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20幾歲就成功的男人(6)(2 / 3)

跳高練了兩年,劉翔又被市第二少年體校的一個教練選中,開始練起了跨欄。進入跨欄場地沒多久,劉翔就被孫海平相中。

如果說劉翔是靠兩條腿起飛的,那麼,他起飛的平台,當是他的教練孫海平。孫海平1971年進入跨欄行業,1978年考入北京體育學院專習跨欄,畢業回到上海做了專業跨欄教練。30多年紮根欄田,使得他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有深厚的理論功底。他清楚記得,許多年裏,為了出成績,他們都依靠疲勞戰術,因為怕白天達不到運動負荷,晚上再用竹竿挑碘鎢燈看清跑道“夜戰”。盡管如此,練了多年,仍然沒有什麼起色。

可是,盡管時代進步了,但這種“傻練”方式卻一直沒被徹底摒棄。雖然孫教練靠自己的經驗帶出了像陳雁浩這樣的國內高手,盡管陳雁浩創造過國家紀錄和亞洲紀錄,但一拿到更高級別的比賽當中就沒戲了。這些國內高手出去參加世界級比賽,往往都是“一槍斃命”,一般國際比賽要鳴四槍:預賽、次賽、複賽、決賽,而中國運動員往往跑完一槍就被“槍斃”回來了。決賽的起跑線對於他們來說,是那麼遙不可及。

孫海平沒有死心。他從劉翔身上看到了勝利的曙光。1998年4月,他看到了訓練中的劉翔,一眼瞅上了劉翔極強的三步節奏感,頓時生出了收其為新徒的想法。可是還沒來得及說出口,他便備戰世錦賽去了,一去三四個月。

當時的劉翔因為訓練相當辛苦又不見成績,並且影響了學業,父母也著急了,怕兩邊都耽誤了,於是,練了一年跨欄的劉翔停止訓練,去了市重點學校宜川中學讀書。當孫海平從世錦賽回來再找劉翔時,劉翔已經回家了。孫海平當即急了,連忙找劉翔,找劉翔的父親,經過再三勸說,劉翔又回到了訓練場。1999年2月,劉翔拜孫海平為師。

這一次,師徒倆決定一同告別常規的傻練。劉翔每周訓練18個小時,平均每天訓練3小時。這使他每天上陣時精力飽滿。玩性十足的劉翔,樂得時間如此充裕,訓練如此輕鬆又有成效。

孫海平對劉翔采取了有別於以往的全新攻略,他從劉翔的節奏感入手,抓住了他神經係統功能特別強、注意力程度極高的優勢,並由此迅速開發出他的潛力。劉翔的訓練成績也由此迅速提高。

與輕鬆的訓練相映成趣的是:劉翔有了脖子上掛著耳塞聽歌曲和吃零食的空閑,並將它培養成為他的兩大業餘愛好。

2000年4月,劉翔參加了全國比賽,誰也沒想到,初次參加大賽的劉翔就得了第三名,取得了其他新隊員磨煉幾年才可能達到的水平。

這樣的超常佳績讓業內人大為驚詫,但更讓人吃驚得合不攏嘴的是一年以後,也就是2001年5月,劉翔在中國田徑大獎賽110米欄分站賽中,連續兩站挫敗自己的師兄陳雁浩。要知道,此時的陳雁浩已經穩坐了八年的全國冠軍寶座。對於這個突然殺出來的“小黑馬”,不少人包括陳雁浩在內都滿懷疑惑。但是,賽後藥檢顯示,劉翔一切正常。

不僅是國內比賽,而且在國際比賽中劉翔也開始嶄露頭角。2000年10月,劉翔第一次出國比賽,便去了遙遠的智利,參加世界青年錦標賽。當飛機經過20多小時的飛行,到達聖地亞哥,劉翔感覺自己像在飛。

比賽時,當發令槍響過,劉翔覺得仿佛天地間隻剩了他一個人。這一次,劉翔跑了13秒75,取得第四名,這是他參賽以來的最好成績,打破了全國紀錄。

這次比賽的最意外收獲是,劉翔找到了比賽時的隨意性和自在,他第一次認識到,原來比賽大可不必把自己搞得那麼緊張,那樣劍拔弩張。

智利之行開了個好頭,從此,隻要嗅著異國的空氣,麵對跑道上的各種膚色,劉翔就會興奮。劉翔在國際比賽上佳績紛呈:200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他榮獲男子110米欄冠軍;2002年,瑞士洛桑國際田聯一級大獎賽他以13秒12的成績打破男子110米欄世界青年紀錄和亞洲紀錄,排名世界第四;2003年,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他獲得男子60米欄第三名,結束了中國男選手在該項賽事中18年未奪牌的曆史。

劉翔成績提高速度之快,連自己的同胞都難以置信,更不要說那些外國人了。國際賽場上的歐美人,自然從不把黃皮膚當回事。決賽的邊兒你們都摸不著,亞洲人天生就不行!“列強”早就作了定論。

因此,發生這樣的事也就不奇怪。那年,劉翔去法國參加世界室內田徑大獎賽,決賽時,一名美國黑人選手摔倒,未完成比賽。劉翔取得第三名。但當他衝過終點回頭看電子大屏幕時,發現上麵打出了“劉翔中途退出”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