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秦帝國(1 / 3)

(一)鼎革(一)

帝國初立,革故鼎新。

首要者,在於議立帝號。

“天子之稱謂,自古為‘王’,然而周室衰微,各諸侯譖越,紛紛稱王。朕賴宗廟之靈,興兵除暴亂,六王鹹伏其辜,天下大定。若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故令各位卿家議立帝號。”

我下了命令,群臣一番計議後,由丞相李斯奏道:“陛下,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以‘泰皇’最為尊貴。故臣等議立‘泰皇’之號。”

我想了想,搖頭傲然道:“朕以少年執掌國柄,盡十年之力,殺伐千裏,並吞宇內,終結數百年之分裂局麵。想那三皇五帝,誰能如此?朕開創不世之業績,自當淩駕於其上。這樣罷,朕就取其‘皇’、‘帝’二字,作為名號。朕乃肇始,便稱‘始皇帝’,子孫繼者,便稱‘二世’、‘三世’,乃至萬世——如何啊?”

李斯等叩頭,齊呼:“陛下聖明。”

我滿意一笑,又欽定了一些規則:

其一,“朕”為天子自稱,他人不可用;天子之命為“製”,令為“詔”;黎民百姓皆名為“黔首”。

其二,建避諱製度。凡與帝王名諱相衝者,皆易其名。如“正月”的“正”與“政”同音,則將“正月”改名曰“端月”。

其三,廢除諡號。朕地廣三皇,功越五帝,百年之後,誰人能有資格評述朕?故,周代以降,臣子為君王定諡號的做法,該當廢除!

話一出口,自然又是一片“聖明”之聲。

心情大好之下,回到寢宮,我召來樂師易水寒,讓他為我擊築。

很快,易水寒翩然而至。他身材不高,清瘦的臉上一向沒有什麼表情;雙眼細長,隻有在演奏的時候才會變得炯炯有神;頦下三縷美髯,迎風飄逸。

這易水寒乃是新近入宮的樂師,幾個月前,他悄然出現在鹹陽,在本城最大的菜館“渭水樓”當眾演奏一曲,震驚了所有來進餐的達官貴人,頓時聲名鵲起。鹹陽城的名流皆爭相聘請他去演奏,他亦來者不拒,卻不收薪金,隻求一飯。此事甚奇,很快傳至嗜樂的朕的耳中。好奇之下,我將他召進宮來,試奏一曲。果然如聞仙樂,我如醉如癡。大喜之下,我將他封為宮廷樂師,隸屬太樂令。易水寒聞言,從容起立,麵上波瀾不驚,謝恩後抱起築翩然而去。

如今,他已來此半月,我還是第一次有暇聽其演奏。

“易先生,今日要為朕演奏何種曲目啊?”我和顏悅色道。

易水寒放下築,從容施禮道:“皇上,在下這幾日特為您譜寫一曲《千秋歲》,以恭賀陛下建立千秋萬代之盛世。”

“哈哈,好!”我拊掌稱讚,迫不及待道,“請易先生速速演奏罷。”

易水寒正襟危坐,左手撫住琴弦,右手輕輕握起竹枝,沉吟一下,擊在弦上。頓時,美妙的樂聲如同清泉流散。

這舒揚大氣的樂曲令我沉醉,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輕輕擊節應和。易水寒亦是雙目半瞑,沉迷其中。一曲既罷,餘音嫋嫋。

“好!”我睜開眼睛,由衷讚歎。易水寒微微一笑,頷首回禮。

這時我才發現趙高緊張地站在我身邊,雙眼死死盯住易水寒。我瞥他一眼,不悅道:“可有要事?”趙高俯身,悄聲道:“陛下,這易水寒非是旁人,乃逆賊荊軻之好友,原名叫做高漸離的!此番他化名入宮,必有歹意!陛下,這……”

我陡然一驚,急忙製止他,冷眼看向調試琴弦的易水寒,猛然大喝:“高漸離!”

易水寒雙手一滯,片刻後微微一喟,目光平靜地望著我,輕聲道:“不錯,我就是高漸離。”

(二)鼎革(二)

“皇上,臣李斯曾聽聞‘五德終始’一說,主王朝命脈興衰,願為陛下述之。”

“哦,丞相可為朕詳細道來。”

“陛下,凡帝王之將興也,天必降祥瑞。周文王時,東方出現一隻赤色巨鳥,口銜丹書振翅長天。故而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則周人以火為國運圖騰,崇拜火,以赤色為尊。如今我大秦取代大周,代火者必為水。水氣勝,故大秦當崇尚水,以黑色為尊。”李斯從袖子裏掏出一張帛絹,道,“昔年秦文公出獵,捕獲黑龍,此為水德之祥瑞也。望陛下明鑒。”

“好,就依丞相之言。”

依照李斯的建議,大秦帝國以黑龍為祥瑞,以水德受命於天。水色尚黑,所以禮服、旌旗等均以黑色為主。水又屬六數,故而數字尚六,如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八郡,皆為六之倍數);車乘為六馬;一步為六尺。

“嗯,不錯,不錯啊!”我笑嗬嗬地反複把玩著手中的傳國玉璽,愛不釋手。這傳國玉璽便是那趙王獻上的和氏璧。經過大秦丞相李斯撰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又得良匠精工鐫刻,已然成為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寶物。嗯,朕定會將之傳於萬世。

突然,我想到一事,遂問道:“丞相,那馳道,修得如何啦?”

所謂馳道,便是以鹹陽為中心,通達全國的道路,寬五十步,夯築得結實平坦,每三丈植一株青鬆為道樹。

李斯不慌不忙道:“皇上,臣已著有司征發民夫二十萬,日夜趕修,定不會誤了陛下巡遊之事。”

“嗯……”我滿意地點下頭,愜意地坐下,欲召來易水寒擊築,忽然想到:那易水寒——不,是高漸離,還在牢裏關著。對於如何處置他,我可是左右為難。經曆了荊軻一事,我對與之有關的人都恨之入骨。平定六國後,我便懸賞緝拿荊軻的親友,苦於無所獲。如今,這個高漸離竟然主動送上門來了,如何能夠輕饒?可是,他的技藝實在太高超了,殺之實在不忍,況且他亦無不軌之舉。這便如何是好?

李斯得知後,略一思忖,說了八個字:“其才可用,其心須防。”

我思忖半晌,終於有了主意:這擊築之技,主要在手;行刺之事,主要在眼。朕命人毀去你的雙眼,留下你的手,不就行啦?

對,就這麼辦!

(三)鼎革(三)

不多久,我便又下了幾道詔書,分別明示:書同文,車同軌,貨幣、度量衡亦要統一。

大周時代,通行大篆。至列國蜂起,則各創其書,字體紛繁,千差萬別。故李斯受皇命,以大篆為底本,參照七國文字,創製小篆,通行全國。為此,李斯作《倉頡篇》,趙高作《爰曆篇》,胡母敬作《博學篇》,皆以小篆書寫,頒行全國,充作幼童之啟蒙課本。同時,囚徒程邈,在獄中苦心十年,創製出一種筆畫更加簡便、更方正的字體,獻給朝廷。我閱後大喜,當即命名為“隸書”,予以推廣。

朕深信“書同文”之舉,不僅便於朝廷施政,亦可以令黔首黎民愈發明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個道理。

所謂“車同軌”,即設定全國車輿兩輪之間皆寬為六尺。這樣,奔跑在全國馳道上的車子便可以暢通無阻,不會因為大小差異而阻塞道路。

統一之前,各國使用的貨幣皆不相同,有齊刀趙鏟楚郢爰。如今,帝國以黃金為上幣,發行圓形方孔的“半兩”銅錢,為下幣。珠玉、龜貝、銀錫等隻作器飾,不作流通使用。嚴禁私人鑄幣,違者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