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焚書坑儒(2 / 3)

當下,數萬根毛竹密密匝匝、一層層刺向前方,使大秦軍陣好似一隻全神戒備的刺蝟!

衝在最前麵的兀術拔拔等人大驚失色,但已停不下來……慘叫連連,人喊馬嘶,無數匈奴騎兵連人帶馬被長竿刺穿!後麵的騎兵見前麵突然止步,慌亂下急忙勒馬,可是哪裏停得住?一時間人仰馬翻,自相踐踏死者甚眾。

匈奴騎兵如潮的攻擊被擋住了!

秦軍這邊亦不輕鬆。盡管第一排的盾牌手都是特意挑選的健壯力士,盾牌也可以插入地麵,還是有很多人吃不住馬隊的高速撞擊,被盾牌壓倒在地上,痛極慘呼。立即便有同伴搶上,將盾牌扶起,以身體頂住。這盾牌不光是用來防止騎兵衝進軍陣,亦是用來護衛長竿手的安全,萬萬不可倒下。

盾牌和長竿陣成功阻止了敵人,勁弩手利用這一時機不停放箭,淩空飛出的箭矢凝成死亡的陰雲,籠罩在每一個匈奴騎士的心上。他們拚命調撥撞在一起的馬匹,準備散開,猛抬頭,卻隻見在陽光下閃爍奪目的箭鏃飛速逼近……噗!

“啊——”鮮血飛濺,又一個彪悍的騎士滾落塵埃……

失去指揮的匈奴人陣腳大亂,隻得各自為戰。有的發了瘋似的向毛竹大砍大殺,準備削斷這些家夥再衝進敵陣,可是一根毛竹還未削斷,便慘叫一聲,被幾根毛竹刺穿……有的拚命撥馬回竄,見秦人並未追趕,正要鬆口氣,突然胸口一疼,一支利箭穿胸而過……有的如沒頭蒼蠅,向四麵八方奔竄,急於逃走,竟然對阻擋自己的族人大開殺戒……

這時,蒙恬已經命令騎兵掩護著戰車迂回到兩翼,一字排開。戰車沒有用馬拉而是以人力推著,車上裝滿了澆透油的幹草。一聲令下,草被點燃,熊熊火焰衝天而起。車兵們齊聲呐喊著,將戰車推向敵人,匈奴人的馬懾於火光,駭然後退,車兵們推了幾十步,將車丟下,迅速撤出,手持戈矛警戒。匈奴人困在火圈裏,進退不得,四下裏利箭攢射,一刻不停,傷亡慘重。直到戰車燒盡,焦頭爛額的匈奴人才有機會突圍而出,拚命逃走。

此役殲滅匈奴精銳近十萬!收複了數年前被匈奴人奪去的河套之地與九原郡。朝廷在此地設置了四十四縣,又征發數萬黔首來此墾荒。

捷報傳來,我大喜,下令嘉獎蒙恬及有功將士,並命其督造長城。我決心傾舉國之力,將原有的燕趙邊城連接起來,形成一道萬裏長城。

朕要大秦帝國永絕匈奴之患!

(四)爭議

“皇上英明神武,不但統一中原,而且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眼見帝國版圖日漸遼遠,凡有日月映照之處,萬民莫不賓服。有如此聖明之帝王,實乃大秦之福啊!”博士仆射周青臣端著酒爵,眉飛色舞道。

我嗬嗬一笑,心中自得。

周青臣話鋒一轉,皺眉道:“皇上,雖然如此,您有些做法卻著實不妥。臣有肺腑之言,不吐不快,要冒死進諫了!”

“哦?”我一詫,示意他說下去。

周青臣痛心疾首道:“皇上,您每日裏勤於政務,不閱畢一百二十斤奏章就不休息。這怎麼行呢?”他舉手作拭淚狀,哽咽道,“皇上,您一定要保重龍體啊!若是您有恙了,那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就如失去了主心骨!皇上,為了大秦社稷,為了百萬黔首,您可不要再這樣勞累了啊,皇上!”

我一聽,心中大悅,正待要安慰幾句,忽然聽到一聲冷笑。循聲望去,隻見博士淳於越老先生撚著胡須一臉不屑。周青臣滿臉怨毒之色,冷言道:“淳於先生,我在這裏祝福皇上,您——可是有何不滿啊?”

淳於越昂然道:“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周仆射,陛下賜我等儒生為博士,便是要我們參知政事,麵刺其過。我等自當秉公據實,忠心以報。如今,你卻滿口諛辭,似非忠臣所為罷?”

周青臣滿麵通紅,雖惱羞成怒卻無言以對。

我將酒爵一放,淡淡道:“哦,聽這意思,淳於博士是準備麵刺朕之過嘍?”

淳於越一窒,隨即朗聲道:“陛下,老臣確是有話要講。”隨即撩袍拜倒,懇切道,“陛下,大秦現今設郡置縣,不行分封。臣以為不妥。昔日田常相齊,尋機作亂,取代薑姓。又有晉國六卿,勢大壓主,最終韓康子、趙襄子、魏桓子三家分晉……如若齊、晉二國有宗室子弟作為屏藩,豈容逆賊得逞?臣以為,陛下當遍封嬴氏子弟為王侯,令其鎮守四方,若有非常之變,陛下定有強力臂助。是以,分封於社稷大有裨益,還望陛下三思。”

這番話令我心頭恚怒——廢分封、設郡縣之舉乃是李斯所提議,我一力支持才得以推行的。這樣,朕可以直接掌控郡守、縣令,並通過他們掌控萬民。朕若是車輪之榖,他們便是車輻,萬民便是車輪。如今,這淳於越卻公開力主分封,言語之間還隱刺丞相李斯,當真是不知輕重!

李斯卻麵色如常,似乎並不急於辯駁。

我按捺下不快,淡然道:“好罷,淳於博士,明日,朕會令群臣聚議此事。”說完,我站起來,拂袖而去。

朕的四十七歲壽宴,便這樣被淳於越這個老東西給攪和了!

(五)徐福

禦花園。

六年不見,徐福未見清減,依舊是一派仙風道骨。

我壓抑著內心的激動,澀聲道:“徐福,可求得仙藥否?”卻見他微笑搖頭。我心裏咯噔一下,湧起莫大的失望,怒火升騰。

“萬歲,且息雷霆之怒,小人有話要講。”徐福不慌不忙道,“我等奉命出海,顛簸於驚濤駭浪間,風餐露宿,一無所獲。但小人身負萬歲厚望,豈能半途而廢?”

徐福麵容嚴肅,慷慨激昂:“於是我等百折不撓,漂洋萬裏,雖有數名弟子經不起風浪而殞,但小人依舊沒有放棄!所幸萬歲洪福齊天,加之小人等心誠至極,那東海大神終於現身了!”

徐福雙目炯炯,激動得渾身顫抖:“那一日,天氣晴朗,海平如鏡。船正航行間,忽然,前方天空中霞光萬道,瑞彩千條,波濤滾滾,好似海嘯!驀地海浪左右一分,一尊海神緩緩升騰而起,兩邊各有一個龍形侍者。小人等駭然拜倒,不敢仰視……那海神緩緩道:‘爾等六年來漂泊海上,擾我清修,可是有何請求麼?’小人急忙道:‘我等乃大秦皇帝使節,特來拜謁海神,求取延年益壽之靈藥。’然後將萬歲您備下的禮物投入波濤。海神道:‘仙藥豈是易得之物?這些不夠,還須送三千童男童女、數百能工巧匠來。若其心不誠,便不要再來了!’說罷化作一陣輕煙,消逝而去。小人等急忙返航,回稟萬歲……”

我聞言大感欣慰,不管如何,這仙藥是求之有道了。於是,好生勉慰徐福一番,令他休整幾日,再召集童男童女、能工巧匠,備足糧食器物,擇日出海。

(六)議定

朝堂之上,淳於越重提分封問題,不但七十名博士齊齊讚成,竟還有不少大臣出班跪倒,表示支持。

“皇上,臣以為分封可行。”

“陛下,臣亦力主分封。”

“萬歲,臣附議。”

……

我沉著臉看著,內心恚怒:大秦自統一後,行郡縣製八年了,原來還有這麼多人執著於分封!這不是全然否定朕這八年來的決策麼!這簡直就是無視君上!

就在我暗自咬牙切齒時,終於有一個我期待的聲音穩穩傳來。

“陛下,臣李斯以為:分封絕不可行!”

眾人紛紛看向丞相李斯。

李斯從容走出,朗聲道:“陛下,我大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力行郡縣製,便是要將權柄集於國君之手,以統百官萬民。廢除分封,便是消弭王族子弟不臣之心。百餘年來,大秦國泰民安,皆拜此製度所賜。事實證明,此舉合天理、順民心。”他轉身麵對支持分封的眾大臣,冷冷道,“諸公力主分封,可是認為……皇上的權柄過重麼?”

此語甚重,當下群臣變色,不敢言語。

淳於越不服道:“丞相此言,似有誅心之嫌……”

“哦?”李斯冷笑著打斷他,“那昨日在陛下的壽宴上,淳於博士口口聲聲道,大秦不行分封,便有被權臣謀國之危。這——難道不是誅心之論麼!”淳於越啞然,他確實有影射李斯之意。

李斯趁勢慷慨陳詞:“我皇之英武睿智,超越三皇五帝,定鼎天下時,便力行設郡置縣。天子之謀,豈是爾等迂腐儒生可以妄加臧否的?”

淳於越高聲道:“李斯,你莫要狐假虎威,借聖上之勢來壓我等。那田常謀齊、三家分晉之事,亦是有的罷,若有宗族王侯臂助,豈能令權臣猖狂?”

李斯立即回敬道:“那淳於博士又如何看待周王室分封之舉呢?想當初周室大肆分封,導致各個諸侯皆擁兵自重,不尊周王,且彼此攻伐,大亂天下數百年,萬民流離,生靈塗炭。幸得我皇一出,重振天子之威……這,亦是有的罷?”

淳於越默然無語。

李斯又轉向我道:“陛下,您所開創的,乃千古未有之全新局麵;所建立的,係萬世流傳之宏偉業績。豈可隻憑儒生迂腐之論而改之?這些酸腐之儒,泥古非今,嘩眾取寵,擾亂社稷黔首,實在罪無可赦!”

李斯語氣之重,令我亦大吃一驚:難道他要建議朕將這些儒生都殺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