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沙漠
澳大利亞小檔案
地理位置: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麵積:155萬平方千米氣候:雨水稀少,幹旱異常澳大利亞沙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是世界第四大沙漠,由
大沙沙漠、維多利亞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四部分組成。
神奇的沙漠花園
澳大利亞沙漠的雨水稀少,幹旱異常。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攝氏度。因為沒有高大樹木的阻擋,狂風終日從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過。風是這裏唯一的聲音。為什麼澳大利亞沙漠異常幹旱呢?要知道,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雖然它四麵環海,但氣候卻依然非常幹燥。類似荒漠和半荒漠的麵積達到了340萬平方千米,約占總麵積的44%,成為各大洲中幹旱麵積比例最大的一洲。這裏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控製,因氣流下沉不易降水。
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沒有大的海灣深入內陸,而且大陸又是東西寬、南北窄,擴大了回歸高壓帶控製的麵積。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離陸風,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亞寒流經過,有降溫減濕作用。所以使澳大利亞沙漠麵積特別廣大,而且直達西海岸。
任何人剛到這裏來都會以為這是一片死亡之地,但在1973年,澳大利亞一個叫夫蘭納裏的植物學家在騎摩托車旅行時發現,這片沙漠中竟有大約3600多種植物繁榮共生。如果按單位麵積計算,物種多樣性要遠遠超過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因此,發現者稱這裏為沙漠花園。生長在這裏的植物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幾乎是別處植物的十分之一。同時,這裏所有植物的葉子都不是綠色的,而是帶著各種鮮豔的顏色。更奇特的是,這些花朵都能分泌超乎想像的大量花蜜。後來,蘭納裏對這些植物進行了30年深入研究,才發現其中的奧秘:這裏的土壤成分主要是沒有養分的石英,隻有對水分和營養需求極少的植物,才能生存;昆蟲和鳥類在這裏非常稀少,幾乎沒有潛在的授粉者。植物的生存繁衍主要靠傳播花粉。在這種條件下,植物必須開出最大最豔麗的花朵,分泌最多的花蜜,才能吸引極少潛在的授粉者的注意。
神秘的巨石
艾爾斯岩是領略北領地之神秘的首選地,這個地區的得名源於一塊叫做“艾爾斯”的石頭。這塊石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整塊不可分割的巨石。由於被土著人賦予了圖騰的含義,被當地人譽為象征澳大利亞的心髒。更有人稱為“人類地球上的肚臍”,號稱“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如今這裏已辟為國家公園,每年有數十萬人從世界各地紛紛慕名前來觀賞巨石風采。艾爾斯巨石又稱艾爾斯岩石,據說距今已有5億年曆史。周長約9千米,海拔867米,距地麵的高度為348米,長3000米。岩石色澤赭紅,光溜溜的表麵在太陽下閃著光芒,孤零零地奇跡般地凸起在那荒涼無垠的平坦荒漠之中,岩麵上鐫刻著無數平行的直線紋路,形狀像兩端略圓的長麵包。對這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巨大岩石,至今科學家仍破解不出其確鑿的出處來源,有的說是數億年前從太空上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