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建康城裏的桓玄聽聞他派去的兩員大將都被殺,就連兩人手下的軍兵不是投降就是被殺,大驚失色,或者是情急失控,或許是桓玄現在也相信了天命,到了這個關鍵時刻,他居然開始求神問卦,問問看老天有沒有辦法收拾劉裕?(《資治通鑒。一一三卷》)
其實桓玄之所以會求神問道,主要是當年他在姑孰,見得天上的將星與相星兩顆星不住地變動,後來朝中果然發生了黨爭。昌道之戰,朝中掌權的人先是司馬道子,接著又是司馬元顯,而外麵的將領先是王恭死,接著就是軍閥混戰,戰死的將領不計其數。
更可怕的是,在篡位前一天晚上,桓玄居然看到月星侵入太白星了,這個事件早有曆史記載,“青龍二年十月戊寅,月犯太白。占卜的結果是:‘人君死,又為兵。’景初元年七月,公孫淵叛。二年正月,遣司馬懿討之。三年正月,明帝崩。”出自《晉書。誌二》)這個星象表明皇帝會死或是有刀兵之禍,現在刀兵之禍果然來了,桓玄就是想問問自己的腦袋保不保得住。(《晉書。桓玄傳》)
可惜,那些裝神弄鬼的道士們顯然讓桓玄不是很滿意,他有些沮喪地問著下麵的群臣,“難道朕真的要敗了嗎?”吏部郎曹靖之就答道,“現如今已是天怒人怨,臣也說不準以後會怎麼樣啊?”
桓玄就有點奇怪地答道,“老百姓怨恨朕,朕還可以理解,可是為什麼老天都要怨恨朕呢?”
曹靖之答道,“前朝的宗廟(裏麵祭祀的是晉朝曆代先帝),被陛下四處遷動(死去的人不滿了),而您的宗廟卻隻到您的您父親一代(開國皇帝建國一般追封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四代人為帝),上天怎麼會不怨恨呢?”
桓玄就奇怪地問道,“那你當初怎麼就不說呢?”曹靖之苦笑道,“陛下,當初滿朝文武都說您是堯舜之君,當今乃是繁華盛世,我要是跑到您麵前去觸黴頭,那不是找死嗎?”(《資治通鑒。一一三卷》)
桓玄聽了這話是什麼反應我們不知道,不過他接著就做了一係列的動作來防備劉裕。讓桓謙與遊擊將軍何澹之率領軍兵駐紮在東陵,後將軍卞範之進駐覆舟山之西,兩軍共計兩萬多人(《晉書。桓玄傳》)。
覆舟山,是建康城外的一座具有重大軍事戰略意義的地點,因山形似倒覆船隻而得名,今已辟為九華山公園,當初三國時東吳就是依雞籠山和覆舟山建城,所以這兩座山一直就是建康城的要地,而東晉的建康城隻是在建業的基礎上增建東府城與西州城,拓展了建康城的地域範圍罷了。
雞籠山坐落在建康城的西北角,而覆舟山則是坐落在建康城的東北角,劉裕是從京口而來,肯定要搶占覆舟山這個戰略要地,就和當初在丹徒搶占蒜山的意義差不多。
三月二日清晨,劉裕就帶著他手下的北府兵趕到了覆舟山,雖然不知道前麵有多少大軍在等著劉裕他們,但他們的處境想必是非常嚴重的,劉裕也沒有自大到以自己這區區不足兩千人的兵力能夠強攻覆舟山。
如果要想勝利,隻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用過早飯之後,劉裕讓人把剩下的糧食全部丟掉,對著士兵們大喊,“兄弟們,建康城離我們隻有一步之遙,隻要打下覆舟山,今天晚上我們就在建康城吃晚飯,到時榮華富貴,封妻蔭子就不再是夢想,如果打不下來,我與兄弟們同生共死,一起死在這覆舟山。所以,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殺向覆舟山,攻入建康城。”
“殺向覆舟山,攻入建康城。”
……
劉裕的境況就與巨鹿之戰前,項羽與手下的楚軍差不多,同樣的敵人勢大,敵方不僅是精銳軍兵,數量還要比自己這一方要多出數倍,隻有下決心破釜沉舟,把自己的退路都給切掉,才能爆發出最大的戰鬥力。
當然,與對方硬碰這是白癡才會幹的事,以劉裕的軍事素養,他先是讓老弱軍兵們帶著旗幟一路走,一路插,一直插到覆舟山的東邊蔣山(今天的南京鍾山)之上,這裏簡述一下建康城的地勢,其東麵是巍峨的鍾山(蔣山),西麵是嶙峋的石頭山(清涼山),南麵是蜿蜒流淌的秦淮河,北麵橫亙著小九華山(覆舟山)和雞籠山,這四者構成了風水學上的“四象”,可見建康城六朝古都的深厚底蘊。(四象之說在《六朝都城》與《金陵王氣解》上都有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