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梁(1 / 2)

自古以來在所有建屋造房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儀式就是“上梁”大梁擺得是否穩定堅固,關係到新屋的安危持久,乃至戶主子孫後代的福禍。因此人們傾一輩子積蓄來建宅造屋,就上梁儀式一項,就有很多規矩,長期以來成為一種風俗。

今天是張家祖屋上梁的日子,村子裏的還有鄰村的很多人都來張家祖屋看熱鬧,都說張家是漢朝名士張良的後人,是名門望族,家裏更是出了一些成功人士,所以在這十裏八村的這張家祖屋很有名氣,今天是張家祖屋上梁的日子,人們自然要過來看看熱鬧,院子裏多是張家家族內的人,而外人就隻能站在院子外麵看熱鬧了,就見院子外麵人頭攢動,嘰嘰喳喳,伸著脖子向院子裏看去,更有後麵看不到的人站到道邊的樹上向張家祖屋裏麵張望。

對於張家人來說,張家祖屋上梁更是大事情,所以張家人都站在祖屋的天井當院中等待儀式的開始,而張昊便是其中一個。不過張昊沒有站在人群裏,而是蹲在門口的門廊下抽著煙看著裏麵的上梁儀式。正午時分,木匠師傅先唱魯班上梁頌,標誌著上梁儀式正式開始,就見木匠師傅站在祖屋正堂門前擺的供案前麵背向張家眾人高唱:“張家今日蓋新宅,從此好運頻頻來。昨日太公到此遊,今朝巧匠好上梁。一座寶宅亮堂堂,兩廂福地寬敞敞。四方桌子立中央,香燭貢品都擺上。東翁恭請在華堂,二十八宿站兩旁。金杯玉盞請八仙,鴻運巨富到家邦。手捧酒壺七寸長,連敬三巡報吉祥。一杯美酒先敬天,風調雨順太平年。五穀豐登常進祿,百姓同福國平安。二杯美酒來敬地,土地歡喜百草齊。春草芬芳夏桑田,秋開桂花冬雪蓮。三杯美酒敬魯班,魯班大師喜下凡。金錘銅尺銀墨鬥,造就新宅棟梁材。紫微星宿雲頭過,上梁時辰不能錯。能工上梁吉時到,巧匠立柱福祿多。”木匠師傅一麵唱著魯班上梁頌一麵向地上撒上三杯酒。

“上梁咯!”隨著木匠師傅放下酒杯的一聲高喊,張家院中眾人聽到師傅喊,馬上回答道:“好嘞!”,以此宣布張家祖屋的上梁儀式正式開始,木匠師傅和瓦匠師傅一同走入張家祖屋的正堂明間,就見木匠師傅背靠明間東牆,瓦匠師傅背靠明間西牆,麵對麵。外麵的鞭炮隨著木匠師傅一聲“上梁咯!”開始響起,兩位師傅開唱喜歌。木匠師傅開始高唱:”鞭炮一響把門開,金童玉女天上來。我問仙童何處去,東家上梁故此來。“跟著瓦匠師傅開始唱:“香爐蠟台桌上擺,豬頭三牲上麵排。金杯玉盞左右放,我請東家把香栽。”隨著瓦匠師傅唱完,就見院中站的歡笑著看著師傅表演的張家眾人裏走出一個身穿西裝的大約二十七八歲的青年人,這年輕人體態勻稱,麵容中一片剛毅,越過張家眾人沉穩的走到正堂門口擺的供案上,取出三支香點上,然後插入供案正中擺放的香爐中。

木匠師傅和瓦匠師傅看到青年人上完香,然後攀登提前準備好的梯子,並給下麵的弟子使了個眼色,下麵弟子就將一個酒壺和一個酒杯遞於二人,木匠師傅和瓦匠師傅接過酒壺酒杯繼續唱道:“大梁好比一條龍,騰雲駕霧空中行。立柱巍巍擎棟梁,高朋掛紅百瑞祥。小小酒杯三寸長,親屬不碰友不嚐。隻待魯班發號令,縱有高徒來澆梁。”唱罷開始往酒杯中倒酒,然後澆到梁上,這是上梁中的一個儀式“澆梁”,同時二人繼續配合唱:“玉酒澆梁到梁頭,後代子孫封王侯。玉酒澆梁到梁腰,後代子孫做閣老。玉酒澆梁到梁尾,後代子孫出顯貴。玉酒飄香澆四方,新宅上下喜洋洋。好酒好歌好兆頭,梁正柱直福祿厚。”

就在木匠師傅和瓦匠師傅唱到這裏的時候,用眼睛示意了一下下麵的徒弟,徒弟看到師傅示意自己,趕忙出了正堂來找剛才上香的青年人,來到青年旁邊低聲說道:“下麵該係梁了,請隨我來。”“好。”青年人點了點頭跟著木匠徒弟來到正堂,在大梁中間有一架梯子已經擺好,青年手扶梯子爬到大梁中部,這時下麵有人用遞上來一根穿有銅錢的紅繩,青年將紅繩搭過大梁,開始係梁。

就在青年係梁的時候,木匠和瓦匠師傅繼續唱:“手拿金繩挽金梁,左挽三道狀元郎。左邊上到右邊來,又添喜來又添財,喜來財來喜年長,喜福喜壽喜雙全。”待得青年係梁完成,木匠和瓦匠師傅也唱完了,就在這時,就聽木匠師傅高喊了一嗓子:“撒梁錢嘍!”就在木匠師傅喊完,下麵有人遞到上麵三個裝有小饅頭的笸籮,青年、木匠師傅以及瓦匠師傅每人手持一個,在梁上開始向站在天井當院的張家眾人撒饅頭,這是上梁儀式的最後一道工序“拋梁”,寓意一麵撒饅頭就聽木匠師傅繼續唱:“拋梁饅頭拋得開,好比青龍遊四海。拋梁饅頭拋得高,好比天女獻蟠桃。拋梁饅頭拋到南,南海觀音送子來。拋梁饅頭拋到北,金玉滿堂全家福。拋梁饅頭拋到東,壽比南山不老鬆。拋梁饅頭拋到西,子孫狀元三及第。”隨著兩位師傅喊的方位,青年就與兩位師傅一起向該方位撒饅頭,而張家眾人則是嘻嘻哈哈的在院中接著饅頭,有接到的,有沒接到的,還有想去接沒接到被饅頭砸了腦袋的,反正大家是熱鬧的很開心,等到笸籮中的饅頭全部撒幹淨了,三人才前後下了梯子,來到正堂門口站好。木匠師傅讓徒弟取來一隻提前準備好的大公雞,大公雞是裝在籠子裏的,木匠徒弟將公雞籠子交給木匠師傅,木匠師傅將籠子打開抓出公雞放到地上,唱道:“手提公雞是鳳凰,生的頭高腿又長,頭高能載千擔種,尾高帶來萬擔糧!”然後就驅趕公雞離開正堂門口,讓公雞在院子裏四處溜達,張家眾人則笑鬧著給公雞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