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餛飩街傳奇(古代傳說)(3)(1 / 3)

老者把葫蘆裏的酒一仰而盡,帶著張憶出了崇仙寺,來到了不遠處的大悲庵。庵外有處小廟,廟中供著個手拿棉花的老婆婆。老者指著神像上方的匾額說:“‘衣被天下’,這是當年發明織布機的黃道婆啊,這才是真正的神呢,有了這織布機,不光我們這裏,連全國的老百姓都有了衣服穿。”又對張憶說:“五娘是紡織教習,要使她複活就要求黃道婆,我再祝你一筆之力。”

還真是一筆之力,老者取出筆墨,在神像後牆畫了一朵含苞未放的棉鈴,又拿出七支香來,要張憶每天點燃一支,若是心地虔誠,牆上棉花就會七天後開放,就會見到複活的戚五娘。末了,他又鄭重囑咐:“你要一直守在這廟裏,香火不能滅,而且聽到任何聲音都不能好奇。我也得去崇仙寺給你作法,連做七天。”

老者走後,張憶點燃香火,坐在蒲團上虔誠禱告。晚上萬籟俱靜的時候,廟後忽然穿來雜聲,有風聲,振動衣服聲,這聲音又慢慢轉到畫棉花的牆後。張憶牢記老者的囑咐,充耳不聞。第二天一大早,奇跡果然出現了,牆上的棉鈴居然散開一片葉。

張憶信心陡升,除了吃飯的時候略停一停,每個時辰都在虔誠禱告。送飯的苦禪和尚也告訴他,老者也在寺裏作法,萬不能半途而廢。

六天過去了,六個棉花葉片依次展開。到了第七天晚上的時候,廟裏光線漸漸暗下來,隻剩下香火頭閃出幽幽的光。張憶死死盯著剩下最後一片葉的棉鈴,嘴裏喃喃呼喚:“五娘,五娘,你在哪裏?”

忽然之間,最後的葉片一顫,慢慢張開來,頓時光芒大盛,棉花整個開放了!

三、塗毒梭

一陣激動後,張憶已發現奧秘所在,棉花中間破了個小洞。光線就是從這小洞中漏出來的,而透過小洞,他看到後麵正端坐著個女尼,正是他朝思暮想的戚五娘!

張憶急步跑出小廟,轉到後麵,果然有個小門。推門進去,隻見五娘正呆呆看著他。“五娘!”他叫了一聲,不料五娘冷冷說:“你認錯人了,我是一名出家人。”

張憶又仔細看了下對方,那眉那眼,分明就是妻子戚五娘啊。他還要再說,門突然被撞開,兩名衙役衝進來:“你們的事犯了,跟我們走一趟!”

兩人被帶到縣衙大堂上,張憶抬頭看時,發覺堂上的縣太爺怎麼看怎麼眼熟,隻要加上一副青衫,活脫脫就是畫棉鈴的老者!

縣太爺微微一笑:“認出我來啦?實話跟你說吧,苦禪見你非要拚命,才和我設計了一個拖住你的局。黃道婆的廟是用硬紙板預先隔成兩間,上麵留了窟窿。然後又用特殊顏料在上麵畫了七層棉花圖,一層開一個葉。你點的香是特製的,能讓顏料自行熔化。廟堂裏光線又暗,你當然發現不了。”難怪牆上的棉鈴能開花啊,但張憶還是想不通:“可是,五娘怎會死而複生?”這時戚五娘說話了:“其實我根本沒有死,是大悲庵師太進了牢房,把我裝扮成尼姑帶了出來,把病死的別的女犯化裝成了我。她又把我帶到黃道婆廟,然後,然後我就聽見你整天禱告。”

張憶不由悲喜交集,縣太爺卻變了臉,他一敲驚堂木:“張憶,你可知罪?”張憶嚇得一激靈:“我們不該刺傷監署大人的手。”縣太爺一聽哈哈笑起來:“誰說不該?要不該我也不會救你。我是說你不該在梭子上塗了見骨草!我拿到梭子後,就發現梭子口是被人故意打磨才鋒利的,可是按角度看,打磨的人是左撇子,而五娘不是。那天看見你擊鼓鳴冤,正是用的左手。從五娘的交代看,也隻有你有機會塗毒,說,為什麼要荼毒?難道你預知會割傷花監署的手?”

張憶呆了半晌,忽地跪在五娘麵前:“這毒是我塗的,因為你一心教授別人提花技術,我怎麼勸也勸不住,織造署裏什麼壞人都有啊,我就塗了這毒,想著你一不小心傷了手,隻能辭工,我再用甘草治好你。沒想到,卻傷了那個花監署!”說著他撲通給五娘磕了個頭,“我對不起你,我這就去花監署那裏領罪,也算向你贖罪。”

戚五娘還沒說話呢,苦禪從後麵轉出來:“不用去了,花監署已被大人的七天作法,送回京城了。”原來在那七天裏,這位縣太爺畫了一幅巨幅墨竹圖,上麵還題了四句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他把這畫派師爺送給了花監署的大官父親,還旁敲側擊,說出花監署的所作所為。這大官倒還不糊塗,加之剛剛收了人家字畫,便把兒子招了回來。正因為這樣,縣太爺才能公審這個織梭案。

真相大白,可是戚五娘還是不樂意。她是生氣丈夫在梭子上塗毒,鬼鬼祟祟,哪像大丈夫所為。縣太爺又做起了和事佬:“憶之啊,還記得我在黃道婆廟裏的話嗎?你妻子做的是件大事啊,衣被天下,她的提花技術傳授出來,全國的人都受益呢。你守小家忘大家,還不賠個錯?”張憶依言賠罪,終於獲得戚五娘原諒。

四、葫蘆詩

接下來就是宣判了,兩口子無罪,雙雙把家還。沒想到苦禪和尚反對了,他說兩個人一個是和尚一個是尼姑,雖然是臨時的,可是傳出去也不好看,還是等蓄了發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