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胸部腫瘤(二)(2 / 3)

病例張某,男,74歲。初診1997年4月16日。患咳嗽伴右胸痛1年餘,經胸部X線及CT掃描檢查,證實為右側中央型肺癌,伴肺門淋巴結轉移,胸片可見右側少量胸水及右膈肌抬高。經住院檢查,3次痰檢找到腺癌細胞,己無手術指征,遂予化療。化療後出現嚴重的副反應,被迫放棄,延請唐氏診治。

刻診:T37.2℃,消瘦貌,麵色紫暗,呼吸急促,咳嗽胸痛,舌質暗紅,苔根黃膩,脈弦而澀。辨為氣滯血瘀,痰濕內阻,治以理氣化痰、祛瘀蠲毒之法。藥用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半邊蓮、薏苡仁、魚腥草各30克,黛蛤散(包)24克,貓人參20克,瓜蔞(打)18克,炒枳殼、延胡索、冬瓜子各15克,鬱金、生半夏、炙紫菀、桃仁各12克,蘇子10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7劑,水煎服,每日3次。

持續辨證加減治療至1998年4月,咳嗽胸痛基本消失,經CT檢查肺部腫塊有所縮小,能操持日常家務。囑予定期複查及繼續中藥調理,至今仍鍵在。

本例患者經X線片及CT檢查,結果為肺腺癌已有轉移,伴胸水及膈肌麻痹,診斷明確。現代醫學認為預後較差,不宜手術。化療又出現嚴重反應,故延請中醫治療。經以理氣化痰、祛瘀蠲毒之基本方為主辨證治療1年後,咳嗽胸痛症狀消失,能做日常家務。

(十三)王三虎臨證心法

王三虎主任醫師,陝西省合陽縣人。西安市中醫院腫瘤中心主任醫師、醫院首席中醫腫瘤專家。擅長治療肺癌、胃癌、肝癌等惡性腫瘤。常從肺痿論治肺癌,認為肺癌的基本病機為:燥濕相混,痰毒壅肺,氣陰兩虛。與肺癌病機甚為合拍。治療擅用海浮石、白英、麥門冬、百合、人參、蛤蚧等藥物。

海浮石,味鹹,性寒,能化老痰及黏痰,軟堅散結,且質輕上浮,專人肺經。正如朱震亨所言:“海浮石,鹹,清金降火,消積塊,化老痰。”海浮石是王氏治療肺癌專方“海白冬合湯”中用於化痰的主要藥物之一。用量一般在20~30克。

白英,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是現代臨床用於肺癌和婦科惡性腫瘤的常用藥。《全國中草藥彙編》謂白英“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抗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英具有對“人肺癌細胞有抑製作用”(《現代腫瘤藥物學》)。也是王氏治療肺癌專方“海白冬合湯”中主要藥物之一,為針對“痰毒壅肺”之“毒”而設。用量一般在20~30克。

麥門冬,最早應用就是治療肺痿的麥門冬湯,以“火逆上氣,咽喉不利”為適應證,取其滋陰瀉火,生津潤肺之功為君藥,而王氏認為肺痿就相當於肺癌。《藥性論》謂麥門冬“能治熱毒”、“治肺痿吐膿”,《本草彙言》用麥門冬治療“肺痿葉焦,短氣虛喘”皆是其例。與半夏相配伍適合肺癌“燥濕相混”的病機特點,而且潤肺而不礙脾,化痰而不傷津。

百合,功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具有養陰扶正而不滯邪的特點。《本草述》謂:“百合之功,在益氣而兼之利氣,在養正而更能去邪。”甚至《神農本草經》首言“主邪氣”。所以張仲景將其作為外感病後邪熱未清之證的主藥。《醫學入門》則專用於“肺痿、肺癰”。因此,麥門冬,百合就作為針對肺癌陰虛的主要藥物。其用量根據陰虛和痰濕的不同而異,一般為12 克。

人參,扶正氣、不斂邪氣,而且能抑製癌細胞生長(《現代中藥學大辭典》),又能解諸藥之毒,一藥三用,對於惡性腫瘤這種病機複雜、病情危重的大症而言非常適合。王氏治療肺癌80%的處方有人參,小量6~8克、中量10~12克、大量15~30克。

蛤蚧,王氏最為推崇的補腎納氣藥。肺癌往往涉及到腎,使得腎不納氣而短氣不足以息。蛤蚧補肺益腎,降氣定喘,與人參合用,相得益彰。是在肺癌後期必用藥之一。用藥特點是不去頭足,每日1對,或2~4日1對。

病例馬某,57歲,西安供電局職工。肺癌術後。患者1999年12月以胸痛咳嗽為主訴初診,確診左肺上葉鱗癌後,建議先手術治療。但因白細胞偏低,醫院本不準備手術,因患者堅持進行手術,未進行放化療。

2000年2月16日診,左肺癌術後50天,形瘦麵黃,目幹,咽幹,唇紅而幹,動則氣短,大便稍稀,小便可,舌紅苔黃幹,有裂紋,脈細數。中醫辨證屬陰虛火盛,痰熱成毒。法當滋陰降火,兼以抗癌。百合固金湯為主,藥用白花蛇舌草、魚腥草各30克,女貞子18克,百合、生地黃黃、熟地黃黃、茜草、槐花各15克,玄參、麥門冬、白芍各12克,川貝母、桔梗、當歸、生甘草各10克。6劑,每日1劑,水煎服。而後在上方基礎上隨症加減。自我感覺尚好,半年後白細胞也幾乎達到正常。

考慮到患者年齡不大,體質還好,建議配合化療。住院後注射升白針劑反而白細胞降低,隻得出院,放棄化療方案。仍在門診以海白冬合湯為主化裁治療。效果雖有,火熱總難平息。宜改弦易轍,以補腎滋水降火之法,著重在前方的基礎上加冬蟲夏草、山茱萸、桑椹,結果火熱明顯消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火熱內盛的體質,肺腎陰虛兼有痰熱的基本病機仍然存在。在上方基礎上隨證加減,服藥近600劑,達到了近4年沒有複發轉移,生活質量較高的效果。

上次複診時患者仍以火盛為主,考慮到散肺中火鬱的思路,以射幹麻黃湯化裁6劑投之。

2003年10月30日第100診,服上藥後睡眠不佳,目幹,頭暈,舌紅苔黃,脈細。散火之法不對證,考慮患者性情急躁,鬱久化火,木火刑金使然,擬滋肺腎,化痰熱,瀉肝火為法。方以百合固金湯為主:藥用生地黃黃30克,熟地黃黃、海浮石各20克,沙參、麥門冬、瓜蔞各15克,百合、玄參、白芍、黃芩、柴胡、山茱萸、牡丹皮、菊花、女貞子、墨旱蓮、地骨皮、天竺黃各12克,龍膽6克6劑,每日1劑,水煎服。

2004年10月4日第118診,精神爽朗,談笑自如,少量白痰,偶見青色或黃色,舌紅苔薄黃,脈弦。主訴偶有感冒,要求開以前開過的方備用。所以開兩方:

一方針對原發病,以自擬方海白冬合湯為主:白英30克,海浮石20克,麥門冬、山慈菇、土貝母、鱉甲各15克,百合、杏仁、紫苑、款冬花各12克,半夏、陳皮、甘草各10克。

另一方準備感冒時用,如下:蘆根20克,連翹15克,白前、紫菀、百部、桑葉、黃芩各12克,陳皮、桔梗、荊芥、薄荷各10克,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

2005年10月3日第130診,2006年5月1日第138診,檢查未見複發,偶有咳嗽白痰,舌紅苔薄黃,脈弦依然,基本都以前方化裁。

2007年11月2日第139診,患者於2006年5月1日後因基本康複未再就診,1個月前因咳嗽胸痛,在某醫院CT診斷右上肺癌。而左肺癌術後,未見複發跡象。舌紅少津,苔黃而燥,脈滑細數。仍以海白冬合湯為主治療。

本例患者左肺癌術後,因身體狀況未能化療,堅持用中藥治療6年半,生活質量良好,多次複查,未見異常,實屬不易,海白冬合湯功不可沒。

初診根據患者形瘦麵黃,目幹,咽幹,唇紅而幹,動則氣短,舌紅苔黃幹,有裂紋,脈細數等辨為陰虛火盛,痰熱成毒,以滋陰降火,兼以抗癌為法,用自擬海白冬合湯化裁。海白冬合湯是在經方麥門冬湯的基礎上結合個人臨證經驗擬定的治療肺癌的基本方。藥用海浮石、白英、鱉甲各30克、麥門冬、土貝母各15克,百合、杏仁、紫菀、款冬花各12克,半夏、紅參、陳皮、甘草各10克。

王氏方中以善化老痰及粘痰,軟堅散結,且質輕上浮,專入肺經的海浮石和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抗癌的白英共為君藥、有專病專藥之意。麥門冬、百合養陰潤肺,半夏燥濕化痰,紅參益氣扶正,共為臣藥。法為仲景麥門冬湯用藥精義,是為肺癌燥濕相混,正虛邪實的基本病機而設。佐以土貝母解毒化痰抗癌,鱉甲軟堅散結,杏仁、陳皮、紫菀、款冬花宣肺止咳,使以甘草止咳化痰,清熱解毒,調和諸藥,以期驅邪而不傷正,和緩中見大功。本方應用多年,尤其是作為院內協定方在柳州市中醫院腫瘤科病房集中觀察使用4年來,作用平穩,療效可靠。

(十四)鄭蓀謀臨證心法

鄭蓀謀(1913~)教授,福建省福州市人。臨證重氣化,重脾腎、重扶元氣,組方遣藥貴精專簡潔而忌龐雜,以平淡之品建功。鄭婉如在總結鄭氏診治肺癌,認為脾虛失運,肺虛津傷,以升陽兼益胃清肺養陰。

肺癌為中醫學“五積”中的“肺積”,名曰“息賁”。在臨床觀察中,肺癌患者得到確滲,多屬中晚期。症見神疲氣短,麵色不榮,咳嗽痰沫,咯血或血絲,口幹胸悶,食欲不振,大便或幹或溏,舌淡苔薄,舌係帶青紫曲張,脈細弱。多為脾虛失運,宜益胃升陽為主,方用升陽益胃湯或補中益氣湯;若苔薄,口幹咽紅,肺虛津傷,宜養陰清肺為主,方用百合固金湯;若肺脾兩虛者,則宜補氣健脾、養陰清肺為治,以升陽益胃湯(或補中益氣湯)與百合固金湯兩方為基礎加減運用。肺癌多有痰氣瘀毒互結,亦可隨證選用軟堅化痰、行氣解毒的藥物。如黃芪、薏苡仁、白頭翁、沙參、百部、仙鶴草、魚腥草、白花蛇舌草、天花粉、牡蠣、丹皮、夏枯草、紫草茸、山慈菇等治癌中草藥加減應用。若於術後患者經過化療或放療,白細胞減少者,宜益氣生津,釆用生黃芪15克,生曬參9克,西洋參3克。一星期服2次,以提高患者體質,延長壽命。

病例牛某某,男,68歲。患者於1984年底發現肺癌,1985年10月某腫瘤醫院,診為肺癌晚期,僅予化療。首次尚可,第二次化療則因體力不支而中斷。醫院告其家屬,癌巳擴散,生存期約3個月,即刻返榕住入省某醫院。1986年春節邀予診治,症見消瘦乏力,聲息低微,納差口幹,咳嗽,吐泡沫痰及血痰,氣喘,胸悶痛,大便不暢,舌暗紅,苔黃膩,脈細小結代。辨證為肺脾氣虛,痰濕內停。脾虛則水穀不運,精微不布,痰濕更易滋生;中氣不足無以培金則肺氣更虛,故治肺必先治脾。方取補中益氣湯、升陽益胃湯加減,以補脾益氣,潤肺化痰。藥用生黃芪18克,潞黨參、白花蛇舌草、仙鶴草各15克,生薏苡仁、天花粉、蒸百部、白頭翁各9克,白術、製半夏各6克,升麻3克。並囑常服西洋參一味。

治療近半年,納增體壯,氣喘平息,行動如常人,但仍偶見咳嗽惜血,遂轉以養陰潤肺,止咳化痰為治。方取百合固金湯加堿:藥用生黃芪15克,蘇百合12克,麥門冬、黑元參各10克,熟地黃、生地黃、生薏苡仁、白頭翁各9克,川貝母、桔梗、杭白芍、當歸身各6克,甘草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