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秦帝國(3 / 3)

我冷冷盯著他佝僂的背影,自語道:“蒼天?哼……朕乃天子!”在這一刻,我已然下了決心:要擇良辰吉日,去泰山封禪!

(七)封禪

始皇帝二十八年,經過了一年多的精心準備,朕踏上了東巡之路,目的便是泰山封禪。

封禪乃是天子登臨泰山祭拜天地,以昭告萬民:自己至尊無上的地位和生殺予奪的權力乃天地授予。傳說上古帝王登基,均需封禪泰山。昔年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欲行封禪,卻因為周天子在位,此舉會激怒諸侯,隻得悻悻作罷。

看來,這周天子之後的封禪大典,還得由朕來完成啊!

這一日,鹹陽高大的城門轟然打開,一列奢華龐大的車騎隊伍緩緩駛出,踏上筆直平坦的馳道。這列浩蕩的車隊足有四五裏長,前鋒以五千鐵騎開道;緊接著是一千人的儀仗隊伍,旌旗獵獵,鼓聲隆隆;後麵的九九八十一乘車駕上,分別坐著朕與隨駕巡遊的文官武將、近侍寵臣與皇後嬪妃。車輛兩側各有五百精銳甲士步行護衛。

車隊駛出鹹陽,沿著渭水南岸的寬敞馳道端然東行,過黃河、出函穀,向齊魯之地行進。

鄒地嶧山,相傳係由女媧補天剩下的石塊堆壘而成。山並不高,卻地勢崎嶇,多險峰怪石。在這裏,我命李斯使人采巨石勒碑,以頌揚朕的功德。李斯不愧群臣之首,果然文思敏捷,略一沉吟,成就一篇絕好文字:

皇帝立國,惟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嶧山,群臣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複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著經紀。

我滿意地點頭,命令隨行工匠盡快將這篇文字刻於石碑上,豎立在山巔。朕這“千古一帝”的赫赫功績,要讓無數黔首世代相傳!

終於到了泰山腳下。

當我目瞪口呆地望著這高聳入雲的巍巍泰山,心底的興奮油然而生——這乃是朕一生中所見過的最巍峨雄邁的山!休整一日後,第三日夜半子時即出發上山,沿著蜿蜒陡峭的山路攀爬了大半日,日中時方得到山頂。

立於山巔,心神恍惚。寒風撲麵,鬆濤陣陣,雲海飄渺。我昂首向天,天空是那麼藍、那麼近,仿佛一躍便可觸及。我雄視四方,這萬裏中原,這百萬黔首,盡皆匍匐在我的腳下。我張開雙臂,再將雙手慢慢攥成拳頭,一種征服感湧動在我心頭。我的眼前,晃動著那個在邯鄲街巷裏孤獨玩耍的男孩、在鹹陽王宮中苦練騎射的少年、在蘄年宮門口不畏箭矢的國君……

我閉緊雙眼,長舒一口氣,下令:“來人,布置祭壇,朕要封禪!”

擺好桌案,放置好香燭和美玉、金帛、豬牛羊三牲,我鄭重叩拜天帝,口中禱告曰:

“惟大秦始皇帝二十八年,歲在壬午。天子嬴政,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天啟嬴氏,運興水德。宇內一統,萬民臣服。賴天之德,四海宴然。敬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茲瘞禮,式表至誠。封祀岱嶽,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尚饗。”

禮成後,將祭品焚燒敬天,以表虔誠。

隨後,我誌得意滿地最後望一眼這山巔之美景,擺駕下山。

車隊繼續東行,直達東海。

遠遠地,便聽見恍若驚雷隆隆作響,並且越來越近,我大為詫異。直到這雷聲似在身邊,直撞耳鼓。我迫不及待出車觀看,頓時瞠目結舌:眼前是浩瀚無垠的汪洋,水天一線,無邊無際。驚濤駭浪,一波波席卷撲來,摔打在礁石上,水花粉碎飛散,打濕我的頭麵、衣衫,繼而摔落在沙灘上,慢慢退卻。前浪未盡,後浪已然呼嘯而來,氣勢更盛、更狂。

我默然立於海邊,任憑發梢拂麵,衣衫呼啦啦隨風狂擺。登臨東嶽之巔,睥睨萬物,山河盡在腳下的征服感和豪邁之氣,仿佛被這強勁的海風吹得無影無蹤。這……就是大海?我從未見到過如此強大的自然偉力,似乎可以毀滅一切。在這大海麵前,漳河算什麼,渭水算什麼,就連黃河都不算什麼!朕又算什麼?朕雖貴為帝王,在這驚天動地的大海前,卻脆弱得形同螻蟻。這大海自三皇五帝時便有,直到今日,人都逝去了上百代,然而它還是這樣驚天動地。哼,即便朕薨去了,它恐怕也沒有什麼變化罷……

霎時間,我的心底湧起一股莫名的失落,茫然望向遠方。那裏有幾隻海鳥自在地翱翔著。這就是那傳說中填海的精衛罷?

突然,群臣騷動。李斯急急奔過來,顧不上施禮,興奮道:“皇上,您、您看……”

我順其手指處看去,大吃一驚:遠方,海天相接處,隱隱出現了瓊樓玉宇!沒錯,是真的!高大的殿宇,金碧輝煌。屋頂上鋪蓋著金黃色的琉璃瓦,亮紅色的牆壁上用碧玉裝飾成美麗的花紋……我興奮不已,揉揉眼睛,正待細看,卻見那奇特景觀開始飄搖、變形,隨即消失不見。

(八)求仙

“徐福,朕來問你:那東海之中,當真有海外仙山麼?”

那徐福相貌清臒,須發飄然,倒是一派仙風道骨。他乃齊魯地最為有名的方士,被人視做半仙。聽到我的問話,徐福從容施禮道:“萬歲,確有此事。古人相傳,那東海深處,有三座仙山,乃蓬萊、方丈、瀛洲。三仙山係神仙居所,那裏以黃金白銀築成仙殿,飾以碧玉琉璃,植以萬年長青之鬆柏,放養麒麟、鳳凰等神獸。仙人居此,逍遙自在,可得永生!昔年齊國威王、宣王皆曾遣人探訪仙山,求不死藥。”

“哦,結果如何?”我不由自主直起身子。

“使者未至時,遠遠望去,清晰無比;等到接近時,那三仙山卻慢慢消失了。是以最終也沒能到達。”

“唉……”我失望至極,無力地坐回去,“如此說來,這三仙山終究是不存在了?”

徐福看我一眼,笑道:“非也非也。萬歲,這三仙山卻曾有人到過,回來後向人傳說,繼而便又出海,再不複返,想是去那仙山陪伴神仙去了。”

我一皺眉:“既然如此,徐福你為何不去呢?”

徐福手捋須髯,感慨道:“小民修道半生,出海多次,可惜終因舟小不經風浪,每每無功而返……唉!”

我霍然立起,道:“好!徐福,朕就成全你。”我走到他身邊,將他攙扶起來,“朕給你一切所需之物,令你出海尋找仙山。倘若如願,為朕帶回不死仙藥,朕重重有賞!”

徐福眼中一亮,但麵上依舊波瀾不驚,施禮道:“多謝萬歲。徐福定當不負厚望,舍生忘死亦要為皇上尋回這不死仙藥!”

數日後,在我親自餞行後,徐福帶著幾個徒弟,乘上裝載著足夠吃三年的糧食的秦軍戰船,焚香禱告、祭拜海神後,駛向茫茫大海深處。

直到戰船消失在海麵上,我才戀戀不舍地收回目光。對徐福此行,朕是滿懷期待啊!倘若能尋回不死仙藥,朕便可永遠擁有這錦繡河山,真正是壽與天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