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非常重要,他是楊玄感的弟弟,屬於重量級人物,楊玄感造反一是為了自己能夠活得體麵一點,二是為了母親的遺願,把胞弟培養成才。
楊玄感沒料到至今還未闖出什麼路子,還把自己胞弟的命給搭了進去,唯有像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楊玄挺一死,重重地打擊了楊玄感的鬥誌,卻給楊廣換來了調整部屬的機會。
隋軍傾巢出動,武賁郎將陳棱攻黎陽,屈突通堵楊玄感後路,防其北逃,宇文述和來護兒專門尋找楊玄感主力決戰。
此時的楊玄感已經是公共廁所裏響地雷,引起公憤(糞)的判將,不管怎麼樣,立場不能改變,死了都不降,是該考慮撤退之策了,寧可當縮頭烏龜,也不能當甕中之鱉。
他終於嚐到了不聽朋友言吃虧在眼前的苦頭,不能再出現公要餛飩婆要麵,眾口難調的場麵了,他想起了李密之前獻的中策。
兵貴神速,肉貴屬豬,要想實現李密的計策,跳出包圍圈,進軍關中,還要再加上一把火,千萬別是燒香碰到閻王爺的腳,冒失鬼。
楊玄感燒的這把火是:東都已破,現取關中。
兵不厭詐,隻是看你的忽術高低罷了,看你的道行深淺與否?
這一招還真靈,楊玄感迅速進入關中,但宇文述還是咬住不放,尾隨而來。
行軍途中,有一個叫弘農的地方把楊玄感吸引住了,有人對他說,弘農是塊肥肉,城內空虛,容易攻下,可以解決糧草問題。
沒想到,那人是白眼狼戴眼鏡,冒充好人,楊玄感下錯了一步棋。
三天,短短的三天,楊玄感的大軍已經筋疲力盡,還是攻不下弘農,正當時,宇文述已追到。
一場絞殺戰爭一觸即發,容不得你停頓一下,看你是豆漿還是豆渣。
很顯然,對個人來說,楊玄感不願意成為豆腐渣,下了血本與宇文述決戰,但是久攻弘農不下,士氣已減去大半,縱使楊玄感非常勇猛,但也是匹夫之勇,終究抵擋不住來勢洶洶的宇文述大軍。
楊玄感的老本越來越少,幾乎沒有翻本的可能,唯一的辦法是邊打邊退。
賭場上的輸家都有一個心理,輸不到隻剩下內褲的地步決不收手。
楊玄感越拚越少,最後輸得幾乎成為光杆司令,隻好逃跑,真是脖子上掛雷管,太懸乎了。
楊玄感選擇逃路的方向是上洛城,這裏卻不是寬廣的陽關道了,隻有崎嶇的羊腸小道了。
楊玄感最終走頭無路,在一個叫葭蘆戍的地方走向了生命的盡頭。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楊玄感是第一個大規模起兵反抗楊廣的高級官員,卻被隋軍步步緊逼,落了個失敗的悲殘結局。
即使楊玄感或多或少拆了楊廣的不少城牆,給了隋朝以不小的打擊,但芭蕉扇上壘鳥窩,好景不長,自己的家族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弟弟楊積善自殺未死,被俘砍頭,算是八五炮打兔子,最得不償夫的一個。
弟弟楊玄獎原有一個穩定的工作,義陽太守,但是嫌工作太無聊一聽到哥哥造反就奔著湊熱鬧了,結果被殺死。
弟弟楊萬碩原來跟楊廣去高句麗打仗,聽到哥哥鬧起了革命,便溜號了,沒想到被隋兵綁了去斬首。
公元614年,楊廣第三次出征高句麗,出奇的順利,大將來護兒擊敗了高句麗,完全占領了高句麗全境,所以說戰爭不是兒戲,有人歡天喜地,有人垂頭喪氣。
高句麗已經無力支撐戰爭帶來的高昂費用,隻好投降了隋朝。
所謂滅敵一萬,自損三千,楊廣也好不到哪兒去,大隋帝國在他的左一鬧右三跳中間來個大鞭炮的折騰下,已經烽煙四起,到了群雄並起的時代。
但楊廣想到的是,那些屁民們隻是拿雞蛋碰石頭,跳蚤掀被窩,始終撼不了他的那個天子鳥位,殊不知,他天天坐在那鳥位上,屁股遲早會長出大量的青春美麗痘的。
也許是上天要安排這麼一群人來跟著楊廣一起玩,才能顯現出這個時代的熱鬧勁兒,太安靜了老天爺也悶出病的。
來吧,來吧,命運之神在向諸位英雄招手,爆發手中的小宇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