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準備北伐(2 / 2)

劉裕回朝之後,把自己的弟弟劉道憐派去當了荊州刺史,同時都督荊、湘、益、秦、寧、梁、雍七州諸軍事,驃騎將軍,可是劉裕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弟弟是個什麼貨色,手上沒兩把刷子不說,要說貪財他隻是沒有諸葛長民老兄那麼明目張膽罷了,要不是看在他是劉裕的親弟弟份上,早就被禦史參了不知道多少了回了,因此劉裕又任命中軍長史、晉陵太守謝方明為驃騎長史、南郡相,劉道憐府中的所有事務都向謝方明請教後再決定,就和他鎮守建康城時什麼都劉穆之的一樣,這次劉裕又給他找一個保姆,他隻負責簽字蓋章就行了,至於貪財娶小妾也就隨他了,隻要他不鬧得民怨四起也就行了。

北伐後秦是劉裕朝思暮想之事,可是荊州才經過戰火,百姓們也要安撫,人心也要穩定,因為每打一場內戰,對於朝廷的消耗可是不小的,糧草輜重就不說了,人吃馬嚼的每天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錢糧,還有打勝了對於士兵們總要獎賞吧,對於戰死的士兵也要補償吧。這又是一筆開支。

所以北伐後秦的時機也要選對,首先國內現在找不到一個能夠反對劉裕的人,但是也要一個好借口,劉裕才能讓其他人說不了反對的話,再一個就是要考慮國外的處境,現在北方國家林立,要是在劉裕北伐的時候都來插上一腳,那麼劉裕就是再有本事他也不對抗北方所有的國家啊。(大概在415年後秦姚興把他的女兒西平公主嫁給了北魏國主拔拓嗣,希望兩家聯姻來加深兩國的關係)

不過劉裕的外交工作進行的也不比姚興差,北方諸國現在最強大的要數北魏,它和後秦是姻親之國,隻不過北魏的北方還有柔然這麼一個草原大國為敵,兩國之間交戰多年,如果北魏給後秦派出援兵,那麼就很有可能會導致柔然大舉進犯,其次就是劉裕要征討的後秦,後秦國正北是夏國赫連勃勃,西北為北涼沮渠蒙遜,西為西秦乞伏熾磐,西南有後仇池楊盛(注:南涼已在義熙十年,即公元414年為西秦所滅),東北還有北燕馮氏。

這赫連勃勃一直就是後秦的大仇,夏國就是從後秦的領土上建立起來的,而西秦和後仇池原先都是被後秦所滅,後來又重新自立起來的小國,對後秦來說他們都是叛亂份子,對於東晉攻打後秦應該是很歡迎的,北涼與東晉相隔太遠,劉裕就專門派人去做沮渠蒙遜的工作。

415年大概五月份,也就是劉裕剛剛才打敗司馬休之的時候,他就派了益州刺史朱齡石派遣使節前去拜見北涼(北涼此時的國號實際為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遜,宣揚東晉朝廷的威勢和德政(當然這個話也是說著好聽,其實就是結盟,結盟鏟除後秦),兩方之間經過一番交談與分配利益之後,沮渠蒙遜就派了舍人黃迅前來拜見朱齡石,並且呈上奏表,說:“聽說車騎將軍劉裕打算清剿中原地區,我甘願做他的右翼部隊,幫助他驅逐戎族強盜。”(瞧瞧,這話說得多好聽,好像他自己就不是戎族了。)

當然,這次朱齡石的使節與沮渠蒙遜談了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可是不久後,夏王赫連勃勃就派遣禦史中丞烏洛孤與沮渠蒙遜締結盟約,我們可以相信,這是劉裕派了人在其中牽線搭橋,而且後來,在姚興死後不久,沮渠蒙遜與以前的大仇敵西秦國主乞伏熾磐就聯姻合解了,這其中也可以看到劉裕的身影。

劉裕沒等多久終於等來了好機會,在416年的正月,後秦姚興派了從東晉逃過去的魯宗之為大將來攻打襄陽,可是魯宗之的運氣不好,半路上就病死了,他的兒子魯軌繼續率著大軍出發,可惜被雍州刺史趙倫之打敗,他也隻得退走。

這簡直就是天下掉下來的好借口,劉裕此前對於後秦一直收容他的政敵是很痛恨的,當年收容桓謙就不說了,現在更收容了司馬家的人,這可就犯了劉裕的逆鱗了,現在姚興居然主動派人過來攻打襄陽,劉裕的心裏可樂壞了,這下國內再也找不出反對的聲音了吧,外敵入侵,本公這是宏揚國威。

再一件事就是後秦姚興的身體不行了,這些年他不斷的征戰導致他的身體很差,時好時壞的,他的大兒子太子姚泓格懦弱,身體又不是很好,姚泓下麵的弟弟見了這種情況,哪個不是磨刀霍霍,準備殺入東宮,取代這個太子之位,再加上姚興自己也有換儲之意,立他另一個兒子廣平公姚弼,而且姚興其他的兒子也不甘示弱,各自都在暗中積蓄人馬,準備奪嫡,在這樣兄弱弟強的形勢下,姚興如果還在,那自然鎮得住他們,可是416年二月姚興又病倒了,此前姚興已經讓太子監國,也就是確定了太子開始進行皇帝上班之前的實習期,他的另一個兒子姚弼不甘失敗,在這個月的晚上發動了政變,姚興撐著病體令姚弼自殺,可能是受刺激過重,姚興在政變的第二天就死,叛亂雖然被平息了,可是它的影響卻沒有停止,有了這個帶頭的,姚興其他的兒子也不會眼看著那個懦弱的太子登上皇帝之位,後秦國內已是風起雲湧之勢,亂戰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