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桓玄敗亡(一)之覆舟山之戰(2 / 2)

所以楚軍一眼望去,東麵全部是北府軍的旗幟,簡直是遮天蔽日,無邊無際,不知道北府軍到底來了多少人馬,這疑兵之計劉裕也用過不知多少次了,次次都給他得手了,而且這次還有一個意外的驚喜(對劉裕來說),也不知是桓玄還是桓謙的失誤,桓玄這次駐紮在覆舟山上的軍兵居然全部都是北府軍。

劉牢之死後,桓玄自然是要把這支天下聞名的強兵要納入自己的掌握之中,就沒有讓他們再回京口駐地,他們要是回去了,以後再有個人領頭和我為難怎麼辦,這是桓玄的想法,也不能說錯,反而還很是高明,畢竟一支強大的軍隊,卻沒有效忠自己,還是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好一點(或許當初桓玄能夠放劉裕回京口與這一點也不無關係,他認為北府軍都在建康,劉裕也翻不出多大的浪花來),以後局勢穩定了,這支軍隊沒有了領頭人,隻能效忠於我桓玄。

可惜,不知是不是劉裕也看出了這點,所以他才會迅速的起義,就是趁著桓玄沒有徹底掌控北府軍之前,再起波瀾,不然,等上個一兩年,人心思定劉裕就是再有翻天的本事也無能為力。

而覆舟山上的北府軍看著東麵遍布山野的北府軍旗幟,這心裏會怎麼想,手底下到底還能發揮多少的戰力,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自劉牢之死後,劉裕就已經成了北府軍的精神領袖了。

桓玄早早就派人在打探戰場的情況,知道義軍人數眾多後,心裏越發憂懼,做著兩手準備。先是派武騎將軍庾頤之率領精銳的軍兵與守山的利器去支援桓謙,另一邊就先偷偷的收拾行裝,隻要覆舟山上一有消息傳來,自己也可以及時的作出反應。

攻山之前,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幫忙,這時候居然吹起了東北風,以劉裕為首,分為幾隊,還有劉毅,何無忌等人的帶領下,有的負責攻山,有的就負責放火。

劉裕身先士卒。頂著頭頂的箭雨,悍不畏死地直往上衝,他身後的兵丁跟在主帥的後麵,嘴裏發出巨大的喊殺聲(史上記載聲浪都傳到建康城去了)。光是那股拚命的氣勢就嚇住了不少山上的士兵。火勢燃起來後,漫天的煙火與黑煙直往山上飄,山上屬於逆風,劉裕借著順風,一路衝殺上前,楚軍在稍微抵抗一下後(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都紛紛投降,山上的桓謙與庾頤之一看大事不妙,誰也不傻,趕緊順著下山的路逃跑,而覆舟山西麵的卞範之則是被煙火一吹,早就退走了。

占據了覆舟山,劉裕與桓玄的戰鬥就已經勝利了一大半,想必那些原先的北府軍兵是很願意再次投入劉裕的麾下,劉裕在站在山上,看著山下狼狽而逃的桓謙,心裏應該是隻想仰天長嘯一番吧,畢竟這次驚天的豪賭自己勝利了。

覆舟山一戰是是桓玄與劉裕強弱形勢逆轉的一次決定性戰役,劉裕勝利後,桓玄就開始下走坡路,再也不能同劉裕相提並論,而劉裕也以一介次等士族的身份,開始在東晉朝廷建立他的功業,掌控朝廷的大權,最終代晉而立。

這次劉裕與桓玄的覆舟山之戰不是史上的第一次,幾十年後,將梁武帝餓死台城的叛將侯景,也曾於覆舟山挫敗了邵陵王蕭綸的京口援軍,但好景不長,侯景篡位不久,就被梁將陳霸先所滅,到了北齊犯梁時,覆舟山再次成了陳霸先與北齊徐嗣徽鏖兵之處,他們在覆舟山下爭戰之時,都沒有劉裕這麼容易,以少勝多,大敗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