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注意細節,讓你人氣飆升(3)(1 / 3)

越是正規的演說,越應該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片言居要。這位廠長沒有長篇大論講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而是設計一個小故障,故意在會議發言環節遲到,引起員工們的注意,刺激他們的負麵情緒,然後他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既突出了演說的主題,又節約了時間。

演說技巧筆記

那麼,我們該如何擺脫演說中的廢話、套話呢?

1.演說內容要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不管什麼樣的發言,最忌諱的就是空話連篇、廢話連篇。不要講了半天還沒入題,說了半天,還是雲裏霧裏。

2.透過現象看本質。在發言或演說時,不要總對現象進行反複闡述。現象是一層蒙在真理上的灰沙,不揭開,永遠都是渾渾噩噩。

3.歸納重點,提綱挈領。在準備演講稿的時候,就應該歸納好自己講述內容的層次和內容,選取一條主線,一穿到底。

六、文不對題,發言內容與場麵氣氛不和諧

演說問題板

演說者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形:一是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講稿與前幾個演說者的內容有重複或相似;二是發現自己準備的講稿不再適合當前的現場情況;三是有人向你提出的一些問題,超出了自己準備的講演範圍,而導致接下來的演說要有很大程度的即興發揮。或者自己在演說開頭提出了一個問題,在主題演說時,卻不知不覺講到了另一個問題領域,就會上下脫節,接不上茬,造成演說結構鬆散,甚至文不對題,影響了演講的質量。

【常規錯誤】

夥哥在雜誌社有個好朋友結婚,我們平時幾個玩得好的人就主動承擔了婚禮現場的主持工作,我們從頭一天就開始策劃,還特意把他的婚禮主持詞做成了一個脫口秀節目。排練了許久,覺得應該算是手到擒來,再怎麼說,出現什麼現場問題,我們三個人也能摟回來。

婚禮一開始,我們三個主持人就人模狗樣地站在發言台,剛開場不久,就有領導說話了:“你們這是主持還是說相聲啊,要是說相聲,我們先吃些飯再慢慢聽你們說吧,大家都餓了。”

大家也都剛下班,肚子也餓了,都想著邊吃著酒席,邊聽著相聲,那倒是很好的。本來,夥哥的策劃裏,是由節目逐步引導來賓們進行各種項目的,沒想到,被領導一個提議給打亂了。

我們也隻好讓他們先吃飯。再讓我們繼續主持的時候,發現前麵準備的開場白已經多餘了,領導講話環節也形同虛設。

夥哥超級支招

這是準備得相當充分,但事先沒有考慮聽眾需求而導致失敗的一場主持。這樣的情況導致事先準備的主持詞已經多餘,與現場氣氛很難融合在一起。

對此,我們該如何去挽救自己的演說?

首先,你肯定要適當放棄原先準備好的講稿。如果時間充裕,可以重新組織講稿,如果時間倉促,則列出提綱,即興發揮了。比如:

你去參加某教授研究項目報告會,結果,有人質疑教授的研究結果,造成該研究項目不能立即結項和驗收。你事先準備的祝賀詞就應該做適當的修改:“沒有質疑的研究,不能稱之為研究,我們相信,教授一路走來,也是從質疑中走來,正是這些質疑,才讓他的研究更加完善。我們相信教授,會在這些質疑中有更深層次的發現。”

如果我們在演說中,遭受質疑,遇到提問,可以用插播的方式去回答提問者的問題。比如:“我們現在來說一下剛才的問題……”如果對方問題是和我們的方向相反,可以這麼說:“如果有時間,我會專門拜訪您,探討這個問題……”

其次,如果我們準備的演說詞與現場的基調有衝突,我們應該附和現場基調,必要時放棄原稿。要保證演說的內容和基調都要符合現場聽眾的心理需求。比如:

一夥登山運動員準備去攀登喜馬拉雅山,領隊在作開營演說,忽然聽見轟隆一聲巨響——發生雪崩了!這時,領隊的該怎麼說?既要維穩,又要說明這是登山者必須要麵對的現實情況。

他可以這麼說:“這種情況你們可能不了解,但我做領隊很多年了。上次喜馬拉雅山雪崩的時候,我帶的隊伍是唯一一支所有人都能活下來的。聽我說,遇到這種情況,現在必須要這麼做……”a

這個領隊接下來的話,你會不會認真聽呢?你肯定都服從他的指揮。為什麼呢?因為他說的話滿足了聽眾的求生需求。

【經典案例賞析】

解海龍是希望工程的發起者之一,有次他到一所“貴族學校”作演說,學生大都從養尊處優的環境中來。他本來準備的是一篇鼓動性的演說,但他發現,還沒等他開講,台下孩子們便嘰嘰喳喳地響成一片,像個麻雀窩。這樣的演說對這些孩子沒有用。於是,他關掉了室內的燈,放棄了原先準備的講稿,從移動硬盤中找出一張照片,正是那張有名的“大眼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