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孫介自幼以哥哥為榜樣,夢想著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以博得主公的賞識。現在,他正帶著百餘人的先鋒突襲兵,繞過膠著纏綿的戰場,目標直指柴田勝家的本陣!
“隻要這次奇襲柴田勝家本陣成功,定能扭轉戰局,到時候得到主公的賞識,就可以和哥哥一樣進入馬回眾,在戰場上侍奉主公左右了!”
佐佐孫介一邊想著,一邊加快了隊伍行進的步伐。
就在這時,卻一聲炮響,佐佐孫介抬頭一看,柴田勝家竟然出現在他的眼前。
難道柴田勝家早已洞悉了他們的舉動,早就設好局等著他來鑽?
不由分說,迎接佐佐孫介的,就是一陣陣的箭雨,射得他猝不及防。
當然,行蹤既已暴露,硬著頭皮也得上。佐佐孫介立刻命令軍士舉著盾牌頑強地朝著山上衝去,不時地有人被滾石檑木砸中而摔下山崖,但這並沒有阻止織田軍衝鋒的腳步。
突然,一支不知從何處射出的弩箭,嗖地一聲,直接貫穿了佐佐孫介的喉嚨。前一刻還在信誓旦旦、滿懷激情誓要建功立業的青年小夥,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具冰涼的肉體,毫無生息……
當柴田勝家將佐佐孫介的首級懸掛於兩軍陣前,織田軍方麵一片駭然。一向以驍勇著稱的佐佐孫介慘死沙場,給了織田家方麵以極大的打擊。
這對織田家的士氣是極大的打擊,本來因為人數不足就稍顯劣勢的織田信長一方來說,頓時無心戀戰。
就在此時,忽聞一聲炮響,原來是前田利家之父前田利昌,在附近集合了上千個農民足輕加入了戰場,瞬間彌補了人數上的劣勢。
可是此時,柴田軍士氣正盛,柴田勝家更懂得如何利用好士氣。他當即下令調轉矛頭先行進攻前田利昌臨時組織的農民足輕隊。
這些人人數雖多,可哪裏是早已起勢的柴田軍的的對手,頓時被殺得四分五裂、四處逃竄,完全起不到任何效果。
此時織田家眾將,佐久間信盛和瀧川一益率領所部隊伍已經準備回撤,號為“撤退的佐久間”的信盛開始發揮他的長處。他並不是一味的帶領士兵後撤,而是有進有退,有退有進,進中有退,退中有進,進退合一,退進結合。
後撤的途中,各隊分工協作,一隊後撤的途中另一隊擔任殿後,後撤一段距離之後,改後撤的隊伍殿後,殿後的隊伍開始後撤,交相掩護,以一種曲折式前進的方法撤退。這樣一來,各部就不會自顧不暇而至陣型散亂,最後潰不成軍、不戰自敗了。
就在織田軍準備後撤到清洲城內,據城死守,等待救援之時,人群之中,一聲驚喝!
此時,隻見一身著華麗大鎧的的青年武士,跨著一匹渾身烏黑紫亮的駿馬,華麗的鞿羈佩飾在駿馬之上,與偉岸英俊的青年武士交相映襯著。
血紅色的披風隨風而去,身後跟著的是同樣佩飾華麗、裝備精良的騎兵隊。但這不是一般的騎兵隊,他們從頭盔到馬靴都是清一色的赤紅色,遠遠望去就像一抹血色殘陽噴塗在戰場之上。
與之對應的,是成片隨風飄揚的木瓜紋戰旗。
是信長的馬回眾!
那麼帶頭之人,就是織田信長本人無疑了!
沒有絲毫猶豫,信長就率領著僅有二十餘人的馬回眾突入了敵陣之中,左砍右殺,不斷咆哮著:
“我是爾等的主公、織田上總介信長!爾等受到織田信行的蠱惑,參與到此次大逆不道的叛亂中來,必將受到天誅、家破人亡,永世不得超生!還不速速放下武器,調轉槍頭,以贖爾等之罪,否則待援軍一到,必將爾等玉石俱焚!”
柴田軍方麵頓時一陣騷亂,驚愕不已!他們沒有想到,這位祖祖輩輩以來都要誓死效忠的主公,竟然會離開自己的本陣,親自加入到戰鬥裏來,他們更沒想到,如此一位英姿颯爽、氣若遊龍的主公,怎麼會是傳聞中的“尾張大傻瓜”呢?
本來所行的就是叛亂之舉,心中沒有底氣,現在更是被自己主公的超人氣勢所震懾到了。頓時,柴田軍人心渙散,許多人更是趁機逃離戰場,更有甚者直接調轉槍頭,向柴田勝家本陣的方向殺去。
勝負已分!
信長憑一己之力,便力克三軍!
此時,率領援軍尚未趕到稻生山戰場的丹羽長秀聽聞到了消息,也不禁地感慨道:
“原來戰前主公說的早已尋得可以震懾住柴田勝家之人,就是主公自己啊!”
此時,篤信物質實力對比的丹羽長秀也意識到了,高昂的意誌和超人的氣概,何嚐不是戰場上重要的致勝法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