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餛飩街傳奇(古代傳說)(1)(2 / 3)

王承業剛回店,那個排長就找來了。其實警察哪敢得罪軍隊呢,所以轉眼就放了出來。排長說他們團長有話,隻要餛飩王一月之內把做餛飩的秘方奉上,便既往不咎,不然就見個真章!王承業知道這幫兵痞惹不得,忙跟餛飩王商議。沒想到餛飩王隻是笑笑:“不是還有一個月嗎?到時再說。”便出門探望馬壯去了。

三、師徒對壘

一個月後,正是冬至日,王承業廣邀各界人士來店裏觀賞餛飩王的餛飩表演。這一天街上各餛飩店的店主們也都歇了業,進來欣賞餛飩王的神技。隨後又進來一夥士兵,帶頭的正是得意洋洋的排長,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餛飩王看也沒看一眼,緩步走入大廳,在一片閃光燈中先報拳一拱:“冬至餛飩夏至麵,古人有在這一天吃餛飩的習俗,表示打破天地混沌,一元複始。所以我在這一天,請大家品嚐我王氏的菜肉餛飩。”

場上響起一片稱讚聲。社會名流們讚的是餛飩王做餛飩有典有故,攤主們讚的是他敢表演菜肉餛飩,這是最普通的,也是最難做好的一種。餛飩王打個手勢,樂聲緩緩而起,正是民族管弦樂《春江花月夜》,曲調婉轉,展現出一幅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美景來。就在大家沉浸其中時,餛飩王霍地拉開布包,露出八把亮光閃閃的廚刀,有飲食界前輩已叫出聲來:“王家八卦刀!”

王家八卦刀在三十年前可是赫赫有名,刀分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柄,長短輕重不一,分別適於切、片、垛、劈、拍、剞、雕、刮,可以說餛飩王一半技藝都在這八把刀上。他這八把刀平時隨身攜帶,才有那天幫馬嫂退地痞的一幕。

這時手下人推上餛飩原料來,餛飩王一樣一樣說給人們看:“滄州冬菜二兩、通縣豬肉四兩、大興香菜一兩、香河青菜一兩……每說一樣,後麵的王承業就一咧嘴,他現在才明白老爺子的用意,兵痞不是想要秘方嗎?現在公開發布。但這是公司的最高機密啊,就拿滄州冬菜來說,每年他們都要派人化裝去滄州購買,就是怕人知道。現在倒好,來了個大揭蓋。王承業悄悄湊到老爺子耳朵邊上說:“爸,這可是大庭廣眾!”餛飩王輕輕說:“你知道馬嫂她們為什麼食客盈門嗎,那才是真正的秘訣!”然後拔出第一柄刀來,表演開始!

忽然,觀眾席上一個少年的聲音響起來:“等等,你一個人做餛飩,做好做壞也沒個比較。我來和你當堂較技,看看誰才是真正的餛飩王!”閃光燈又起,照在這敢於挑戰權威的人身上,竟是馬壯!

四、天大的笑話

餛飩王看著馬壯,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過還是微微一笑:“長江後浪推前浪,歡迎。”說著雙目一閉,憑感覺以“乾刀”垛豬肉,但他不是以刀刃下手,而是用厚重的刀背。這樣肉質糜爛,才能入味。此時樂曲正奏到“江樓鍾鼓”一段,老爺子剁得咚咚有聲,恰好配合著曲中的鼓點,觀眾們仿佛看到水中倒映的鼓樓,不由暗自讚歎,這哪是做小吃,明明是門藝術!

馬壯拔出自家廚刀,低吟一聲:“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卻是流傳千古的張若虛的唐詩。他首先加工的是冬菜,刀勢略作弧形,像極了江流之上的圓月,但一棵棵冬菜卻被肢解般化作細絲,讓人歎為觀止。

這倆師徒刀光如練,都是一樣姿勢,一樣速度,眼看到了最後一樣,香菜,餛飩王閉眼抽刀,一刀斬下。就聽啊呀一聲,卻斬在自己手上!王承業一閉眼,知道完了,堂堂餛飩王剁餡剁了手,這才叫天大的笑話!

觀眾們頓時議論聲四起,記者的閃光燈更是閃個不停,不用問,這個天大笑話定會上明天的頭條!場上唯一鎮定的就是餛飩王,他掏出手絹裹住手指,要兒子扶自己下去。

王承業上台,一眼便看見台上的刀不對。按說切香菜該用“巽刀”,刀長一尺三寸二分,但這一把刀分明是一把家用菜刀,刀柄上還刻著兩個字:馬嫂。他立時明白,父親遭了暗算!要知道餛飩王在這八把刀上下了半輩子功夫,閉著眼使刀也不差分毫。但現在廚刀一換,重量一變,難怪他會割了手指。王承業怒上心頭,馬上吩咐手下人:“給我把馬壯抓起來!”卻被餛飩王伸手攔住,他靜靜地說:“比賽完了再說,我倒要看看他學了我多少精髓!”

王承業聽得目瞪口呆,排長則兩隻眼珠亂轉,不知在打著什麼主意。馬壯撲通跪倒朝餛飩王磕了個響頭,然後換了一柄刀繼續加工餡料,正是那柄丟失的“巽刀”!

餡料完成後,擀皮,包餡,下鍋煮,馬壯手法嫻熟快速,更難得的是每一動作都暗合唐詩意境,當吟到“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時,餛飩也正好出了鍋。月影西移,落英繽紛,一碗碗冒著白氣的餛飩同時盛到眾人麵前。隻見碗中清湯澄綠,餛飩如蓮,先占了個色字,香氣氤氳,沁人心脾,再占一個香字,咬一口遍體生津,如入仙境,又占一個味字。色香味俱佳,立刻征服了眾人的心神。閃光燈又閃起來,對準了這顆飲食界新星,馬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