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張良遺訓(1 / 2)

張揚聽到謝文彬的話,揚了揚眉毛:“仙兒折了?怎麼折的?”這個“仙兒”是指張揚手下負責勘察古墓的風水先生,對外不能說是風水先生,就以行話“仙兒”來表示。謝文彬說道:“老大,你也知道咱那個仙兒的德行,上次咱們那批黃貨出去以後,沒多久他就嘚瑟沒錢了,就自己去接了個包夥的活,哪知道紮了手,走空了,不光他折了,找他包夥的那幾個都折裏了,就回來一個。”“黃貨”指的是從墓穴裏拿出來的上等真貨,“包夥”是有人尋到一處大墓需要盜墓者出手,花錢請各種盜墓者一起幫自己盜墓,“走空”是指盜墓失敗了。

張揚聽到這裏皺了皺眉,說道:“行了,我知道了,等我回去再說吧。”說完,掛上電話,這時張昊走到張揚身邊,看見張揚臉色不太好,就關心的問道:“哥,出什麼事了?那麵人都等你呢。”說著用目光示意張揚,大院門口有不少人等他。張揚看了看門口等著他的眾人,笑著跟張昊說道:“沒事,就是彬子說家裏人有點著急了。走吧,吃飯去!”說完伸手摟著張昊的肩膀,兩人一起向門口走去。

張昊跟著張揚與眾人來到訂好的飯店吃飯,張揚與一眾家族裏的人寒暄應酬著,張昊都這些事情都沒有興趣,就匆匆吃過飯,跟張揚打了個招呼,回到張家祖屋院裏院外的到處溜達,張昊溜達著就來到了放椽子的地方,上梁儀式結束以後就要在房頂上安裝新的椽子,而老的椽子就都拆了下來,在後院的角落裏堆了一堆,張昊正好溜達到這裏,看到這些被拆卸下來的腐舊的椽子,張昊就無聊的用腳去踢了一下這堆椽子,就在張昊用腳踢椽子的時候,張昊突然發現,這些椽子中間有一根椽子和其他的不太一樣,“咦?這個怎麼和其他的不太一樣?”張昊蹲下身子研究起這根不一樣的椽子,張昊發現這個椽子中間的地方有割痕,張昊在身邊撿起塊長條石頭砸了下割痕,這一砸,發現這個椽子居然有大約二十厘米長的表皮掀了起來,“空的?”張昊驚喜的發現,這個椽子居然有一段是空盒,張昊回頭看了下四周,見周圍沒人,張昊便用長條石頭把那層表皮給扒拉開,發現下麵果然是空的,在椽子裏鑲嵌著一個黑乎乎的圓筒狀的東西。張昊又用石頭敲了敲那個圓筒狀的東西,聽到敲擊在鐵皮上的聲音。張昊確定是個鐵筒,然後再次確認四周沒有人,張昊將嵌在椽子中的鐵筒給摳了出來,然後將表皮重新蓋到椽子上,接著猛的一腳,將椽子堆踢亂,跟著就快速離開了後院,找了個沒人的廂房鑽裏進去,開始研究自己摳出來的這個鐵筒。

張昊發現這個鐵筒鏽的很厲害,分不出來哪麵是頭哪麵是尾,張昊就拿著鐵筒對著地上的青石一頓磕,磕著磕著發現鐵筒一頭有一個蓋子,張昊就想把蓋子打開,結果蓋子和筒身鏽到一起了,張昊就又是一頓磕,終於蓋子鬆動了,張昊打開以後發現裏麵是卷著放著的一卷黃絹一樣的東西。

張昊伸手把這卷黃絹樣的東西拿出來一看,發現是三個小冊子和一張單獨的黃絹,張昊打開單獨的黃絹一看,上麵寫滿了小篆,“小篆?漢朝的東西?”張昊震驚的盯著自己手裏的東西,跟著張昊又去看三個小冊子,隻見小冊子的封麵上也是用小篆寫的書名,張昊頓時一陣興奮:“撿到寶貝了!”跟著張昊又琢磨一下,“不對啊,要是漢朝的東西放在這個鐵筒裏,估計到現在早爛了!”想到這,張昊就摸了摸小冊子和黃絹的材質,發現這兩樣東西材質不是普通的卷帛,具體是什麼材料自己不知道,但是絕對是寶貝。

張昊將三本小冊子揣到自己的兜裏,然後開始辨認那張單獨黃絹上的小篆,畢竟張昊學的是考古專業,而且張昊還特意學習各個朝代時期的文字,因為張揚弄回來的不少“明器”上都有文字,通過這些文字張昊可以知道這些“明器”是什麼朝代的東西,幫張揚確定價值。

這漢朝的小篆,張昊自然是認識的,於是張昊便開始辨認起來,當看到開頭的時候,張昊就驚呆了:”你妹的,這是要瘋麼!“因為張昊看到前三個小篆字,就有點懵了,因為前三個字寫的是”餘張良“,張良,字子房,”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是劉邦對張良的評價,沒有張良,根本就不會有劉邦的大漢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