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是在417年12月份從長安啟程,次年正月返回彭城,他到彭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除全國的戒嚴,然後放琅瑯王司馬德文返回建康城,之後劉裕就留在彭城處理朝廷政事和協調南方與關中的糧草運輸等事宜。
就在劉裕回了彭城沒有多久,天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星象,一顆慧星突然從天津星穿出,進入太微星,經過北鬥星,聯結紫微星,八十多天以後,這顆彗星才消失。自古以來,凡是出現慧星,都代表天下有大事發生,本就喜歡天文占卜之術的北魏皇帝拔拓嗣立即把手下的儒生和方士召來研究此事,這其中包括他的心腹大臣崔浩也在內,可是這個星象太詭異了,出現的時間長不說,還穿過了許多的星座,所以大家都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是皇帝在等著,下麵的人隻得把眼光看向崔浩。
崔浩胸有成竹地分析說,“古人有雲,天災異象的發生,通常都對應著人間王朝的重大事件,如果人間王朝的統治沒有發生問題,那就不有什麼值得畏懼的。當年王莽將要篡奪漢祚時,彗星出入的方向,正與今天相同,我們魏國上下政治清明,沒有什麼權傾天下的大臣,而且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也不錯,應該沒有人想要造反,可是現在的晉朝皇室卻日趨沒落,離滅亡不遠了,彗星的這次出現,莫非預示著劉裕將要篡奪皇位?”
在場的大臣和儒生聽了此言之後都感到有理,這事兒八成就是如此了。(《中國通史第五卷中古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下》)
從上麵崔浩和北魏其他大臣的談話我們可以輕易的發現,當時全天下各個國家對於劉裕將會篡位的事情都有了心理準備,也都認為這是大勢所趨了。反正自漢末以來,篡位立國的數不勝數,這個時代的人們對這個已經有了一個相當的免疫力。
如果這個時候劉裕真能謹守臣子的禮儀,他應該會成為下一個曹操或者司馬懿一樣的人物,自己做晉臣,然後替自己的子孫來打基礎,可是現在的情況是時不我待,劉裕今年已經有五十五歲了,而他的世子劉義符不像曹操的兒子曹丕或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那樣還有點才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今年才十七歲,從小長在王候之家,沒有出去帶兵打過仗,也沒有體會過下層百姓的辛苦,說得好聽點就是公子哥,說得不好聽就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劉裕現在所處的地位已經不能容許他後退了,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他也不像桓溫還有一個弟弟桓衝替他著劉氏家族,更重要的是劉裕他自己也不想退這一步。
當然,皇帝也不是這麼好當的,這飯要一點點吃,這前進的方式也要一步步慢慢來,義熙十四年(418年)六月,劉裕終於接受了他推讓了快兩年的“九錫”之禮和宋公爵位,從權臣到皇帝的大道上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接著朝廷下詔尊崇他的繼母蘭陵蕭氏為宋公太妃,然後在晉朝之內選十郡建立宋國,宋國之內的文武百官都是依照朝廷之例,這個時候天下人都知道劉裕現在的情況就是桓玄當初要篡晉時建立楚國的性質是一個樣子。
本來,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可是不久後就發生了關中失陷之事,這個事情對劉裕的聲望雖然有點影響,可是也沒有太大的動靜,這個事情肯定不會影響他掌握晉朝的政權。
關鍵是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哪個人告訴劉裕的,現在外麵都流傳著一個”昌明(注:晉孝武帝)之後有二帝”的讖語,劉裕知道後就高度重視,這個讖語的意思是不是說孝武帝之後就隻會有兩個皇帝了呢?所以,劉裕即使要篡位,也不能篡安帝司馬德宗的位子,安帝是昌明之後第一帝,那麼應該還有一帝,劉裕應該要篡第二帝的位子,那麼這事個事情就不會有反複了。隻是現在安帝司馬德宗雖然是個白癡,但他的年紀隻有三十七歲,足足比劉裕小了十八歲,恐怕劉裕死了,安帝還活得好好的,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辦?
手下人很會揣摩上麵人的意思,馬上就有人獻計,不如……先換一個皇帝來當這個蓋章的,然後明公再行禪讓之事。劉裕聽後大喜,馬上便派出中書侍郎王韶之聯合晉安帝的左右侍從密謀毒死司馬德宗,另立琅邪王司馬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