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就成功,絕對是一個大膽而超前的說法。但是有很多人做到了,那麼他們成功的原因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說法,但有一點總是相同的,那就是趁年輕多努力拚搏。你可以透過這些優秀的20幾歲的年輕人的成就軌跡,捕捉到自己的成功起跳點。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隻有那些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的20幾歲的年輕人才會把成功基因複製到自己身上。
1.20幾歲創建微軟的比爾·蓋茨
“我是一個愛構想自己人生地圖的人,即使到現在,我依然覺得那種構想人生的青少年式的衝動,是我成熟事業的基石。我覺得,一個人的青少年時期對人生知識麵的理解,就像鼠標一樣起著引導性的作用。”
——比爾·蓋茨
1973年夏天,比爾·蓋茨以全國資優學生的身份,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這個日後哈佛校史上最著名的輟學生在來到哈佛之前曾經一度為自己的成績惴惴不安。許多年後他依然記得,當時參加完大學入學考試之後心情非常緊張,因為誌願所填報的哈佛等3所大學都很難進。
蓋茨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哈佛此時早已名聲在外。三百六十多年來,哈佛的每一位校長都重視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和興趣愛好,而不受製於傳統說教,更不文過飾非。這種務實開拓創新精神,讓這方崇尚“與柏拉圖為友,與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的聖地成為了美國頂尖科學家和領袖人物的搖籃。
數不清的社會精英從這個校園裏走出:7位美國總統、12位副總統、33位普利策獎獲得者、3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十位跨國公司的總裁、十幾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眾多的國會議員,在全美500家最大的財團中有2/3的決策經理畢業於哈佛商學院,等等。
蓋茨入學時,擔任校長的博克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著傳統本科課程體係的改革,重申“每個哈佛本科生都應該被寬廣地教育”這一原則的同時,還強調了在被認為是現代學生必不可少的7個知識領域中知識入門方法的學習。
在哈佛大學中,比爾·蓋茨是典型的大學新生,被新的要求和更激烈的競爭弄得方寸大亂。在這個環境中,蓋茨遭遇到了人生第一個打擊:他發現周圍的每個人都和他一樣聰明,甚至有些人考試成績比他還好。蓋茨的競爭天性被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出來,他把自己投入到異常刻苦的學習中。
就讀於法律預科班的蓋茨第一年就選修了哈佛大學最難的數學課,研究生級別的數學和物理課占去了他大學一年級1/3的時間。數學、科學、法律、經濟等諸多職業生涯規劃都曾在他的腦海裏閃現過,他曾經期望當一名數學教授,也迷戀科幻小說,熱衷過心理類、經濟類書籍,但是最終他還是把主要的精力花在計算機方麵,在哈佛大學的艾坎計算機中心裏度過許多個不眠之夜。
他的學習方法不尋常。他先蒙頭大睡,然後不間斷地學習36個小時,接著再睡上12個小時,醒來吃下一個加大的比薩餅後再開始下一輪的長時間戰鬥。大學生活和讓他感興趣的新領域沒有絲毫減弱他對計算機的狂熱,這個時候,人類技術發展的步伐開始大大加快了。
遺憾的是,在大學一年級,雖然蓋茨在大學入學考試中,數學得了無可非議的800分,可他總平均隻是個B。這似乎也成為蓋茨最終決定離開哈佛的原因之一。也許就是在第一個學期他便發覺自己並非“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這讓本來很想當數學教授的蓋茨非常沮喪。
但是蓋茨在計算機軟件和商業方麵的突破讓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蓋茨在中學時就在小夥伴中以精通計算機獲得名氣。在上大學前,他就曾和一位名叫保羅·艾倫的大熊似的男孩成為忠實的朋友並組建了自己的公司。除艾倫外,蓋茨還有一個夥伴肯特·埃文斯,他們組織起一個湖濱程序員小組,作為一個小企業,蓋茨和埃文斯每人得到贏利的4/11;保羅·艾倫得到1/11;另一個程序員拿剩餘的部分,此人後來成為微軟的第一批雇員之一。
幾乎與此同時,艾倫和蓋茨被看做是編寫調試程序的“神童”,名氣大揚。兩人被華盛頓州電力網的自動化和計算機化的TRW項目組雇用。僅僅18歲,還在上學期間,蓋茨一年就掙了3萬美元。
蓋茨的電腦技巧與商業敏銳相結合,加上希望贏的強烈願望,使很多人相信他在哈佛也會出人頭地。在上大學的頭天晚上,18歲的蓋茨曾躊躇滿誌地宣布:“我要在25歲之前賺到我的第一個100萬。”他確實做到了,並且超過310倍。但是此時他已經離開了哈佛校園,勸說他離開的正是保羅·艾倫。在哈佛期間,正是他和蓋茨合作,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使蓋茨走上了創建微軟軟件帝國之路。
當然蓋茨絕不是哈佛曆史上第一個著名的退學生。在他之前,還有不少的哈佛先輩們因退學而成名:
1894年,有一位哈佛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因迫不及待要投入石油開采行業而從哈佛大學退學。他後來果然因石油開采而成為美國的巨富,他的名字叫霍華德·休斯。在1926—1927年和1929—1932年間,有一位學生在哈佛大學斷斷續續地讀了3年的書,最後他禁不住各種科研工作的誘惑,還是自動中止了在哈佛大學的學業。他後來獲得了五百多項的專利,是繼愛迪生之後美國最出名的發明家,他的名字叫波尼·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