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資產負債效益性指標審計(2 / 2)

(三)費用率審計

費用率是指金融機構的營業費用占其營業收入的比率。由於考慮到金融機構往來和係統內部調撥具有一定調節性,所以,用來考核費用率的營業收入,應剔除這一因素影響。其計算公式為:

費用率=業務管理費/營業收入-金融企業往來利息收入×100%

該比率指標是用來評價金融機構在費用上是否執行了節約原則,有無浪費現象。審計時,首先審查業務管理費的構成,檢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費用支出項目;是否存在將業務管理費轉入成本項目進行核算,達到降低費用率目的的情況。其次,審查營業收入中是否剔除了金融企業往來利息收入項目,檢查是否存在人為增加營業收入達到降低費用率目的的情況。最後,將本期費用率實際指標值,與計劃,與曆史數據,與同行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分析,檢查是否存在差異,差異的原因是什麼,並提出降低費用率提高金融機構效益的措施和建議。

(四)利差率指標審計

利差率是指金融機構淨利息收入與商業銀行贏利資產相對比所確定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利差率=淨利息收入/贏利資產×100%=利息收入-利息支出/贏利資產×100%

式中的贏利資產,是指能夠獲得外部利息收入的資產。金融機構非贏利資產主要是現金資產、固定資產、長期待攤費用等資產負債表項目以及表外其他一些項目,如托收未達款項、預付費用等。由於金融機構收入主要來自於贏利資產,所以,一般情況下,該比率越高,表明金融機構贏利資產獲利能力越強,經營效益越好。因此,審計時,首先是調閱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等資料,複算利差率指標計算是否準確,指標各項目數據來源是否真實可靠,有無多計利息收入、少計利息支出的情況,所有贏利資產項目是否全部包含在內。其次,將本期利差率實際指標值,與計劃,與曆史數據,與同行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分析,檢查分析存在差異的原因,並提出提高利差率的措施和建議。

(五)人均利潤審計

人均利潤是指金融機構員工的創利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人均利潤額=稅前利潤/職工人數

該指標的審計,主要是審查稅前利潤項目職工人數項目的數據來源是否真實準確,是否存在虛增虛減利潤、隱瞞職工實際人數,人為操縱人均利潤額的現象,本期人均利潤實際指標值與計劃,與曆史,與同業平均水平相比較是否存在差異,造成差異的原因有哪些;為提高人均利潤所采用的各項措施和手段是否合理、合法、有效等。

(六)人均費用率審計

人均費用率是指金融機構員工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而發生的費用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人均費用率=營業費用支出/職工人數

該指標的審查,主要是審查營業費用支出項目的數據計算是否準確,各營業費用支出項目數據是否真實可靠,是否存在人為調節營業費用支出項目數據的情況,本期人均費用率增減變動的原因是什麼,為達到降低人均費用率目的采用的各項措施手段是否合規合法等。

(七)資產費用率審計

資產費用率是指金融機構為了形成各種贏利和非贏利資產所發生的費用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該指標把金融機構一定時期的營業費用支出與所運用的資產相比較,表明了資產利用的成本水平。比率越低,表明資產利用成本越低,費用支出越少,金融機構增收節支方麵的效果越好。對該指標審計時,主要審查營業費用支出項目數據和平均資產總額數據是否真實準確,各項費用支出是否合規合法,費用支出是否嚴格控製在限定範圍以內,是否存在人為調整現象等等。

【主要概念】

資產負債管理審計對象 資產負債流動性指標審計 資產負債安全性指標審計 資產負債效益性指標審計

【複習思考題】

1.資產負債管理包括哪些內容?

2.什麼是資產負債的安全性原則?審計內容是什麼?

3.什麼是資產負債的流動性原則?審計內容是什麼?

4.什麼是資產負債的效益性原則?審計內容是什麼?