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件事發生在齊地,北青州,冀二州刺史劉敬宣手下有一名參軍叫司馬道賜,他是晉朝宗室的遠親,他聽到劉裕要討伐司馬休之後,就秘密串聯了同僚辟閭道秀、王猛子數人啟圖陰謀刺殺劉敬宣,然後占據廣固,響應司馬休之。有一次在劉敬宣單獨召見辟閭道秀的時候,王猛子卻悄悄繞到劉敬宣身後,然後搶過他防身用的佩刀,把劉敬宣給殺了,劉敬宣雖然一時不防,被他先下了手,可是劉敬宣也是征戰多年,武藝在身,馬上就大叫出聲,在外麵守護的左右侍從聽到裏的慘叫聲後馬上衝進來亂刀砍死了這幾個人。
從先前的司馬國偷襲檀邸,再到現在的建康城有人作亂,再到劉敬宣被下屬殺死,這背後都有著司馬氏皇族的身影,劉裕固然失去了一位至交好友,大晉朝廷也失去了一員猛將,更但重要的是以後劉裕對司馬氏皇族的趕盡殺絕或許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吧。
有一句話叫做一敗再敗,留守石城的魯軌目前的形勢就是如此,雖然他此前趁著北府軍一時大意,連殺了朝廷三員大將,可是此時他手下的軍隊新近戰敗,士氣低落,軍隊的人數也比不上趙倫之手下的人馬多,早前派去襄陽請援的人馬還沒有趕來,讓他有些心急如焚的感覺。朝廷的軍隊此時正在攻城,戰場上人喊馬嘶,聲勢喧天,這時石城之下突然傳來,“城破了,城破了。”驚喜狂叫聲,魯軌聽了倒吸了一口涼氣,他馬上跑下城頭,叫了幾個親衛,然後從北城往襄陽逃走了。
魯軌走到半路的時候,才看到司馬休之與魯宗之率領的救援人馬朝這邊趕來,魯軌跑上前說發了這邊的情況,突然,遠處傳來陣陣的馬蹄聲,司馬休之與魯宗之一看都是大驚失色,怎麼北府軍來得這麼快?盡管心中疑惑,可是他們這時候也隻好先回轉襄陽再說,對方挾大勝而來,自己這一方恐怕抵抗不住,何況根據魯軌的述說,這些北府軍今天也不知是不是吃了什麼大力神丸,精神旺盛得很,絲毫不知道疲倦,簡直就是在拿在自己的命在拚。可是自己這邊的人馬卻不能跟他們拚命啊。
於是,一路大軍在前奔逃,後麵就有一路大軍追趕到,兩軍之間保持著幾裏的距離一直快到了襄陽城下,司馬休之的軍隊到了襄陽城下之後,馬上就去叫門,“快快開城,荊州刺史司馬大人與本州刺史魯大人回來了。”
這時負責把守襄陽的是參軍李應之,他先看了一下下麵的人,果然是刺史大人,他剛剛準備開城門,眼中一凝,馬上就看到不遠處有煙塵滾滾,顯然是大軍追來,難怪刺史大人跑得這麼狼狽。李應之心裏暗道一聲,襄陽城就建在漢江邊上,站在城頭都可以看到城牆下麵滾滾的江水,李應之眼尖,眼光掠過之時突然又看到江麵上帆影點點,高大的戰船不計其數,他心中倒吸了一口涼氣,這要是開了城,襄陽城也難免不被攻破,不如……
李應之心中打定主意,對著城牆下的人喊道,“本官是朝廷命官,不認識什麼刺史大人,隻認識兩個叛賊。”城下的司馬休之與魯宗之心下立時發涼,這個李應之好大的膽子,居然敢不開城門,魯宗之大怒,正要怒聲喝斥,司馬休之眼也尖,立刻拉著他往江麵上一看,魯宗之這時也是臉色發白,難怪李應之這個小小的參軍也敢把本刺史關在城外,原來是……追兵到了。
司馬休之長歎一口氣,“魯兄,天下雖大,已無我等幾人的容身之處,我們出往秦國吧。”魯宗之聞言先是身形一震,然後緩緩點頭。打定了主意之後,司馬休之立即解散了大軍,隻帶了幾個身無家眷的親衛往後秦與襄陽的邊境上跑,從水路上趕到的王鎮惡雖然一路追趕,一直追到了邊境線上就沒有再追了。
此前司馬休之曾分別向北魏與後秦借兵抗衡劉裕,可是此時司馬休之已敗,後秦的征虜將軍姚成王及司馬國帶兵抵達南陽後,隻得護著司馬休之原路返回,他們原來打好的想趁著晉朝內亂撈一把的想法沒能實現。
此次出往後秦的除了司馬休之父子與魯宗之父子之外,還有梁州刺史馬敬、南陽太守魯範,錄事參軍韓延之幾人,話說這個十六國時代還是比較有趣的,南北兩個朝廷在對立的時候就打生打死的,可是一旦南邊或是北人叛逃了,對麵的馬上就接收過去,絲毫不嫌棄他們曾是敵國的人,比如前秦宰相王猛的子孫後來就到了晉朝,王鎮惡就是他的孫子,還有前秦的太子符宏也曾投奔桓玄,再比如晉朝的司馬休之,劉敬宣等人也曾投往南燕。
大戰之後,劉裕任命自己的舅舅趙倫之為雍州刺史,至於荊州刺史之位暫時還是由劉裕自己來兼任,此戰之後才奠定了劉裕在朝中說一不二的地位與獨一無二的權利。雖然西征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可是劉裕的心裏卻始終高興不起來。他該如何麵對自己那年輕就守了寡的女兒,如何麵對那年紀尚幼的兩個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