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春,因為過度勞累,孫正義患上了嚴重的慢性肝炎,這時他剛剛25歲,公司成立才一年半。孫正義辭去了社長職務,開始養病。在這期間,他讀了大量的經營及曆史方麵的書,有媒體說數量大約有4000本之多,而在這段時間所讀的書,孫正義印象最深的是有關介紹《孫子兵法》與《蘭契斯特法則》的書。
孫正義說:“孫子與蘭契斯特都是相當優秀的兵法家,有趣的是,他們的想法非常相近。簡而言之,就是不打失敗的仗,戰必勝之。戰爭並非賭博,它是科學且有理可循的。這兩大兵法的真正精神,正是不戰而勝,而並購就是不戰而勝。國內許多經營者與媒體從業者,無法了解我采取並購策略的真意。如果他們仔細閱讀《孫子兵法》與《蘭契斯特法則》,相信對並購與我的經營策略,看法將會改變很多。”
在病中,孫正義找到了建造自己帝國的最有力的武器,而在病愈後,他就要拿起武器往前衝鋒了:1994年,軟件銀行成功上市,籌集到了1.4億美元的資金;1995年,孫正義開始大舉進軍網絡業。在他的思想中,建造一座網絡的帝國將是他的最終目標。不過,那時的網絡業的確存在這樣的機會,有記錄表明:1995年的全球互聯網電子商務交易僅3億美金,網址也隻有17.7萬個,而到今天,這些數據已經分別達到1000多億美元、500萬個,並且還在以幾何級數增長——這意味著他在當初走的每一步都可能成為時代的先聲。
孫正義行動了,他先花50億美元控股了美國最大的電子出版公司Ziff-Davis和Comdex以及其他相關公司,這是專業研究信息產業的公司,哪裏有新的發明、誰發明了新技術他們都知道,而孫正義最看重的正是這點,按他自己的說法是花錢買了張藏寶圖。結果這張藏寶圖引導他找到了一個大金礦——Yahoo。
當時的Yahoo還隻是家由五名學生組成的小公司,而那時的楊致遠也才二十七八歲。但在楊致遠身上,孫正義卻看到了與他學生時一樣的創業激情。於是,孫正義對楊致遠說:“我現在投1億美元,占有公司30%的股份。”結果在楊致遠還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時候,他便得到了孫正義寄來的1億美元。當然,事後證明那可能是曆史上最成功的投資之一,因為到1998年時,他的1億美元投資已漲到了200億美元。於是1998年2月,孫正義拋售了雅虎2%的股份,換回了4.9億美元,淨賺了3.9億美元,而且他還擁有雅虎28%的股份。
2000年,43歲的孫正義提早完成了19歲時定下的人生目標:在那一年,他成為亞洲首富,資產超過了3兆日元。如果亞洲有最高的山,那最上麵的一定是叫孫正義的日本人。
3.19歲成立國美電器的黃光裕
“不管你是否學這個專業,不管你是否感興趣,最至關重要的是趁著年輕打好人生的基礎。”
——黃光裕
黃光裕以經營家電起家,在創業之初,他便敏銳地覺察出家電市場的巨大潛力,從而決計做大做強,並確定了“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一舉打破了過去百貨店經營家電的壟斷局麵,使國美在家電業迅速站穩了腳跟,並成為中國的“沃爾瑪”。同時,他長袖善舞,多財善賈,運營資本,涉足地產,營造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1985年,年僅17歲的潮汕青年黃光裕與他的哥哥從家鄉北上,到內蒙古一帶做生意。一年後,兄弟倆一起來到北京。後來,黃光裕承包了珠市口東大街的一家國美服裝店,他起早貪黑打理著店麵。由於地理位置不佳,經營了半年總是虧本,於是,黃光裕決定改行。
當時,黃光裕到處尋找商機,當他看到人家賣電器的商店紅紅火火,心裏非常羨慕。因為當時家電還很稀缺,他覺得賣家電容易賺錢,於是便把國美服裝店改成了國美電器店。
黃光裕和一般商家不同,他不靠倒買倒賣、抬高售價牟取暴利,而是“堅持零售,薄利多銷”。正是這一經營策略,使國美穩穩地紮根於廣闊的消費市場並延續至今,並成為國美的立業之本。
1987年1月1日,在雷鳴般的鞭炮轟響中,國美電器有限公司成立了。黃光裕把公司定位為銷售各類家用電器的全國性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在企業經營中,黃光裕立足於“創新務實,精益求精”的經營理念,敏銳地把握市場。在把握市場上黃光裕堪稱天才,他依靠自己準確的市場定位和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讓國美迅速並蓬勃地發展了起來。
中國的家用電器行業在20世紀90年代風頭正勁,各種家用電器一經上市便成為搶手貨,黃光裕開始在全國大範圍內搶占灘頭陣地,全麵建立自己的分銷子係統。一切正如他的預測,國美電器零售強勢如風,不斷擴大的營銷網絡正好讓他大展拳腳。
黃光裕是那種在人群裏不被人注意的人。也許是因為少年時代就離開校園闖蕩的原因,他顯得冷靜、淡然,言談舉止都很隨意。他不太習慣在鎂光燈下談笑,也做不到侃侃而談,他顯得有些靦腆,甚至有些膽怯,以至於連說話也不流利。但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能力,他相貌平平也很年輕,他的地位讓人瞠目,他不但是國美電器有限公司總裁,而且是中國鵬潤集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