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盾弩配合的萬人隊,一共有五支。
萬人隊沉著地向城牆逼近,執盾的大漢盡力保持盾牌之間沒有縫隙,以防對方箭弩傷及身後的同袍。當推進到距離城牆三百步時,鼓聲一變,萬人隊頓止,動作整齊劃一,形如一人。各隊校尉號令如一,盾牌手將巨盾轟然戳立於地;勁弩手將青銅弩置於地上,以腳踏住,雙手挽弦,咯吱吱扣到“牙”上,抽出箭矢,裝入箭槽,雙手端起弓弩瞄準城上。片刻後,一聲令下,轟的一聲,離弦之箭鋪天蓋地飛向守軍。
在我到來之前,王翦得知我要親自督戰,便命主力養精蓄銳,圍城部隊每日隻許佯攻:鼓聲喧天,殺聲動地,卻隻有小股人馬抬著攻城器械輪流上前,見城上放箭,便不慌不忙地撤回,渾似秦兵在操練跑步。夜裏,副將楊端和指揮那些白日裏睡足了、閑得發慌的軍兵們大聲吆喝一番,待睡眼惺忪的守軍爬起來,雞飛狗跳,如臨大敵,他們便不喊了,悠然散去。半月下來,邯鄲守軍日夜提心吊膽,成了驚弓之鳥。
不過,趙人好像也明白了秦人的意圖,因此不再浪費箭矢。有一次,兩百多名秦軍如往常一樣,精神抖擻,呐喊衝殺,不料劈頭蓋臉迎來一陣……笑罵。秦軍校尉大感意外,不知如何應付,全隊便硬著頭皮一直衝到城牆根下,麵麵相覷。怎麼辦呢?這會兒別說沒帶攻城器械,即便有,這兩百號人強行爬城,等於送死啊!撤退?他們是第一撥攻到城下的勇士啊,豈能不戰而退?可是……不撤又能如何?
城上依舊笑罵不斷,葷素夾雜,言語之鄙俗,讓老兵油子都聽得渾身發麻。最後,這兩百來人隻得垂頭喪氣地往回走——沒錯,是走,一個個拖著刀戈,低著頭,好像做了錯事正挨罵的孩子。趙人一陣歡呼雀躍,慶祝圍城以來,首次不費一弓一矢便“打”退敵人。
今日,守軍方真正見識到了秦軍的無敵箭陣。
第一排箭雨飛過去,城上慘叫連連,死傷甚重。大秦的勁弩乃列國最強,機栝設計輕巧,弦力強勁,射程可及三百步。箭鏃呈三棱形,破空之勢淩厲,足以透甲貫盔。守軍猝不及防之下,大吃苦頭。
這時,五支萬人隊已經前後銜接,盾牌手與弓弩手交錯排列,形成一個方陣。第一排勁弩射出,弓弩手即專心挽弦上箭。第二排又瞄準,射!接著是第三排、第四排,待到第五排發射完畢,第一排已然瞄準,迫不及待要射了……如此周而複始,城上的守軍根本無法抬頭,何論還擊!
在箭陣的掩護下,一隊隊軍兵扛著浮橋迅速衝到護城河邊。護城河並不甚寬,卻是極深。那些浮橋是以粗大樹幹縱橫交錯綁縛牢靠而成,上麵覆上數層牛皮,繃緊釘牢,可承一輛戰車通過。
數架浮橋被鋪在一起,本為塹壕的護城河頓時成為平地。
令旗一揮,鼓聲大作。“殺——”五萬士氣飽滿的秦軍將士潮水般湧過護城河,席卷而去。他們紛而不亂,各司其職。雲梯兵雙手高擎雲梯,飛奔到城下,七手八腳將雲梯架靠在城頭的垛口上,並且牢牢扶住;藤牌兵高舉藤牌,為雲梯手和自己遮擋箭矢;爬城兵眼冒凶光,呐喊著飛身縱上雲梯,急速攀爬。
這是我所在的邯鄲西門戰場的戰況。與此同時,其他三麵城牆,上演著同樣的作戰場景。
守軍依舊被箭陣壓得抬不起頭,但他們也清楚地知道:倘若讓敵人爬上城頭,邯鄲就丟了,趙國就完了!是以守軍頂著慘重的傷亡,加以還擊。有的單兵作戰,躲過秦軍一輪箭雨後,猛然立起,向敵人回射一箭,再迅速蹲下,動作慢的便悶哼一聲,被下輪勁弩射穿;有的兩人合作,抱起一塊大石頭,奮力擲下城去,聽到驚呼慘叫,便心滿意足地去抬下一塊石頭;有的三人一組,一人舉盾擋住箭矢,另兩人使出吃奶的勁兒將雲梯推倒;還有的三五成群跑到埋鍋造飯的地方,齜牙咧嘴抬來一鍋開水,摘下頭盔舀起來,劈頭蓋臉潑將下去,燙得城下一片慘呼……
而我方,雲梯兵傷亡最重,為求活動靈便,他們皆隻著輕甲,又須盡力顧著雲梯,盡管有藤牌手掩護,依舊不斷有人倒在箭矢之下。若是城上丟下石頭、潑下滾水,連藤牌也抵擋不住,是以藤牌兵亦傷亡不少。幸好後麵有一批批生力軍源源不斷地補充上來,替換下疲憊的同袍,使他們得以背負受傷的夥伴撤回。
眼看數百架雲梯上的爬城兵接近城垣了,勁弩手便停止射擊,以防誤傷了自己人,同時也因為他們肩酸臂痛,幾近力竭。
沒有了箭雨的壓製,守軍總算緩過一口氣來,他們急於對付距離垛口咫尺之遙的秦人。一時間,無數短刀長槍戳向雲梯上的秦兵。
爬城兵雖然勇悍,但終究身在半空,即使拚命揮刀抵擋,亦占不到便宜。中刀中槍中箭的紛紛墜落下去,撲通撲通地砸在地上,激起一陣陣煙塵,眼見不得活了。至於被人將雲梯推倒的,則幸運許多,在空中手舞足蹈一番,大叫一聲摔落塵埃。命大的一個骨碌爬起來,齜牙咧嘴;倒黴些的折手斷足,號呼不止。
這時,城門處幾架雲梯上的爬城兵忽然不約而同地停止攀爬,反而順梯而下,矮處的索性跳下來。繼而雲梯被撤走。守軍正在莫名其妙,忽見秦人的箭陣又向前推進數十步,須臾,令他們心膽俱喪的箭雨又來了!
在箭雨的掩護下,上百撞城兵山呼海嘯地衝向城門,他們合力將一根巨大的圓木扛在肩上,奔走如飛——這就是攻城棰!到了城門前,他們喊著號子,將攻城棰高高舉起,共同進退,一下一下地撞向城門中間的門閂處。
咚……咚……咚……
每一下都如同撞擊在守軍的心上,令他們聞之喪膽。他們蜂擁到城門上方,意圖殺死敵人,毀掉攻城棰,然而卻紛紛倒在箭雨裏。而箭陣裏衝出上千盾牌手,兩人一組,將大盾高高舉起,緊密排布在城門附近,儼然為撞城兵們搭起一道頂棚。守軍幾乎沒有機會將石頭扔下來,箭矢落在牛皮大盾上,形同搔癢。至於滾水,燒開極費工夫,也不是時時都有的。
眼看著城門搖搖欲開,守軍急得眼睛冒火,卻無法分兵救援,因為城牆上更是危急。有了撞城兵的配合,守軍不得不兩頭兼顧,爬城兵的壓力頓減,精神大振,不多時,已有人爬上了垛口。然而守軍亦不是吃素的,一個秦人爬上去,立即有兩三個趙人瘋狂地撲過來!
趙國連年征戰,國力虛弱,民生凋敝,丁壯亦是極端匱乏。此時守城的不乏白發老者及三尺童子,隻是由於誓死報國的觀念才上城禦敵。此刻見國都存亡在即,更是不要命地衝殺。
一個秦兵剛踏上城牆,就被長戈釘到牆上。執戈的趙兵用力拔出兵刃,剛要轉身,突然慘呼一聲,翻身摔倒,身後露出一張猙獰的秦兵麵孔,手裏舉著滴血的刀。這名秦兵扭過頭去,紅著眼睛尋找下一個敵人。方才倒下的趙人卻縱身而起,從背後抱住他,狠狠一口咬在其脖子上,不管他如何掙紮,就是不鬆口。最後,兩人一起倒下去,秦兵頸血噴濺,血肉模糊;趙人至死沒有鬆口……
“好漢子!”一個左腿斷掉的趙卒看到這一幕,內心讚歎一聲。他咬牙忍痛爬到垛口處,靠坐起來,抄起一把劍,不聲不響等待著。攻上城的秦軍多是注意麵前的敵人,跳下來直接迎戰,卻不防備後麵刺來一劍……不多時,他麵前已倒下數具屍體。直到一個機警的秦人看出端倪,跳下了直接一刀揮過,斷腿趙兵才頹然倒下,嘴角帶著一絲微笑……
這名機警而武藝出眾的秦兵以一敵三,毫無懼意。他大聲虎吼,連殺二人。第三個眼中露出懼意,慢慢後退著,忽然揚手將兵器擲出,同時猛撲過去,死死抱住敵人,怒吼著向前衝出幾步,兩人一齊墜下城頭……
盡管趙人如此勇猛,可惜亦是強弩之末。四下裏越來越多的秦人爬上城頭,興奮地高聲呼喊,還有人將戰旗從雲梯逐手傳遞上去,一個秦卒接過來,用力揮舞。這下,秦人更是軍心振奮,瘋狂呐喊!
趙人的抵抗越來越弱,不斷有人棄械而逃。
轟然一聲,秦軍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歡呼,巨大的聲浪震得我的耳朵嗡嗡作響。隻見高大的城門搖搖晃晃倒下去,彌漫的煙塵散去,黑洞洞的城門無可奈何地敞開。
邯鄲,攻克了!
(七)受降
盡管已事先打掃過戰場,然而滿地狼藉,依舊令人觸目驚心。
車輪緩緩向前,不時壓到斷戟殘戈,以及零碎的血肉……和內髒。
我盡力壓抑著心頭的惡心,不讓自己吐出來。但是刺鼻的血腥味仍舊令我一陣陣反胃。王翦將軍騎馬陪侍在我的車旁,默然無語。
這就是邯鄲,奄奄一息的趙國國都。
一路上,到處都是秦軍士兵。他們大多數聚在一起,興高采烈,談笑風生;也有的默默無語,坐在地上擦拭著兵器和頭盔;還有些枕在衣甲上呼呼大睡。見到我的車駕,大家紛紛起立,放下手中的物事,大聲歡呼:“萬歲!”那些睡著的人猛然驚醒,順手抓起刀槍,茫然四顧,引起一陣哄笑,自己卻還莫名其妙……
轉過一個街角,這裏的士兵正在收屍。他們有的三三兩兩抬著同袍的屍體,小心翼翼地放在馬車上,這是準備運回去辨認身份的;另一些則隨意拖拽著趙人的屍體,扔上另一輛車,這是準備運去城外焚燒的——這樣可以預防瘟疫。
一個年輕士兵跪在死去的同伴麵前,失聲痛哭。他的嗓子已經啞了,幹張嘴出不了聲,隻有眼淚大顆大顆墜下來,在布滿征塵的臉上劃出幾道淚痕。旁邊,幾個同伴神色黯然,歎息不止。
我示意禦者轉向,不要去打擾這個傷心的人。按照秦法,見到大王車駕不高呼萬歲者,當以大不敬治罪。
車駕來到趙王宮前。宮門前,兩個千人隊分列左右,數萬興高采烈的士卒遠遠站在街衢長巷裏,望向這裏。
當侍衛掀起車簾,我長身而出時,驀地晴空裏炸響霹靂——那是數萬軍兵的呼喊:“萬歲!萬歲……”
看著這些衣甲殘破、麵孔黧黑,卻熱淚盈眶、拚命揮舞著兵器頭盔的大秦健兒,我禁不住心潮澎湃,向他們揮手致意。這些身經百戰的關中鐵漢,這些生死場上拚殺出來的英雄,他們有足夠的理由自豪。
趙王遷跪在地上,瑟瑟發抖,汗透重衫。他雙手捧著一隻錦盒,顫聲道:“罪臣趙遷,妄圖抵抗陛下天兵……自知罪該萬死……特獻上和氏玉璧,望陛下賜以全屍……”
侍衛接過錦盒,躬身遞給我。我打開,見到了傳說中的和氏璧,心裏一陣感慨。想當初,朕的曾祖昭襄王欲以十五城“換取”之,還是被有膽有識的藺相如完璧歸趙,如今卻被末代趙王親手呈獻給朕。假若藺相如地下有知,會作何想呢?
我感慨一番,將錦盒交給侍衛,冷冷道:“好,你既如此識相,朕便饒你一條性命。”
趙王遷喜出望外,連忙叩頭謝恩,神色間感恩戴德,竟是十分真誠。我愈發鄙視之,遂有意加上一句:“你為我除去李牧,朕當感謝你啊!”趙王遷聞言,全身一震,慢慢垂下頭去。
這時,他身後一個矮胖子站起來,笑嘻嘻道:“陛下,這誅除李牧之功,小人亦出力不少哦。”
見我皺眉,那人急忙自報家門:“小人姓郭名開,在趙任相國,早便有心投效陛下,為我大秦社稷略盡綿薄之力。”說罷滿臉諂媚,笑嘻嘻望著我。
這就是郭開?禍害趙國的權臣?我心裏一陣惡心,冷冷道:“郭開,你搞垮了趙國,勞苦功高啊!”
郭開得意地謙虛道:“不敢不敢,陛下……”
我大聲喝令:“來人,將這佞臣拖下去,斬了!”
郭開頓時色變,結結巴巴道:“陛、陛下,小人不明白……陛下,饒命啊……”
幾名侍衛如拖死狗般,輕鬆將他拖走。
趙王遷顫巍巍抬起頭,老淚縱橫:“陛下聖明……”
我莞爾而笑:“不必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