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對楊致遠的影響極其深遠。在學校刻苦學習的同時,楊致遠熱衷於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並加入了大學生聯誼會,這鍛煉了他的社交能力,為他將來獨當一麵、駕馭公司奠定了基礎。這期間,楊致遠選修了許多經濟類課程,因為那時他就有一種蒙矓的意識,將來自己也會辦公司。
楊致遠僅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了本碩連讀,並且成績全是“A”。不過他並不想馬上去工作,因為他認為自己還缺少經驗,所以便想繼續留在學校,正好大衛·費羅有個研究項目需要幫手,於是他們開始了兩個人的博士課程。
大衛其實是楊致遠的老相識,大衛進入電機領域較早。1988年,大衛畢業於杜蘭大學,曾經做過楊致遠的助教,兩個人馬上成了黃金搭檔,在性格上也具有互補性。楊致遠善於思考,社交能力強,是團隊中的領導者。大衛性格內斂,工作踏實認真,知識淵博。找到這樣的合作夥伴,楊致遠非常高興,他的生活充滿了快樂。
楊致遠和大衛的博士研究方向是自動控製軟件,不過很快他們就發現這個方向早被少數幾個公司所壟斷,發展的餘地並不大,這時剛好出現了第一個Web網瀏覽器。這個瀏覽器可以讓他們很容易查到許多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不管是科研的還是其他的。
有了瀏覽器,楊致遠很快就被迷住了,他和大衛製作了各自的主頁,並樂此不疲地天天泡在網上,他們的研究工作也暫時被擱置在一邊。
像許多對網絡有特殊愛好的人一樣,楊致遠和大衛兩個人開始收集各自喜歡的站點,並互相交換,剛開始時每天交換一次,接著是幾小時交換一次,再接著隨時都在交換,收集的站點資料越來越龐雜,他們開始感到厭煩,遂決定開發一個數據庫係統來管理資料。
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創意,但當時無人想到去做,而楊致遠和大衛卻想到了。他們把網絡資料製作成方便的表格,將它命名為“傑裏萬維網向導”,“傑裏”是楊致遠的英文名。他們共享這一資源,站點名單越來越長,他們就把站點分類,站點太多了,他們又分成子類,Yahoo!的雛形誕生了,核心就是按層次將站點分類,直到現在還是如此。
楊致遠和大衛把指南的站點告訴了幾個朋友,結果知道的人越來越多,訪問者也越來越多,這使他們非常興奮,因此他們就更加努力地完善網站。
後來,楊致遠收到了大量的電子郵件,不僅有許多鼓勵自己的網友,還有很多良好的建議,這使楊致遠和大衛信心倍增。
原來的指南名字已經跟不上需要了,楊致遠和大衛決定為他們的搜索引擎重新命名,他們使用的是一本大字典。由於楊致遠的名字是以Y開頭,所以字典便首先被翻到Y。在兩個年輕人的眼中,網站的名字越好玩就越好,像Yama(閻羅王)、yawp(蠢話)、yawn(打哈欠)等都曾列入考慮的範圍之內,直到發現了Yahoo,這是《格列佛遊記》中一群野人的名字。關於這個名字,楊致遠作過解釋:“《格列佛遊記》中的那群叫Yahoo的人是沒有受過教育、沒有文化的野人。我們在斯坦福大學正事不做,遊手好閑,沒什麼水平,於是我們自嘲為Yahoo。”就這樣,一群“野人”誕生了,他們將在未來改變計算機網絡世界。
“雅虎”的發展很快,到1994年,楊致遠和大衛認為可以把自己的博士論文先放一下,而專注於搜索引擎的發展。
其實,同類的網絡引擎在網絡上已經存在,隻是與雅虎相比顯得非常機械。雅虎的智能性是其他引擎所無法比擬的,當然也無可複製。到1994年年底,雅虎已經成了不容置疑的業界龍頭,他們所缺的隻是資金,有了資金,他們的成功之日就屈指可數了。看到雅虎帶來的巨大商機,楊致遠為自己的創意欣喜不已。
楊致遠意識到製訂商業計劃的時機到了,隻有做一份周密的商業計劃書,才能打動有實力的投資商,他當即請哈佛商學院的朋友幫他做,然後帶著計劃四處尋求投資者。
1995年上半年,美國在線、MCI、微軟等都曾和他們接觸,但條件都是收購或買斷,網景公司甚至還拿出了方案,不過都被楊致遠和大衛堅決拒絕了,因為他們隻是需要投資,而並未想過出售。
幾經周折,楊致遠找到了美洲紅杉資本公司,它曾向蘋果、奧拉克、思科係統等公司投資,也是矽穀最負盛名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但紅杉公司的負責人莫裏茲有些猶豫不決,因為他認為雅虎實在太與眾不同了,雅虎本身隻是“在網上提供服務”,而且是免費的,風險基金還從未向免費的服務或產品投資過。
但最終,楊致遠和大衛說服了舉棋不定的莫裏茲。1995年4月,美洲紅杉投資雅虎400萬美元。同時,莫裏茲給他們找了一個經理人蒂姆來幫助雅虎主管業務,這樣楊致遠和大衛就可以專注於研究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