意細節,讓你人氣飆升(4)(2 / 2)

其次,演說內容與插話內容無關,可以先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回答,然後再回到演說主題。如:“這是我對您提出問題的理解,現在我們回到演說主題上來……”

當然,演說主題與插話內容無關,還可以直接推辭。如:“會後,我會專門跟您探討這個問題……”

其三,如果對方插話內容,是你暫時無法回答,或者根本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可以這樣回應對方:“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惑著我呢,我想知道您是怎麼理解的呢?”

當然,一味地做好人也不是萬全之策,必要時也要學會反戈一擊。比如,北宋宰相李邦彥的父親曾經是做銀器活計的工匠。朝中一幫政敵便以此來嘲諷、譏笑他。他笑著回答:“如果是宰相家裏出了一個銀工呢,倒還可以作為一件羞恥之事;而今是銀工家裏出了一位宰相,這可是一件大好之事,何羞恥之有呢?”

從李邦彥的應變技巧看,反戈一擊時如果能充分利用幽默,那就完美了。幽默可以來自他人,比如:“敢打斷學生發言的隻有老師,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必須三思,三日之後,定給老師滿意的答複……”也可以取之於己,比如:“邀請我來演說,我忘了看邀請函,邀請函裏麵有沒有‘演入囧途’這一環節啊……”

演說技巧筆記

即興演說者除了要揣摩聽眾心理,選取聽眾關注和好奇的材料,也要關注在演說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變化,從而調整自己的語言行為,進行自我控製;還要學會隨機應變,對言語表達形式進行最佳選擇。

1.被人打斷話題,首先應該附耳傾聽,以表尊重,並表達感謝提問。

2.盡量給出正麵的解答。但要學會話題返還術,比如用真誠的姿態去反問對方,讓對方結束這個話題。

3.請現場的聽眾協助,順便互動現場。

4.如果需要複雜的解答,為了避免演說超時,可以先答應下來,說在會後交流,等到結束時再私下係統答複。

四、無病呻吟——你的發言怎麼成了發牢騷?

演說問題板

在演說過程中,你的抒情應該是自然的,而不是無病呻吟的矯揉造作之情。有的人為了表現真情實感,喜歡渲染自己的情感,如怨如訴,好似天上掉下的林妹妹,滿腹心愁落凡間。讓在座的小夥伴們聽了,不禁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技巧關鍵詞:哭窮其實不是好辦法

在第一屆“中國好聲音”選手裏麵,有一位選手絕對是中國好聲音,歌聲悠遠動人。但這位選手還是中國好窮人,幾乎每一場比賽,她都在強調自己家境不佳。

在介紹自己時,這位選手說:“我是一個少數民族姑娘,從偏僻的大山裏走出來,第一次來到這麼大、這麼美的城市。媽媽艱難地養大了我,可是因為沒錢買飛機票,隻能坐幾十個小時的火車趕過來看我的比賽,我真心疼媽媽,很對不起媽媽。我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表現自己,不想讓媽媽失望……”

此後,幾乎每一場比賽,該選手都要哭訴自己家很窮,來賺取一定的關注度。

有時候,我們向人們訴諸自己的舉步維艱,或許能得到別人的一些支持和關注。但是久而久之,這種哭訴式的演說會讓人麻木,繼而會排斥,牢騷和愁怨多了,就會變成一種無病呻吟。

【常規錯誤】

在一次關於讀書周活動演講會上,夥哥被邀請去當評委。有一個同學有這樣一段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