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孩子骨折的急救方法(1 / 1)

玩得過度不一定會引起骨折。孩子最易發生折一般是骨彎曲,而不是骨頭斷裂,同時讚成的皮膚損傷也很小。如果孩子某個部位不能做正常的運動或沒有疼痛感,如果有皮膚擦傷和(或)周圍腫大,如果局部變形等等,都可能說明出現了骨彎曲。

表現:

●劇烈疼痛,孩子患肢運動受限。

●患區壓痛極為明顯。

●患部出現腫脹,皮膚變色。

●在關節脫位和嚴重骨折時,發生肢體變形。

處理:

開放性骨折

斷骨刺穿了皮膚,傷口血流不止時。首先用幹淨的布壓迫傷口止血,可以用消毒紗布固定患處。注意不要試圖把變形或彎曲的肢體弄直,也不要將突出傷口外的斷骨塞回傷口內以免感染。

閉合性骨折

折骨沒有伸出皮膚,可在受損部的兩側固定肢體,以防進一步損傷,然後急往醫院骨科就診。

休養注意

一旦打上石膏回家休息,要注意應將寶寶患肢抬高,減少或避免患肢發生腫脹。幫助寶寶定時翻身。飲食應多攝入一些含鈣高的食物。一般隻要骨頭複位並固定良好,寶寶能很快恢複。

家長需注意些什麼呢?

1、不要試圖把變形或彎曲的肢體弄直。如果傷害嚴重,或是骨頭穿透皮膚,可用消毒紗布包好,不要碰傷口。

2、不要給孩子任何吃喝,因為他需要安穩一些。

3、骨頭穿透,要馬上叫救護車,或去附近醫院治療。

專家提醒:

針對骨折處出血,可以采用壓迫止血或橡皮筋管、橡皮帶環紮肢體止血。每隔30分鍾左右放鬆一次,以免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肢體缺血壞死。

切不可自作聰明,搬弄或挪動肢體,把變形的骨頭拉直,或將斷骨塞回傷口內。

骨折一年內,應不忘去醫院複查,以確保斷骨複位正確,愈合良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