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哪有半夜做夢娶媳婦盡想好事的主兒,來護兒的四萬精兵為他們盡想發財的夢想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個個帶著富翁夢走向了黃泉路。
除了來護兒的這支隊伍,還有一支隊伍,是宇文述率領的陸路大軍,他的上司楊廣聽到來護兒損兵折將的消息後,特別命令他繞開遼東城。
因為遼東城的高句麗人聽到平壤失而複得,鼓舞了士氣,婦女兒童,同仇敵愾,婦女不愛紅妝愛武裝,兒童不愛玩山愛板磚。
好漢不吃悶頭虧,好鳥不鑽刺笆林,是時候采取措施了。
宇文述,字伯通,鮮卑族,代郡武川人,他得到的行軍指令是繞開遼東城,向鴨綠江挺進。
指令是正確的,操作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指令是繡花枕頭,外頭好看裏邊空。
挺進鴨綠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千裏奔襲,就得輕裝上路,最後的結果是鍋碗瓢盆一律丟下,拋棄糧食,唯一的家夥是馬匹和砍刀,行軍打仗一團糟。
不知什麼時候,隋軍丟棄糧食的消息傳到了高句麗軍隊的統帥層,他們覺得這是趕走侵略者的好機會。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有肉不吃,全吃白菜。
宇文述的陸路大軍在行軍途中,出現了意料之中的事兒,缺水斷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宇文述的隊伍卻兵馬先動,丟掉糧食。
唯有這句話才能形容宇文述的荒唐與糊塗:反其道而行之。
高句麗軍隊又發揮了自己的長處,敵疲我擾,不斷拖延時間,宇文述走了好久都不到鴨綠江。
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宇文述隻好硬著頭皮與高句麗進行決戰,沒想到一日之內宇文述取得了七次勝利,才得以空隙在距離平壤城三十裏地安營紮寨。
然而,宇文述還未休息足夠,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莫名其妙地有人前來投降,這個人是乙支文德,確切地說,是來詐降。
詐降是一個技術活,是一個表演活兒,演得逼真你就活命,演砸了你就腦袋開花。
如果你最後對著敵人能夠說:對不起,我是臥底。
恭喜你,你成功了,你活命了,而且還站在領獎台上,感謝父母,感謝tv,感謝所有愛你的人。
乙支文德出生於朝鮮半島平壤石多山,雖然沒學過什麼兵法,卻對誘敵之策非常嫻熟。
此次詐降非他莫屬,他的任務是詐降後,故意生擒高元獻給宇文述,他就臣服於隋朝,當自己的土霸王。
但是,必須有個不可商量的先決條件:宇文述先撤軍。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然而,宇文述的腦子此時不知是被驢踢了,還是麻辣燙了,竟然信以為真。
這叫耗子滾到麵櫃裏,樂糊塗了。
士兵們精疲力盡了,撤軍吧,宇文述受不了這種深陷泥潭的生活。
死亡之神來了,悄悄地來了,揮一揮匕首,留下一堆堆白骨。
楊廣聽到宇文述撤軍的消息後,猶如吃了鳥槍藥,火氣衝天,但是鞭長莫及,宇文述自覺撤軍已成事實。
死神降臨於正在撤退的陸路隋軍,而扮演死神的是高句麗大軍,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隋軍打得落花流水。
宇文述隻得帶領少許士兵突圍,返回鴨綠江,高句麗軍民歡欣鼓舞,終於趕走了侵略者。
楊廣的一征高句麗徹底失敗,本以為把這位小弟打得服服貼貼,沒想到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
老李我分析了一下楊廣的失敗,主要有三點:
一,去別人地盤拉屎撒尿,即使你是雷公,他是螞蟻,你以大欺小,也不能全部消滅他,因為他再小也要像小強一樣活著。
二,高句麗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又善於耍無賴,你隻有歇菜。
三,楊廣的決策有點愚蠢,人家假投降就不再進攻,反而讓人家舞著鋤頭挖牆角,豈有不敗之理?
公元613年,楊廣開始了第二次出征高句麗,據說號稱百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到遼東城。
這一次楊廣可下了大本錢,已達到了飽帶幹糧晴帶傘的地步。
可是,高句麗又不是阿鬥的江山,白送的,而且時刻準備著,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