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兒郎打下關中 父親頓覺輕鬆(2 / 2)

但是,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本來我想李密這小子比我還小16歲,讓我推他當盟主,長幼亂了秩序,那我豈不是豬八戒照鏡子,裏外不是人了嗎?

我二兒子李世民看過信之後,反而高興了:“父親大人,這是一件好事,咱在關中是十畝地裏一根穀,獨苗不成林,咱們就假裝推他為盟主,自己好好地積蓄力量。”

從信件分析,李密這小子太重視盟主問題,讓他去折騰吧,盟主的號召力也不是萬能的,給奶便是娘多得的是,誰笑到最後才是勝利,誰笑到最後才是王者。

作為盟主,必須在中原地區取得更大的戰果,而中原包括硬骨頭東都洛陽,你若是失敗了你的威信就會像楊白勞啃螃蟹,一蟹不如一蟹的,李密這小子也隻是一隻家雀兒,假如你立馬吃了鷂子,告訴誰也不信。

想到這裏,我和幾個兒子和一幫大將文官們達成了共識:回信同意李密了吧。

我的回信主要有這兩點:

一、廉頗老矣,老李我奔五了,打打殺殺也使不上勁了,現在連上床都要人扶了,盟主你不當誰還能當,我在精神上,那是一萬個支持你了。

二、那首流行歌曲《桃李章》預言的就是你當皇帝,如你稱帝了,把我封個唐國公就心滿意足了,我飲水思源,永遠不會忘記了你的恩情。

落款:此致敬禮,一個知足常樂而且胸無大誌的老人──李淵。

信發出去了,李密高興地繼續猛攻洛陽,我也安心去關中了,誰料在半途中,我遭遇了一個強敵。

因為這個強敵是我意想不到的,在我的作戰計劃外,猶如避孕失敗,生又生不得隻好打掉。

這個強敵叫高德儒,生年不詳,但我知道他的卒年,就是今年,公元617年,因為他即將成為我的刀下鬼。

高德儒是隋朝的親衛校尉,同時又是愛拍馬屁之人,他曾在洛陽西苑看見孔雀,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當官機會,孔雀是吉祥鳥,要是上報楊廣,想不當官都難。

當然,天高任鳥飛,你是不能控製鳥兒的飛翔,但好話人人愛聽,不管吉祥鳥孔雀飛不飛走,但是楊廣封他為官是少不了的,朝散大夫的帽子鬼使神差地戴在了他的頭上。

這叫馬屁拍得好,哪有大官當不了。

但是,高德儒卻不拍我的馬屁,成為我進攻關中的絆腳石,真是搬石頭打老天爺,不自量力。

原本以為,我一起兵,高德儒會識時務者為俊傑,和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他卻與我決裂,說我是叛賊,不得好死,真是豈有此理。

正當我為此事窩火的時侯,我的兩個兒子李健成和李世民主動請纓,發誓要把他給剁了。

沒想到,高德儒是茅廁裏的石頭,又臭又硬,兩個兒子進攻並不是很順利。

看來,想要撈點政治資本非得下猛藥不可,須知要讓一隻公雞屈服,並不是殺公雞,而是殺盡公雞周圍的母雞們。

要實行這個手段,我必須去找一個人。

溫大有是我此時最需要的人,是我最親密的戰友。

溫大有,即溫彥將,字大有,並州祁縣(山西祁縣東南)人。

他出生於書香之家,其父溫君悠曾任北齊文林館學士、隋泗州司馬。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溫大有不僅有學識淵博的父親,還有和他一樣自幼博覽群書、聰穎異人的兩個哥哥溫大雅和溫彥博。還在他們青少年時代,他父親的朋友薛道衡、李綱曾斷言三兄弟“皆卿相才。”

這是一個公司的資深人員,因為他已經知道河西郡的風土人情和地理常識,對於瞬息萬變的戰爭來說,溫大有絕對是稀缺之物,絕對是製勝法寶。

我的目的就是要溫大有配合兩個兒子行動,增加戰爭的勝算,別看他滿臉皺紋,做起事兒來很有精神。

臨行時,我很關切地對他們說:“你們務必打好這一仗,要早去早回啊,祝你們旗開得勝,現在我看你們啊,是還了俗的和尚,往哪兒看都好看。”

九天,短短的九天,他們安全回來了。

高德儒這不聽話的驢子,被我的兩個兒子活捉並砍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